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无视中国三年抗疫贡献暴露无知和偏见(钟声)

2023-01-20 08:1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回顾三年抗疫之路,无论是保护中国人民生命健康,还是促进全球团结抗疫、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中国政府都采取了负责任政策举措,尽了最大努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中国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平稳有序推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始终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认为中国经济将加快复苏,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更强大动能。然而,仍有个别西方媒体固守政治偏见,无视中国三年抗疫成就,无视中国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妄图借抹黑中国抗疫“唱衰”中国。这些论调改变不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只会暴露这些西方媒体的无知和偏见。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顾三年抗疫之路,无论是保护中国人民生命健康,还是促进全球团结抗疫、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中国政府都采取了负责任政策举措,尽了最大努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的防控理念一以贯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三年来,中国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流行冲击,避免了致病力相对较强的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等大范围流行传播,极大减少了重症和死亡,这对于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实属不易。事实证明,中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大关,成为当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而当年美国和欧元区经济分别萎缩3.5%和6.8%。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4%,超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期。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20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经济增长快于多数主要经济体。三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约4.5%的年均增长,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个别早早就选择“躺平”的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中国的实践证明,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能促进经济恢复,对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本着依法、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同国际社会分享有关信息和数据,持续同世卫组织、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分享中国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基因序列,为各国疫苗和药物研发作出积极贡献。在全球抗疫最吃劲的阶段,中国成为全球抗疫物资的大后方,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提供了坚实保障。得益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充分发挥拥有世界上最完备工业体系的优势,已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中国疫苗在全球范围内为提高免疫力和拯救生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力所能及地以各种方式向国际社会提供援助,真正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社会高度肯定中国积极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为全球抗疫注入信心和力量。

  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贸易动能趋缓背景下,中国积极扩大开放,向全球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发挥了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稳定器”的作用。贸易数据被视作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从2020年的32.16万亿元,到2021年的39.1万亿元,再到2022年货物贸易总额达到42.07万亿元,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持续增加,出口国际市场份额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为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全球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中国凭借良好的经济发展前景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继续成为全球投资兴业的热土。2022年前11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11561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9%,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创了历史新高。以德国宝马集团为例,2022年第三季度该公司净利润31.75亿欧元,同比增长22.9%。在欧洲市场销量下降11.1%的情况下,宝马在中国市场销量逆势增长5.7%。美国《华尔街日报》认为,中国市场的出色表现是宝马盈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疫情防控期间,不少跨国公司在华业务好于其在本国的发展。西门子、巴斯夫、博世等8家德国大型跨国企业首席执行官去年11月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联合撰文指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同时也是最具活力的市场,德国企业在华发展对于德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表示,巨大的消费市场、高效的生产力、优质的人才储备、完整的产业集群、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决定了中国依然是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布局的重点地区之一。

  当前,中国疫情形势整体向好,生产生活加快恢复正常。随着需求逐步回升和政策效应叠加,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中国将继续同国际社会团结合作,更好应对疫情挑战,更好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贡献更大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20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在总书记心里有着特殊的分量。在中央农村...

    时间:01-23
  • 水产畅销  流通高效(新春走基层·年货俏)

      运载着一筐筐虾蟹的电动三轮车来回穿梭,装满水产的货车紧挨着停靠,一排排招牌竖在车尾,批发商们就在这里摆起摊位,大声吆喝。腊月二十九,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里人头...

    时间:01-23
  • 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突破3万亿元(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陆娅楠)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以下简称研发经费)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投入总量迈上3万亿元新台阶;经费投入强度(研发...

    时间:01-23
  • “好日子还要更上一层楼”(新春走基层)

      “新窝窝,新开始,搬进新家迎新年。”脚踩板凳,找准角度,陈兆友轻捏窗花边缘,微微一抻,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跃然于新家的窗上。   陈兆友是山东泰安市东平县老湖镇前埠子村人...

    时间:01-23
  • 发展主导产业  日子更有奔头

      1月19日11时许,记者驱车来到江西省南昌县冈上镇。一缕缕烤鸭、板鸭的酥香味扑鼻而来。   在冈上村腾山头种鸭养殖基地,59岁的养殖户朱顺华正推着一小车饲料,招呼鸭子们“午餐”。...

    时间:01-23
  • 春自卯时报起  福由玉兔奉来

      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兔饰。   吕 鹏供图   西周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兔尊。  ...

    时间:01-23
  • “让人民群众开开心心、安安心心过大年”(今日谈)

      越是衣食冷暖的民生小事,越是映照情怀和本色。   春节前夕,在同塔里木油田公司轮南油气储运中心西气东输第一站克拉集气区视频连线时,习近平总书记仔细询问现场员工“节日期间大家...

    时间:01-23
  • 巴厘岛举行仪式欢迎今年首个中国游客包机

      据新华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1月22日电 (记者余谦梁)印度尼西亚旅游部和巴厘岛省政府22日上午举行仪式,欢迎2023年首个中国游客包机从深圳抵达巴厘岛。   在巴厘岛机场迎接中国游客活...

    时间:01-23
  • 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生态论苑)

      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我们定能让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鄱阳湖刀鲚资源量增加...

    时间:01-23
  • 新开发银行副行长:中国经济有望强劲增长

      据新华社瑞士达沃斯1月20日电 (记者陈文仙、李超)新开发银行副行长莱斯利·马斯多普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有望在2023年强劲增长,在全球经济复苏中发挥重要作用。...

    时间:01-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