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开辟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格局

2022-05-23 16:38:3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白舸、高剑飞)从能活到2000岁的千岁兰、花序之王巨魔芋到世界上最大的种子海椰子,国家植物园不仅是中国国内唯一拥有这世界三大温室旗舰物种的植物园,也是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使命。

  国家植物园“内外兼修”。多姿多彩的植物除供科学传播、园艺展示、生态休闲外,还有核心的“隐藏功能”,如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等,国家植物园未来将成为国家植物战略资源储备中心。

  国家植物园规划总面积近600公顷,分南北两园。南园依托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建设,以科研实验为主,侧重于植物基础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研发;北园依托北京植物园建设,以迁地收集、科普、展示为主,侧重植物应用研究、珍稀濒危植物保育等。

  据介绍,南北两园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已迁地保护植物1.5万余种;建有牡丹、睡莲、野生蕨类植物等6个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拥有亚洲最大的植物标本馆,馆藏标本280万份。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叶建飞表示,国家植物园是国家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重要基地,代表国家迁地保护的最高水平。

  植物迁地保护是国家植物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式。

  “迁地保护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把珍稀濒危物种引种到植物园中露地栽培或者温室栽培,更重要的是对濒危物种开展科学研究,针对濒危因子开展人为干预,在个体数量上和遗传多样性上开展保护工作。”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王康博士说,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植物园会有序开展物种野外回归工作,促进野生种群的健康恢复。

  国家植物园的建设把迁地保护作为工作重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对物种的就地保护给予有力支撑,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中发挥重要衔接作用。

  王康表示,国家植物园有专业的植物学家团队和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展物种迁地保护工作是最高效、最有利、最经济的。

  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中国提出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国家植物园体系是由国家植物园和若干区域性综合植物园组成的、覆盖全国主要气候带与生态系统类型的迁地保护研究网络。据统计,中国现有约200家植物园,初步构成了中国的植物迁地保护网络。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表示,当前,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国际社会仍需付出巨大努力。中国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国家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周志华介绍,未来将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部门,本着统筹谋划、科学布局、保护优先、分步实施的总思路,稳步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逐步实现中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得到迁地保护的目标。

  • 相关阅读
  • “十四五”优先推进交通运输重大工程

      “十四五”优先推进交通运输重大工程  本报记者 齐 慧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扎实推动“十四五”规划交通运输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的工作方案》。“十四五”时期我国重点推进的11项交通运输重大工程项目包...

    时间:05-24
  • 蔡奇:以每日清零的标准 防松劲防死角防反弹

      蔡奇到朝阳区检查疫情处置工作时强调  以每日清零的标准 防松劲防死角防反弹  李伟张延昆一同检查  本报讯(记者 祁梦竹 范俊生)昨天下午,市委书记、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蔡奇到朝阳区检查疫情处置工...

    时间:05-24
  • 扎实稳就业 全力惠民生

      助企纾困稳岗、做好招聘服务、提供多元选择……人社部等部门——  扎实稳就业 全力惠民生(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①)  本报记者 李心萍  开栏的话  今年我国就业工作总体开局平稳,成绩来之不易。同时要...

    时间:05-24
  • 大上海保卫战中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保障记

      大上海保卫战中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保障记(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  本报记者 刘士安 李泓冰 季觉苏 王伟健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中,上海2500万人的基本生活物资保障问题一度变得较为突出、广...

    时间:05-24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天津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天津篇)  开栏的话  万里江山多锦绣,一枝一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赴31个省区市一次次考察调研,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时间:05-24
  • 促就业,线上招聘有新招

      拓宽求职思路 搭建新型平台  促就业,线上招聘有新招  本报记者 李 贞  最近,找工作找了4个多月的陆欣鑫终于收到心仪企业的录用通知,紧绷了许久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  “我应聘的那个岗位,当时招聘系...

    时间:05-24
  • 国家安全学,这门新兴学科怎样“学”

      跨学科、综合性强、理工文管等学科交叉融合——  国家安全学,这门新兴学科怎样“学”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有备无患,方可长治久安。”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呼唤着“国家安全学”学科体系的开拓创新...

    时间:05-24
  • 2022毕业季,求职“考题”如何解

      【智库圆桌】  访谈嘉宾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 曾湘泉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 赖德胜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岳昌君  就业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  记...

    时间:05-24
  • 2022年求职季:“盼就业”与“愁招工”,断点在哪里

      “盼就业”与“愁招工”,断点在哪里  编者按  与高校毕业生的匆匆步履相伴,2022年求职季如约来临。1076万名95后、00后大学生将迎来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未散去、就业市场压力增加...

    时间:05-24
  • “皇冠上的明珠”是这样装配的

      从上一个工位到下一个工位,精密的部件逐一集结,航空发动机井然有序地产出  【走进高科技企业中的班组⑤】“皇冠上的明珠”是这样装配的  本报通讯员 赵蕾 段蓉 本报记者 赵剑影  阅读提示  中国航发南...

    时间:05-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