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上海缘何拥有“聚才属性”,吸引青年“近悦远来”?

2023-05-19 18:38: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5月19日电(记者 范宇斌)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作为中国经济最为活跃之城、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城市”,上海深谙青年人才的重要性。作为城市竞争的制胜变量,青年人才“活水”何以竞涌浦江两岸?

  中国人才吸引力城市谁最强?记者观察到,上海人才吸引力始终位居各类榜单前列,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上海缘何拥有汇聚八方英才的“聚才属性”,吸引一大批创新创业青年?

  欢迎青年、拥抱青年、成就青年,对上海而言,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始终如此。如今,上海正聚力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和科创中心,更加渴望青年人才助力上海发展。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上海全市人才总量增加了99万人。

  上海欢迎青年 也成就青年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团队研究的光量子芯片技术正在阶段性验证阶段,预计3-5年可进行产业化生产。这距离金贤敏创立图灵量子才过去两年时间。

  图灵量子瞄准未来产业,已完成四轮融资,估值近30亿元,已形成上海总部、北京、江苏无锡三地联动布局。“正是依托上海的人才优势,才能迅速组建成一个150人的顶尖人才团队。”图灵量子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金贤敏对中新网记者说。

  创新是这座城市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最重要的力量来自青年。包括金贤敏在内,近年来越来越多创新创业青年“闯上海,创巅峰”。

  江苏籍女性青年创业者,伊尔庚集团、伊尔庚(上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莉告诉中新网记者,上海是一个适合青年追逐梦想的城市,她就是听从了当年大学老师所讲“有梦想的年轻人可以去上海”的建议,毕业后义无反顾地来到上海。从女性视角看,她认为,“上海也是女性创业的首选之城,女性创业者逐梦上海,更能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品质生活。”

  如今,上海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近悦远来”。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上海地区人才供需数据报告》显示,在人才储备方面,近三年上海地区人才保有量全国占比第一;2022年上海人才保有量占比达10.2%,居全国第一。

  打造“创新创业会客厅” 以未来产业引领未来

  “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以“未来产业引领未来”为主题的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将于5月20日召开,欲向全社会清晰传递出上海渴求各类人才的强烈信号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鲜明导向。

  记者了解到,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除了持续发布“上海创新创业年度十大案例”,还将首次揭晓“2023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创业先锋十强”,启动“上海创新创业十大研修营”,发布“上海创新创业数字地图”1.0版。

  在上海市青年科技创业先锋中,不少人把一张张“图纸”变成了颇具未来感的“现实”。其背后,作为中国最早布局发展未来产业的城市之一,去年上海发布《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推动未来产业“落子布局”,涉及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方向16个细分领域的未来产业。

  正是上海厚植未来产业发展沃土,让一家家企业找到了创新落脚点。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2.2万家,同比增长10%;科创板上市企业达81家,募资金额位居中国第一。这些企业在上海“生根发芽”的背后,正是无数个青年创新创业在上海。

  来到上海,爱上上海,扎根上海,归根到底是青年们相信在上海能够追逐梦想,拥有无限可能。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推动青年与上海“双向奔赴”

  在上海,既有繁华都市,也有烟火巷弄;既有精彩事业,也有品质生活;既有摩登时尚,也有海派风情……如今,上海正在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用心打造青年为之向往、皆有可为的希望之城,助力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双向赋能、相互成就。

  与此同时,上海拿出了更大力度的举措与行动来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

  2018年初,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贺强在美国杜克大学环境学院海洋实验室完成博士后研究,来到复旦大学工作,迄今一直从事河口湿地生态环境与保护修复研究。“对科研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沉住气,等待成果的累积聚合,迎来最终迸发。”贺强表示,上海率先实施的“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为他们的潜心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

  除了高校海归,针对海归创业者群体,上海各区纷纷利用创新载体,聚焦细分领域,提供专业垂直的孵化服务。

  例如,上海市浦东新区近日举办“海创浦东”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暨895星荟萃路演会,启动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创新创业接力站“海创浦东”品牌项目、海创浦东投资联席机制,旨在更大范围集聚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持续助力引领区建设。

  在“海创浦东”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最具创新性企业”获得者——与光科技CEO王宇看来,浦东张江的创新创业平台与科创氛围让他们的项目和技术能够更快更广地被投资者、客户等看到,“我们在上海创新创业收获很大”。

  事实上,不仅是浦东新区,上海各区正“加码”青年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

  《2022上海科技进步报告》显示,2022年上海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22家、众创空间25家;上海全市现有各类科技创新创业载体600余家,纳入创新创业载体培育体系的载体达418家,孵化服务企业近3万家,吸引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近13万人。

  共同成长,互相成就,正成为这座城市和人才最好的相处模式。(完)

  • 相关阅读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主要内容如...

    时间:05-22
  • 自主创新路  拳拳赤子心

    30余年来,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带领团队刻苦攻关、不懈钻研,实现了我国海底钻机装备与配套地质钻探技术的突破和跨越。他们钻下2000余个属于中国的海底钻探孔,映照着科学家拳拳...

    时间:05-22
  • 在全社会弘扬奉献精神(人民论坛)

    “多亏村党总支书记‘手把手’帮带,让我学知识、长经验,也拓展了客户。”得益于“导师帮带”制度,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下马关镇三山井村村民袁荣丽,凭借特色枸杞,推开致富之门。去年以来...

    时间:05-22
  • 钻下“中国孔”:向海图强!

    万步炎在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工作(2022年7月25日摄)。   新华社发 站在数米高的“海牛Ⅱ号”面前,这个身量精瘦、满头白发的“...

    时间:05-22
  • 中共代表团访问巴拿马

    新华社巴拿马城5月20日电 (记者苏津)应巴拿马民主革命党邀请,中联部副部长李明祥率中共代表团于5月18日至20日访巴,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宣介会,会见国会副议长法诺...

    时间:05-22
  • 朝着共同发展繁荣的方向继续前进(国际论坛)

    5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见证了中亚国家同中国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如今,这座千年古城又见证了双方开启合作新篇章。 过去30多年来,中...

    时间:05-22
  • “哈中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陕西的茯茶、富平柿饼、蓝田玉、兵马俑文创等产品集体亮相;哈萨克斯坦的面条、果汁、葡萄酒、蜂蜜等产品琳琅满目。近日,庆祝“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暨中哈商品展在陕西西安举办。展会期间举...

    时间:05-22
  • 坚持守望相助、共同发展、普遍安全、世代友好(和音)

    中国和中亚国家以守望相助为出发点,在涉及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核心问题上坚定给予彼此明确、有力支持;以共同发展为落脚点,携手打造深度互补、高度互赢的合作模式;以普遍安全为着力点,...

    时间:05-22
  • 在更高水平、更高标准、更高质量上开展合作

    维夏之月,百卉俱开。在习近平主席亲自主持下,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了包括《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等在内的7份双...

    时间:05-22
  • 湖北荆州民间投资活力持续增长

    总投资121亿元的荆州伟胜不锈钢复合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车进进出出,挖掘机作业不停。湖北省荆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项目今年1月底开工建设,预计明年2月投产,达产后年销售收...

    时间:05-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