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述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

2022-08-22 17:44:18

来源:中国网

  “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系列述评一|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

  编者按: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究竟意义何在?中国网观点中国栏目推出“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系列述评,全面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性意义。

  唐爱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在近代遭受严峻挑战和全面危机。中国向何处去?为寻求答案,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担负起寻求救国救民光明道路的历史使命,其所开创的中国革命道路特别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使其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世界体系边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传统国家的现代化转型

  中国面临的现代化任务是历史的必然。近代中国要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是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中国通过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功实现了民族独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民族独立的革命道路同时也决定了现代化道路基本方向: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结合,使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不管如何界定现代化,其核心始终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变革。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中国奇迹”——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现代化关涉到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型,内含着文明进步逻辑。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意义在于,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是使传统文明体整体转型、进入现代文明的成功通道。

  中华文明在现代性文明中的接续发展

  民族危机必然带来文化危机、文明危机,而后者是更为深刻的民族危机。近代以后,曾经创造了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遭遇文明难以赓续的深重危机。如何救亡民族、赓续文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答案。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社会革命的方式解决民族危机、文明危机。中国革命不但解决了救亡问题,还传承了中华文明。毛泽东曾说:“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国革命解决了民族独立,让中华民族站起来了,也让中华文明接续下来。但是真正让中华文明在现代世界繁花盛开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它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蓬勃生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刻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创造出“中国奇迹”,为中华文明在现代世界的存在提供了坚实基础。文明的果实是既得的生产力,生产力是文明的最核心本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其生产力效应是中华文明在现代社会得以繁荣的最根本前提,也是中华文明主体性最有力的显现。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传统-现代”二元对立模式,中华文明在“文明融合”中返本开新、枝繁叶茂。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且主张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随着中国崛起、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中华文明伴随着当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而不断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中华民族的精神自立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也没有改变中华民族被动的精神状态。中国人的精神自立始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毛泽东曾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中国革命解决了民族独立问题,为精神自立创造了最根本前提。中国式现代化解决了中华民族落后状态、中国人民贫困问题,为精神自立奠定了物质基础。如果工业落后、物质贫困,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精神自立。自立或独立不仅是政治概念、文化概念,更涉及工业化的问题。

  中国式工业化、现代化道路让中华民族不断从“四个现代化”,走向“小康式现代化”,并正迈向“全面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让十四亿多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使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中国人民在现代化的接续奋斗中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实践的历史主动、创造中彰显了精神的自信、自立、自强。

  • 相关阅读
  • 探寻百年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密码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

    时间:08-23
  • 深刻把握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精神和实践要求

      深刻把握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精神和实践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高培勇  核心阅读  “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

    时间:08-23
  • 坚持底线思维 防范化解风险

      刘志明  坚持底线思维,是我们应对错综复杂形势的科学方法,更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治理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

    时间:08-23
  • 东西问·中外对话 | “隐形冠军”之父:中国成创新最佳试验场

      德国等欧洲国家孕育了大批“隐形冠军”企业,这些企业市场占有率领先但却鲜为人知。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往往梦想做大做强并最终上市,这反映出中欧商道哪些大异其趣之处?“隐形冠军”对中国企业有何启示?中国将...

    时间:08-23
  • 运用战略思维开拓发展新局面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战略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思维“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

    时间:08-23
  • 教育部等三部门: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 农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再出发

      日前,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印发《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经研究生培养单位自愿申请,省级教育、农业农村行政部门和科协联合推荐,专家咨询,确定对68个单位的780个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设。 ...

    时间:08-23
  • 三部门:确定对68个单位的780个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设

      中新网8月23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发布《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经研究生培养单位自愿申请,省级教育、农业农村行政部门和科协联合推荐,专家咨询...

    时间:08-23
  •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就《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答记者问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农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再出发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负责人就《关于支持建设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答记者问  日前,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以下简称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建设一...

    时间:08-23
  • 0.89人!今年台湾总生育率或创新低

      中新网8月23日电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台湾当局“发展委员会”22日通过最新人口推估报告,与上次报告相比,台湾生育率持续下降,今年总生育率可能创下历年最低0.89人。  “发展委员会”表示,疫情冲击出生、...

    时间:08-23
  • 发扬斗争精神 提高斗争本领

      发扬斗争精神 提高斗争本领(红船观澜·新时代党员干部修养系列谈⑫)  张 洋  近段时间,以“七一勋章”获得者、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登上荧屏,...

    时间:08-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