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卫星“磁悬浮”到空间测速 “羲和”如何给太阳大气做“CT”?

2022-08-30 22:32: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8月30日电 (马帅莎 郑莹莹)8月30日,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探日成果在北京正式发布,该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自2021年10月14日成功发射以来,“羲和号”按照既定任务计划开展科学观测,累计下传原始观测数据50Tbit,生成科学数据约300Tbit,这些数据已向全球开放共享,得到了美、法、德等国太阳物理研究学者的广泛应用。

  卫星“磁悬浮”,让拍照又精又稳

  在1.5亿公里远的地球附近对太阳“明察秋毫”,对相机的指向精度和稳定度提出更高要求。“羲和号”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基于“动静隔离、主从协同”理念的非接触式磁浮卫星平台,就像给相机装上高精尖的“云台”,让相机对得准,拍得稳。

  传统卫星采用平台舱和载荷舱固连的设计方法,平台舱飞轮、陀螺等活动部件的振动将不可避免地传递至载荷舱,造成相机观测质量下降。“羲和号”将平台舱与载荷舱物理隔离,有效隔绝卫星平台的干扰,通过大带宽、超高精度磁浮作动器,让相机拍照“更稳、更准”,将中国卫星平台的姿态控制水平提升了1至2个数量级。

  同时,为了实现平台舱对载荷舱的能源供给以及两舱之间的信息传输,“羲和号”还在轨验证了舱间无线能源传输、舱间激光通信等多项卫星平台新技术。未来,“双超”(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平台还将应用于空间天文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详查等新一代航天任务中,成为高精度观测的利器。

  Hα光谱扫描,国际首次给太阳大气做“CT”

  对于太阳物理研究而言,Hα谱线十分重要,它是太阳活动在太阳低层大气中响应最强的谱线。对这条谱线开展探测,可以同时获得光球层和色球层的活动信息,大大提高人类对太阳爆发物理机制的认知。

  “羲和号”利用Hα成像光谱仪进行光谱扫描成像,光谱分辨率达到0.0024纳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每张光谱扫描图像实际上都包含了300多张照片,分别对应光球层和色球层不同高度处的太阳图像,相当于对太阳低层大气进行“CT”扫描。每一张“CT”图反映日面上近1600万个点的信息。

  除了太阳Hα谱线,“羲和号”还同时获得Si I谱线和Fe I谱线。Si I谱线在地面观测时被地球大气的水分子谱线掩盖,“羲和号”实现了国际首次在空间直接观测到Si I完整的谱线轮廓。

  原子鉴频,空间测速全新方案

  卫星在太空中飞行需要准确获取自身位置和速度。与近地空间任务相比,月球以远的深空探测任务由于没有导航卫星的辅助,只能依靠传统的无线电测距、测速导航方法。然而无线电导航会随着卫星飞行距离的增加而大幅下降,难以及时准确地确定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和速度。

  “羲和号”搭载的原子鉴频太阳测速导航仪,是国际首次在轨采用原子鉴频原理,利用钠原子自身的超精细光谱作为频率标准,可以实时准确地确定太阳光的频率变化,进而获取卫星相对太阳的视向速度。

  经过在轨实测,导航仪的速度测量精度优于2m/s,为未来深空探测任务中的自主导航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速度测量技术手段,促进原子鉴频及相关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完)

  • 相关阅读
  • 牢记使命 做人民的好公仆

      焦点访谈丨牢记使命 做人民的好公仆  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党的十九大以来,广大公务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

    时间:08-31
  • 首届民营企业共建“一带一路”峰会在北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 李雪峰)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的首届民营企业共建“一带一路”峰会30日在北京召开。  峰会由全国工商联主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

    时间:08-31
  • 全国政协委员讲述新时代奋进故事

      中新网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 邢利宇)全国政协“奋进新时代,百名委员说”系列活动的第二场宣讲活动30日在北京举行。王先进、鄂竟平、吴为山、苗圩、唐江澎等5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建设交通强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时间:08-31
  • 共建共享文明新风——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取得丰硕成果

      新华社天津8月30日电 题:共建共享文明新风——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取得丰硕成果  新华社记者  29日,以“弘扬时代新风 建设网络文明”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天津落下帷幕。与会嘉宾经过深入研...

    时间:08-31
  • 积极开展“银龄行动” 促进老年人老有所为

      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有关报告提出  积极开展“银龄行动” 促进老年人老有所为  本报北京8月30日电(记者刘华东)截至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处于轻度老龄化阶段;预计...

    时间:08-31
  •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呼吁利比亚各方坚持通过和平手段妥善解决分歧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兵8月30日在安理会利比亚问题公开会上发言,呼吁利比亚各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坚持通过和平手段妥善解决有关分歧。  戴兵说,利比亚危机延宕11年多,当前和平局面来之不易。日前的黎波里...

    时间:08-31
  • 人造肌肉“以柔代刚” 在微细管道巡检探测中大显身手

      航空发动机有许多复杂弯曲的管道,定期巡检这些管道,依靠的是管道机器人。以刚性材料制成的机器人“块头大”,无法进入微细管道,但一种靠智能材料驱动的软体机器人,有望填补微细管道巡检探测设备的短缺。  ...

    时间:08-31
  • 扩大开放:谱写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篇章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十年答卷】   金秋的北京,一届更加绚丽多彩的服贸会于8月31日拉开帷幕。服贸会十年,“朋友圈”越来越大,见证中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见证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新境...

    时间:08-31
  • 数说新时代应急管理领域改革发展这十年

      安全生产事故总量连续10年实现持续下降;十年间,重特大事故下降幅度达到71%;全国消防救援站从5256个增加到7969个,消防特有工种技能人员达到140万人......8月30日,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时间:08-31
  • 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看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题: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看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  新华社记者李恒、田晓航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当前,我国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成效如何?...

    时间:08-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