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探访中国航天六院:8年研制9型火箭发动机的底气何在?

2023-05-30 19:25: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西安5月30日电 (记者 李纯)“火箭动力技术的跨越发展带来了航天科技的重大进步。”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六院)数字化副总师陈宏玉看来,航天液体动力是运载火箭等各类航天器的基础与保障,更是航天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

  作为中国专业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及空间推进系统研制的大型专业研究院,航天六院近年来着力建设“数字六院”,集智创新攻关,液体动力创新能力和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得到提升,为推动中国重大航天工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动力保障。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创新大会于5月29日至30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中新社记者近日探访航天六院时发现,“数字化”已是火箭发动机研发的关键词之一,不仅成为中国加速推进航天动力技术发展的底气来源,更为火箭液体动力系统的未来注入强大推力。

  实现“八年九机”底气何在?

  航天六院院长王万军指出,为适应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的需求,自2021年起,航天六院将利用8年时间研制9型泵压式液体火箭发动机,支撑载人登月、深空探测、天地往返重复使用运输系统等重大航天任务实施。

  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曾经,一款火箭主动力发动机的研制定型需要至少10年时间,在当前中国使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中,更不乏研制周期超过20年的产品。仅用8年研制9型发动机,提出这份“八年九机”计划的底气何在?

  陈宏玉认为,底气来源于火箭发动机研发模式的数字化转型。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火箭发动机的研发模型已经到了成熟应用的阶段,科研人员能够以数字方法替代实物实验,以仿真的手段在虚拟世界多轮迭代优化,最终实现从“试出来”到数字化全流程研制的转变。

  “现在我们有底气说,可以用8年的时间完成9型发动机的研制,就是因为我们把过去人积累的经验,变成了机器的代码和可以执行的动作,在数字世界里不断进行结构优化,提升性能水平。然后在物理世界中用少数产品和较短的试验周期,来完成过去20年时间完成的事情。”陈宏玉说。

  航天六院研发部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郝智超介绍说,这种研发模式的数字化转型,就是航天六院在不断推进“数字世界多轮迭代,物理世界一次成功”的实践。郝智超认为,中国航天未来可期,最大的“可期点”就是航天液体动力的数字转型、不断创新。

  如何助推“下一个28年”?

  航天六院总经济师兼系统部部长王枫告诉记者,从1965年组建到1993年迁至西安,航天六院在山沟里的28年,开启了中国航天液体动力的创业之路。自1993年到2021年的又一个28年,航天六院完成了以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液体动力产品研制,中国的航天动力迎来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下一个28年,即2021年至2049年,中国航天动力的发展构想将会是什么样?

  “通过加速推动航天液体动力可重复使用为代表的技术突破,助力未来航天发射从一种昂贵的往返太空的方式,变成一种航班化、低成本的进出空间的方式。”王枫对此指出。

  王枫表示,液体动力的每一次技术突破,不仅会给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变化,也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航天动力领域的创新十分注重持续改进,实现“小投入能见长效”。例如,30日当天发射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所使用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就始于航天六院的“第一个28年”,“到现在仍在不断改进和优化”。

  另一方面,实现航天动力技术的成果转化,可以带动国民经济诸多领域的技术创新。例如,航天六院在研制新一代运载火箭主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的过程中,在攻克了80余项关键与核心技术的同时,也带动了50余个新材料的研发创新。

  陈宏玉也提到,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重复使用的研究,可用更低成本、更大能力进入空间;探索组合动力模式,为实现航班化的天地往返运输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动力技术有了跨代发展,航天事业就会实现更大跨越。”(完)

  • 相关阅读
  • 全国水库安全度汛电话抽查工作全面启动

    本报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王浩)为督促指导各地强化水库安全责任人履职尽责,严格落实安全度汛措施,水利部于5月6日起,组织大坝安全管理中心开展2023年水库安全度汛电话抽查工作。截至5月2...

    时间:06-01
  • 微信群里提议题 恳谈会上出办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现场)

    5月18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新竹街道新竹社区的中心花园热闹起来。青秀区人大代表、社区干部和居民代表共40余人围坐一圈。一场有关“如何完善小区公共设施”的“竹声倾谈”民情...

    时间:06-01
  • 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闭幕

    本报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吴月辉)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闭幕式31日在上海天文馆举办。整场闭幕式沉浸在科技与艺术交融的浓郁氛围中,以音乐会、科学实验展演、健康科普说等来自...

    时间:06-01
  • 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人民论坛)

    在浙江,天台县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实施乡村名校建设,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在北京,广渠门中学运用“智慧操场”为体育教学构建新场景,给每个学生开出针对性“运动处方”;在天津,各...

    时间:06-01
  •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穿越历史的烟云,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风雨始终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在人类文明史册...

    时间:06-01
  • 泰国公主诗琳通将访华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31日宣布:应中国政府邀请,泰王国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殿下将于6月1日至6日访华。此访将是诗琳通公主殿下第五十次访问中国。 《 人民日报 》...

    时间:06-01
  • “通往繁荣和公平的发展道路”

    5月29日至31日,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在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陕西杨凌示范区举行。 此次论坛以“交流互鉴 合作共赢——推动上合组织国家减贫和乡村可持续发展...

    时间:06-01
  • “深入了解真实、全面的中国”

    “尽管我长期关注与中国相关的新闻,但当我真正来到这里采访时才发现,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发展成就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治理还是环境保护等,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近日,...

    时间:06-01
  • “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科技实力显著提升”(外媒看中国)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5月2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宣布,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

    时间:06-01
  • 世界迫切需要去除霸权主义带来的巨大风险(钟声)

    美国肆意发动战争、构筑美元霸权、制造阵营对抗才是世界真正的风险。如果个别国家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那就是在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西方一些政客开始鼓...

    时间:06-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