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顾海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回答重大时代课题

2023-03-20 15:12:48

来源:经济日报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基本内涵和科学体系发展作出的精辟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饱含时代意蕴,彰显理论自信和思想智慧,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推进和拓展。一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取得重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得到集中体现。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结晶。三是战略部署和基本方略实现重大拓展。新时代以来,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战略上的系统谋划和方略上的统筹安排,铸就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的底气和底蕴。

  “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论断,充分彰显了对重大时代课题的探索、回答与阐释。

  其一,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深刻理论阐释。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在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对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理论要旨和核心要义作出深刻阐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成就基础上,牢牢把握正确方向,顽强斗争、矢志不移,经受住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深刻融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探索的历史进程,集中体现了这一历史进程所实现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在各个方面逐渐完善,中国式现代化从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上的特征日臻成型。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尽显科学社会主义的鲜亮底色。

  其二,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战略擘画。

  党的十九大以后,从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透析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新特点新要求,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大时代课题,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021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科学阐释,以一系列创新性的观点和创造性的理念,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感召力和理论伟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是在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大时代课题探索中初步构建的;同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的创新性阐释,也成为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探索中的辉煌理论成果。

  其三,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不懈探索。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我们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始终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需要正确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在此过程中,更加凸显“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也更能体现和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在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重大时代课题探索中的重要意义所在。

  总的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不仅体现了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旨向和意蕴,而且拓新了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视野和境界,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科学内涵。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顾海良)

  • 相关阅读
  • 中国冰雪运动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3年1月23日,游客在“冰立方”冰上运动中心体验冰壶运动。   新华社记者 任 超摄   202...

    时间:03-22
  • 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评论员观察)

      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上海浦东统筹利用政务服务、生活配套等各类资源,支持海内外人才创新创业;重庆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

    时间:03-22
  • 以人民幸福安康为最终目的(评论员观察)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想...

    时间:03-22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力争提升至88%

      本报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李晓晴)记者从水利部获悉:为持续巩固拓展水利扶贫成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水利保障工作,2022年水利部安排832个脱贫县水利建设投资1106.4亿元,实施16550个水利...

    时间:03-22
  • 强化依法治水  携手共护母亲河

      3月22日是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的宣传活动同步开启。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加速变革”。结合黄河保护法将自今年4月1日起施行,我国纪念今年“世...

    时间:03-22
  • 天津大中小学师生同上一堂“大思政课”

      “我们要铭记过去,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自信自强,艰苦奋斗,共同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近日,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举办的天津市大中小学师生同上一堂“大思政课”——“自...

    时间:03-22
  • 山西组织万余名农技人员到一线服务

      本报太原3月21日电 (记者付明丽)记者从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山西将组织省市县乡约1.4万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服务,每季度服务不少于10天。  此次农技人员下...

    时间:03-22
  • 北京城市副中心已实际承接市级赋权308项

      本报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贺勇)记者从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日前举行的发布会获悉:随着最新一批市级行政权力下放,北京城市副中心实际承接的市级赋权已达到308项,为推动政策措施创新和试...

    时间:03-22
  • 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一线行走)

      只有精准对接需求,才能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更好地解决农业农村发展迫切、农民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让乡村振兴路子更宽、集体经济发展更快、农民增收底气更足    最近,我和同事到基...

    时间:03-22
  • 群众有诉求  “一号通办”办到底(法治聚焦)

      核心阅读   深圳中院瞄准群众涉诉诉求多头受理、各自为战、难以及时高效解决的痛点堵点,将诉讼服务大厅、12368服务热线、信访维稳等涉及服务群众职能调整到新设立的群众诉求服务处,...

    时间:03-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