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接力擦亮中国医疗队“金字招牌”

2023-04-08 08:1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1962年,刚刚摆脱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的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面对医疗资源匮乏的局面,向国际社会发出医疗援助的呼吁。当时的中国,虽然医疗资源有限,仍毅然率先宣布向阿尔及利亚派遣医疗队。

1963年4月6日,由北京、上海等地抽调优秀医生组成的中国医疗队奔赴阿尔及利亚。此后60年,中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诊治患者2.9亿人次。一代代中国医疗队员薪火相传,接力擦亮中国医疗队这块“金字招牌”。

目前,中国医疗队在全球56个国家的115个医疗点工作,其中近一半在偏远艰苦地区。60年来,一批批中国医疗队员身披白甲、接棒相传,援助的内涵和形式不断丰富,彰显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同甘苦、共命运的天下情怀。

坚守——

让信任的种子生根发芽

拉赫里切出生于1923年,今年100周岁了。这位老人曾经是一名水手,长时间的海上生活使他身患严重的类风湿疾病,生活一度难以自理。1978年,拉赫里切慕名找到援阿尔及利亚中国医疗队,中国医生通过针灸帮他恢复了健康。

近来,拉赫里切老人感到颈椎不适,他又想到了中国医生,坚持让家人送他到中国医疗队驻点。“这就是信任。每次成功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就像是在他们的心中种下了信任的种子。”在阿尔及利亚穆斯塔法医院,拉赫里切的主治医生唐卫华这样告诉记者。

患者的信任,源自医者的仁心仁术。首批医疗队到达阿尔及利亚后,中国医生通过中西医结合治好当地人的白内障,实施大型外科手术和疑难重症治疗,用针灸治愈患有“幻肢痛”的截肢军人……出色的表现赢得信赖。在阿政府极力挽留下,医疗队原定半年的援助期延长至两年半,其间诊治37万多人次,完成3000多台手术,接生1000多名婴儿,未发生过一次医疗事故。

许多受援国医疗条件落后,医院科室不全、设备简陋。在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目前每万人中仅有1.9名医生。不久前,中国医疗队在远离主岛的坦纳岛伊玛尔村开展义诊,为当地36名居民进行诊疗,顺利完成7台手术。“手术是在酷热的简易房子里完成的。我们做到了。”援瓦努阿图医疗队医生王桐生感慨地说。

60年里,在这些常见病、传染病多发的地方,中国医疗队员完成一台台高难度手术。面对大量诊疗需求,他们常常超负荷工作。在生活上,由于人员短缺,队员们常常是既做医生、护士,又做老师、设计师、工程师、水电工、司机……“愈是条件艰苦,愈能凸显我们坚守的价值!”首批援多米尼克中国医疗队队员王风华说。

艰难之时,更显中国医疗队的责任担当。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第八批援尼泊尔中国医疗队主动请缨,奔赴灾区参加救援。队长谷守义说:“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可能离开尼泊尔,一定要给伤员最好的治疗。”

第九批援加纳中国医疗队抵达后不久,新冠疫情便开始暴发。面对疫情突袭,医疗队克服重重困难,就地支援抗疫一年多。队长石永勇告诉队员们:“助力非洲抗疫是医疗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必须沉着应对,快速行动。”

无论是日常出诊,还是面对新冠疫情、埃博拉疫情等,中国医疗队员们始终与当地医务工作者和民众并肩奋战,一同经风雨、见彩虹。

使命——

实实在在地帮助当地患者

跨越千山万水,到异国他乡,医疗队员们缺席了对父母、爱人、孩子的陪伴,舍小家为大家,只因有患者需要医治。

“卢旺达非常需要医生,一些常见病、多发病患者经常得不到及时治疗,我们中国医护人员的知识和技术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当地患者。”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主任医师李俊升前不久刚回到国内,他曾先后6次在卢旺达援外。

“我们需要像李医生这样的专业医生,我们希望和他一起工作。”皮埃尔·恩森吉尤姆瓦是卢旺达基本戈医院的护士长,同李俊升合作多年。

今年年初,位于圭亚那首都乔治敦的乔治敦医院来了一名83岁的高龄患者,经检查腹内长有巨大的肿瘤。当地医生判断这种情形很难处理,便向驻守在该院的中国医疗队求助。

中国医疗队的江源和窦鑫两名医生在会诊后,决定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最大限度减少了手术创伤。由于是微创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很快,第三天便可出院休养。

“我们的使命就是为世界上有需要的人们带去中国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攻坚克难,以仁心仁术温暖人心、护佑健康、守护幸福。”第十九批援津巴布韦中国医疗队队员符代炎这样总结援外医疗工作。

利比里亚前总统瑟利夫曾这样对中国医疗队员说:“在你穷困潦倒、身处困境、焦头烂额之时,仍能陪伴左右并给予你帮助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太感谢你们了!”吉布提总理卡米勒表示,中国医疗队用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勤勉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尊重和赞誉。

60年来,中国援外医疗队员忠实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赢得受援国深情赞誉。

模式——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今年2月,广东省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陈伟蓉再次带领中国医疗专家组,奔赴南亚岛国马尔代夫。这是陈伟蓉第四次赴马进行眼科医疗援助。

此前的2016年、2017年、2020年,中国先后派出3批眼科专家到马尔代夫开展“光明行”活动,为大约1100名患者开展眼科检查,成功实施300多台各类眼科手术。2020年1月,中国援建的中马眼科中心在胡鲁马累医院正式启用,迄今,中方医疗专家在这里为1200余名患者进行眼科检查,并实施了近200台眼科手术。

陈伟蓉此次带领医疗专家组一行,将在马尔代夫工作半年,除开展日常医疗工作外,还将为中马眼科中心培训当地医护人员,使他们能初步独立开展常规眼科手术。

从“光明行”活动,到援建眼科中心,再到开展医护人员培训和赴华进修学习,中方对马尔代夫的医疗援助模式正在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转变,以医疗合作模式的升级推动受援国自身医疗能力的提升,以援外机制化建设为当地民众带去更大福祉。

中国援外医疗扎根当地,既服务当下需要,也做好推动受援国医疗体系及能力建设的工作,努力为当地民众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我们做援外医疗,救治患者是一方面工作,培训当地人才,促进先进技术、理念、标准在当地普及是另一方面工作。”在第二十三批援莫桑比克中国医疗队队长廖邦华看来,过去一年半的工作,为当地医院开展医疗培训项目是亮点。培训将微创技术作为重点,自2021年9月6日开班以来,已进行了7次理论授课、258个学时的腹腔镜模拟实践训练。

在毛里塔尼亚、乍得等国建立眼科中心;为20多个受援国建立对口医院;帮助受援国建立一批创伤中心、微创外科中心……中国医疗队不仅通过临床带教、学术讲座等各种形式为受援国培训大批医务人员,还把心脏外科、断肢再植、微创医学等高精尖医学临床技术以及针灸、推拿等中国传统医学带到这些国家。

中国始终把卫生健康合作放在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位置,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60年来,一批批中国援外医疗队员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在一次次行医问诊、救死扶伤中播撒大爱,让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谊之花绚丽绽放。

(本报记者陈效卫、毕梦瀛对本文亦有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3年04月08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我国首个纯氢长输管道项目启动

      本报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冉永平、丁怡婷)记者10日从中国石化获悉:“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我国首个纯氢长输管道项目启动。 ...

    时间:04-11
  • “勇于涉险滩、破难题”(人民论坛)

      改革的险滩难涉,唯勇者进;发展的考题难破,贵在实干。开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人社厅“手拉手”结对联系基层,派出103人深入一线找问题、察民情、访民意,对就业创业、根治欠薪等难题建台...

    时间:04-11
  • 千里旅游路  带动沿线富(一线调研)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高平段)。  图片为王林摄(人民视觉)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阳城段)。  图片为王林摄(人民视觉)   游客在打卡拍照。  图片为王林摄(人民视觉)   孩子...

    时间:04-11
  • 中老铁路开行国际旅客列车  昆明至万象间当日通达

      本报4月10日电 (记者李心萍、孙广勇)记者10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4月13日,中老铁路将从昆明南、万象站双向对开国际旅客列车,昆明至万象间可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  中老...

    时间:04-11
  • 中日举行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机制第十五轮磋商

      新华社东京4月10日电 (记者姜俏梅)2023年4月10日,中日海洋事务高级别磋商机制第十五轮磋商在日本东京举行,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洪亮和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船越健裕共同主...

    时间:04-11
  • 农业合作造福非洲“高原水乡”(大使随笔)

      暖风从远处的丘陵城市吹来,拂过一望无际的青翠湿地。阳光下,成群的白鹭和秃鹳缓缓乘风而起,一方方鱼塘泛着金色的光。这便是位于“高原水乡”乌干达的中乌友谊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也是中国...

    时间:04-11
  • “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我翻译过很多与中国共产党党建和中国国家治理有关的理论专着,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系列著作。通过研究,我发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正团结带领中国人民,...

    时间:04-11
  • 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管用(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及时回应人民诉求,有效改善人民生活。中国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

    时间:04-11
  • 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五十二届会议于2月27日至4月4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通过国家发言、共同发言、举办边会等多种形式讲述中国人权故事,全面宣介中国人权理念,坚决驳斥...

    时间:04-11
  • 中欧班列承运货物日益丰富(经济新方位)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4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欧班列共开行4186列、运送44.9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5%、28%。其中,3月份中欧班列开行1488列、运送16....

    时间:04-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