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共和国今年已痛失23位院士

2022-07-31 11:53:55

来源:澎湃新闻

  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张兴钤,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张兴钤,1921年10月16日生于河北武邑。194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矿冶系,1949年获美国科士理工学院物理冶金硕士学位,1952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张兴钤系统地研究了在蠕变过程中纯铝及其二元单相合金的形变和断裂机构,尤其是晶粒间界行为。同时,学习金属物理专业的他投身到了核武器事业中,参与了我国核武器的研究与制造,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及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2年以来,共和国至今已痛失23位两院院士。

  1月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无党派人士、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原机械工业部(局)科技委员会高级工程师徐性初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1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潘自强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1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矿冶学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戴永年在昆明逝世,享年92岁。

  1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农业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朱兆良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

  3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技术应用专家、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原研究员毛用泽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3月1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电磁场理论与天线技术专家、原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副所长陈敬熊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3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圣常在青岛逝世,享年100岁。

  3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动物营养学家张子仪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4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工专家、天津大学教授余国琮在天津逝世,享年100岁。

  4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焊接专家潘际銮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4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李三立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

  5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庄巧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

  5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动力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原校长黄文虎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6岁。

  5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坦克车辆设计专家王哲荣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6月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家、东华大学教授周勤之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6月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感光材料专家、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首席专家、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邹竞在天津逝世,享年86岁。

  6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于崇文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6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半导体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梁骏吾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7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晶体学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范海福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7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发光学家徐叙瑢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

  7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风景园林学家、风景园林教育家、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孟兆祯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7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教授在上海逝世,享年86岁。

  澎湃新闻记者 岳怀让

  • 相关阅读
  • 中国水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 建造技术领跑全球

      装机容量世界第一 建造技术领跑全球  中国水电 亮丽名片  7月以来,我国多个新的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其中包括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四川雅砻江柯拉光伏电站,东北地区首个抽水蓄能电站——黑龙江尚志抽水...

    时间:08-01
  • 越来越多毕业生青睐灵活就业 劳动权益如何保障?

      通过社交平台,来自山东的于译舒在看似不经意的“闲聊”之间完成了视频录制工作。硕士毕业后,她成了一名短视频博主,开启了有别于上班族朝九晚五的职业生涯。  目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左右,随着...

    时间:08-01
  • 【向上吧 新工匠】与中国高铁事业“焊”在一起

      工匠语录  “成为机械的‘大脑’,将手中的技能通过编程‘移植’给机械手臂,这是产业工人与智能生产线的搭档方式。”——张合礼  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青岛四方公司)的张合礼创...

    时间:08-01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多名领导干部退而不“休”搞腐败

      □ 本报记者  陈 磊  □ 本报实习生 周于卜  “退而不‘休’,利用原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钱款。”7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称,福建省发改委原党组成...

    时间:08-01
  • 我国生物医药技术迭代升级 重大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应用

      在7月29日—30日召开的EmTech China全球新兴科技峰会上,生物医药成为热点话题。  我国生物医药研究与应用现状,呈现哪些新特点,取得哪些新突破?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发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来自科研...

    时间:08-01
  • 钱七虎: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

      盛夏的北京,百花齐放、生机勃勃。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中央军委在京隆重举行颁授“八一勋章”和荣誉称号仪式。荣获“八一勋章”的英模行列中,一位满头白发的老院士格外引人注目。  他就是陆军...

    时间:08-01
  • 爱岗敬业 科研报国 他为改良热带作物攻关种业“芯片”

    【奋斗青年说】  近年来,海南省坚定不移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大力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精心培育“三大未来产业”,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形成结构更合理、支撑更稳固、竞争力更强、效益更好的现代...

    时间:08-01
  • 驻守边疆十余年 把西藏当第二故乡

    7月27日,江苏南京,汪琦在接受采访。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汪琦  1931年9月出生,1949年2月入伍,1950年在四川入党。随第二野战军第十八军进军大西南,是首批进藏女兵之一。现为江苏大学离休干部、江苏省军...

    时间:08-01
  • 在朝鲜战场和美军坦克“硬碰硬”

    7月25日,江苏南京,孙才在接受采访。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孙才  黑龙江鸡西人,装甲兵指挥学院原副院长。1930年1月出生,1947年11月入伍,1949年8月入党,参加过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等,历任宣传员、供...

    时间:08-01
  • 炮火中,击落四架美军战机的“中国之鹰”

    7月24日,江苏苏州,施光礼。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施光礼  江苏省军区苏州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江苏靖江人。1927年2月出生,1945年5月入伍,1945年9月入党,曾参加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施...

    时间:08-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