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丨文明根性特别策划(四)之四:杨朝明:为何说崇正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追求?

2022-07-28 19:49: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7月28日电 题:为何说崇正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追求?

  作者 杨朝明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界谈到所谓“正义”理论时,每每习惯以西文“justice”一词作基础,许多社会问题的论述也依此而展开。现在学者们清晰地看到,随着“西学”的强势进入,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遇冷,中国学术界对“中国正义论”传统“集体失语”。殊不知,中国的“正义”学说更加根深叶茂、内涵丰富,是核心价值观念的深厚土壤和牢固根基。

  尧舜时代已开始思考正义问题

  黄玉顺教授系统研究了“中国正义论”,在他看来,中国有两条基本正义原则:一是“正当性原则”,其中包含“公正性”和“公平性”两个准则;二是“适宜性原则”,也包含“地宜性”和“时宜性”两个准则。按《尚书序》的说法:“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尧典》说帝尧的政治具备了这样的原则:“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尧舜之治成为政治治理的样板,在于他们深入思考“天之历数”,思索在“人心”与“道心”之间“允执厥中”。根据《尚书》记载,上古时期人们深刻思考和实践社会管理的中正、正当、合宜,如“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如“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尊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关于尧舜传说的壁画。中新社记者 赵伟 摄

  礼乐文化是崇尚正义的最佳体现

  在古代中国,全社会有一个共同价值基础,这就是“礼”,它从神圣、德性、程序、器物等不同向度确定着权力的合法性。礼乐传统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荦荦大端,考古学家证实,中国在跨进文明门槛时,礼乐文化已趋发轫和形成。夏、商、周三代礼制因革损益,周礼已经具有了很高水准,故孔子尊崇周公,推重周礼。周礼是人文文化,具有别嫌疑、济变、弥争的功能。《左传》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礼,则天地之体。”又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记》说:“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对于礼的天然合理性,孔子说“夫礼者,理也”“君子无礼不动”;孔子又说:“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礼“尊尊而亲亲”,所以《尚书》说“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正如基督教博爱精神、神圣观念在于重视爱、敬那样,中国则将爱、敬精神贯穿于整个礼乐文明,深深扎根于基于父子亲情的孝悌之道。

  以“天命”为参照,在整体中定位

  古代王朝常借助一定的仪式与典礼表示自己“奉天承运”,这源自政权的天命合法性追求。在儒家语境中,“君子贵乎天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特别主张君子要“畏天命”。《尚书》说“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西周初年,周人认识到天命就是天意,天意就是民意。儒学大师们通过诸如“王霸”“义利”“人禽”等的系列论辩,为道德、伦理、政治、法律的正义确立内涵和价值标准。俞荣根先生在《儒家法思想通论》中说:“礼义、仁或仁义、天道、天理便是儒家法哲学中的理想法,是儒家之法的价值本体,是他们用来判断现实社会的法律和法制的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儒家法文化的批判精神确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意义,它包含了良法观念,包含了正义和公道。”

  儒家中庸的本质是用中之学。“中”是指对关系的双方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说文》曰“用也”,东汉经学家郑玄说《中庸》“记中和之为用”。评人论事之“中”或“不中”,要对标“天命”。世间万物,各有其价值,各有其位置,贵在做好自己,找到自己生命的节奏。老子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门楣上“认识你自己”的“神谕”几乎语之相通。

山东泰安万人祈福活动。中新社发 张子秋 摄

  早期思想家关于“正义”的论述

  正,后人从文字上解读为“守一以止”。老子说“道生一”“载营魄抱一”;孔子说礼“必本于太一”“吾道一以贯之”。在这样的思维中,每个人都明德、知止,端身正己而“思无邪”,最后社会达到至善。这样的思维不东张西望、左顾右盼,而是主张洁(xie)矩成人,至诚无息,执中而立,具有深邃的动力和发展持续性。

  义,为“五常”之一,有“正义”之意。它是极其重要的道德范畴,《中庸》说“义者,宜也”,“义”一定正,不正何“义”?《墨子·天志中》说“义者,正也”。在先秦儒家大师中,孔子曰“仁”曰“义”,孟子则讲“仁义”,荀子则首提“正义”,如《荀子·正名》曰“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义”包含人之行为的正当与公正,也包含社会制度评判的合宜与公平。认真对比分析,不仅西人“正义论”的基本内容尽在其中,且意涵更丰富。

  中国早期正义论思索古与今、我与世界、价值观与方法论,是通往中心坐标的最优路径、至佳选择。儒家十分看重“爱”与“敬”,《论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说“爱与敬,其政之本与”。美国的爱默生说:“我们确信,武力会招致另一种武力,只有爱和正义的法则才能实现彻底的革命。”对于爱与正义,中华传统文明中的信奉全然而彻底。

  任何理论的探讨必须基于历史与现实的实际,人们必须知道,中华文化就像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树,它的根扎得很深很牢。我们要正确认识古代文明的发展水平,理解中国先民的深邃智慧和文化创造。先民们认知世界,以天地为师,着眼古往今来,关注四方上下。在中华文化的早期典籍中,“天下”“万方”“四海”之辞层出不穷,这源于中华文明的天下观、世界观、整体观、系统论,在与世界互动中,他们深刻理解“天道成而必变”“道弥益而身弥损”之类的道理,讲究注焉不满,酌焉不竭,当位而行,允执厥中。

“敬天祈福”盛典。中新社发 张子秋 摄

  “天下为公”是中国崇正义的集中体现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他站在人类发展的中心点,思考人心与道心、人情与人义、天理与人欲的关系。《说文解字》说“背私为公”,“公”即“公共意识”“公共道德”。中国儒家讲求“角色伦理”,也就是人各正其名,各尽其职,这样的伦理要求特别注重一个人作为“小我”在“大我”中的一个部分,强调集体意识、先公后私,强调“私”服从于“公”。孔子认为,尧、舜、禹、汤、文、武时代是“有道”之世,人们以天下为公。在这里,“公”还可理解为“共”。“天下为公”是说人生活在共同的社会中,应该休戚与共,协同一致。

  “天下为公”体现的正义论是人心和顺、世道和谐、社会大同的前提。人类文明的普遍法则与基本价值在于公平和正义,它首先表现为社会秩序上的和谐与和顺。“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唯公然后可正天下”。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再到今天,“天下为公”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理想与追求。现存于《孔子家语》和《礼记》《礼运》篇中的“大同”论,也被视为中华民族的正义篇,是儒家仁学正义论的代表作。

  英国作家贡布里希说:“在孔子学说的影响下,伟大的中华民族比世界上别的民族更和睦和平的共同生活了几千年。”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代表泰勒博士说:“当今一个成功、昌盛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立足于孔子所阐述的许多价值观念。”孔子思想不在“一时一地”,它包含了“天地之美”“万物之理”“古人之全”,所以《庄子》说“内圣外王之道”是“道术”而不是“方术”。

  我们要认清自己的文化方位,思考中华文明与人类共同价值之间的关系。这些决定于中华文化的特点、特性与特色,决定于我们的哲学智慧和文化气象。国人在忙于为“优秀的传统”制作“得体的时装”时,还要更多地在认真理解“优秀的传统”上下功夫。(完)

  作者简介:

  杨朝明,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先后担任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编辑、孔子文化学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孔子研究院院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出版《周公事迹研究》《鲁国历史与文化》《儒家文献与早期儒学研究》《出土文献与儒家学术研究》《孔子家语综合研究》《儒学精神与中国梦》《论语诠解》《孔子家语通解》《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从文化自知到文化自信》等。

  • 相关阅读
  •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审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九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审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九轮巡视情况的综合报告》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

    时间:07-29
  • 我国新一代载人火箭完成重要试验 转入初样研制阶段

      科技日报北京7月28日电 (许诺 记者付毅飞)记者28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该院所属702所近日圆满完成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多机并联静动联合试验,有力支撑了该型火箭研制顺利转入初样研制阶段。  本次...

    时间:07-29
  • 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

      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思想纵横)   习主席指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党的十九届六...

    时间:07-29
  • 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开展了一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国防和军队改革,人民军队实现了政治生态重塑、组织形态重塑、力量体系重...

    时间:07-29
  • 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开辟全面依法治国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  开辟全面依法治国新境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7月2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全...

    时间:07-29
  • 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人民观点)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

    时间:07-29
  • 太空也需要“清道夫”

      太空也需要“清道夫”(科技大观)   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以来,人类送入地球轨道的卫星已经超过1.3万颗。人类太空活动蓬勃发展的同时,留在轨道的空间碎片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被空间碎片监测网络...

    时间:07-29
  • 寻找党章守护者张人亚

      本报记者顾小立  一种什么样的觉悟,让一位不到30岁的年轻人,遇到危险时首先想到的是党的文件的安全?  一种什么样的信念,让一位老父亲几十年如一日保管好儿子托付的物品,甚至不惜编造“儿已亡故”的谎言...

    时间:07-29
  • 高举伟大旗帜 谱写崭新篇章

      高举伟大旗帜 谱写崭新篇章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   本报评论员  在重要历史关头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是我们党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  日前,...

    时间:07-29
  •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  ——一论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  ■本报评论员  善于在重要历史关头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是我们党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和成...

    时间:07-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