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求是网评论员:强国必先强农

2023-03-20 14:51:37

来源:求是网

  “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必须“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摆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位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引领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发展,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不懈奋斗,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总书记着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就“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联系历史、现实和未来,结合国际和国内深刻阐明了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实践要求等,科学回答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什么、是什么、干什么”的根本问题。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有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并从三个方面深入阐明。一是强调“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农业发展”。农业是近两亿人就业的产业,农村是近5亿农民常住的家园,只有把农业农村搞好了,广大农民安居乐业,他们才有充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也离不开农业发展”。只有农业强了,农产品供给有保障,物价稳定、人心安定,经济大局才能稳住;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农业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扩内需、稳增长、促发展,农业强国建设是重要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三是强调“农业还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冠疫情反复延宕,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各种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一方面,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传统,通过开展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用有限资源稳定解决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全体农民摆脱绝对贫困、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三农”工作成就巨大、举世公认。另一方面,受制于人均资源不足、底子薄、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三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这是党中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有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强调:“我们要建设的农业强国、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既有国外一般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所谓共同特征,就是要遵循农业现代化一般规律,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所谓中国特色,就是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走自己的路,不简单照搬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模式。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是具体的、现实的,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也是具体的、现实的,总书记着重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释。一是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二是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三是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四是赓续农耕文明。五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有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党做好‘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总书记立足当前,对“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科学谋划和推进‘三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针对未来5年、2035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分别制定路线图和施工图,强化规划的法规效力。总书记强调,制定规划要同现有规划相衔接,保持工作连续性,不能“翻烧饼”;要严格执行规划,坚决防止不把规划当回事。二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要分阶段扎实稳步推进,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干下去。总书记强调,当前要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三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各地要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大局需要,作出应有贡献,从本地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入手,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总书记强调,要办一项是一项、办一件成一件,不要一股脑去搞脱离实际的“高大上”或面子工程的东西。

  • 相关阅读
  • 中国冰雪运动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3年1月23日,游客在“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体验冰壶运动。   新华社记者 任 超摄   202...

    时间:03-22
  •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评论员观察)

      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上海浦东统筹利用政务服务、生活配套等各类资源,支持海内外人才创新创业;重庆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

    时间:03-22
  • 以人民幸福安康为最终目的(评论员观察)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想...

    时间:03-22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力争提升至88%

      本报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李晓晴)记者从水利部获悉:为持续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2022年水利部安排832个脱贫县水利建设投资1106.4亿元,实施16550个水利...

    时间:03-22
  •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

      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同步开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加速变革”。结合黄河保护法将自今年4月1日起施行,我国纪念今年“世...

    时间:03-22
  • 天津大中小学师生同上一堂“大思政课”

      “我们要铭记过去,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自信自强,艰苦奋斗,共同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近日,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举办的天津市大中小学师生同上一堂“大思政课”——“自...

    时间:03-22
  • 山西组织万余名农技人员到一线服务

      本报太原3月21日电 (记者付明丽)记者从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山西将组织省市县乡约1.4万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服务,每季度服务不少于10天。  此次农技人员下...

    时间:03-22
  • 北京城市副中心已实际承接市级赋权308项

      本报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贺勇)记者从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日前举行的发布会获悉:随着最新一批市级行政权力下放,北京城市副中心实际承接的市级赋权已达到308项,为推动政策措施创新和试...

    时间:03-22
  • 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一线行走)

      只有精准对接需求,才能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更好地解决农业农村发展迫切、农民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让乡村振兴路子更宽、集体经济发展更快、农民增收底气更足    最近,我和同事到基...

    时间:03-22
  • 群众有诉求  “一号通办”办到底(法治聚焦)

      核心阅读   深圳中院瞄准群众涉诉诉求多头受理、各自为战、难以及时高效解决的痛点堵点,将诉讼服务大厅、12368服务热线、信访维稳等涉及服务群众职能调整到新设立的群众诉求服务处,...

    时间:03-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