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服务到田,稳粮增收底气足(夏收一线探访③)

2023-07-07 08:3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服务,节本增收显成效

推开半掩的场院门,阵阵麦香扑面而来,仔细瞧,偌大一片空地上,收获的小麦色泽金黄。老齐头戴草帽,正猫着腰拿铲子,“哗哗哗”地翻腾着麦子。

老齐名叫齐长杰,是山东德州禹城市安仁镇的一名种粮大户,种了1200多亩小麦。问起种粮感受,他告诉记者:“别看种这么大规模,比原来种几亩地还省心。”

为啥这么说?老齐算起细账:“麦种由合作社统一提供,都是优选出来的品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价格比市场上同类种子低10%。就这一项,能省下大概1.2万元。再加上统一提供化肥、农药这些农资,每年能省下10多万元。”

产前,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类产品统一供应,让种粮成本降下来;产中,当地服务队为农民提供农技支持;到了收割节点,机收服务安排得明明白白。

今年一入5月,气温不断升高。小麦灌浆期就怕干旱,老齐急得够呛,幸亏技术人员开出“处方”:一是适当灌溉灌浆水,二是喷施叶面肥,三是适当补充氮、磷、钾肥。一系列操作下来,苗情稳住了,麦苗越来越壮实。

田管期间,禹城市成立由农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壮苗服务队,深入田间分类施策,夯实小麦稳产基础。

“不光是高温天,冬天气温低的时候,技术人员到地头,教俺们提温保墒;遇到病虫害,该打啥药、咋样施肥,都讲清楚了。”老齐说,“全程有技术指导服务,种粮底气足,亩均产量1000多斤。”

俗话说,“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这小麦什么时候收是个大学问,时间选得好,能多收上来不少粮食。”老齐说。

今年“三夏”期间,禹城市派出11支专家服务队来到田间,指导农民精准把握麦收节点,以老带新培训机手。“合作社统一提供收割服务,今年用的是新款联合收割机,安装智能监测终端,机手行走的线很直,速度也均匀,一遍割过去,地上基本看不到漏下的麦粒。”老齐说。

麦田另一头,烘干设备轰轰作响。“俺们在专家指导下进行阶段性送风,可以有效避免温差过大,减少粮食损耗。”老齐说。

产后,烘干服务大大降低麦收损失率,保持小麦品质。老齐粗略算了下,今年机收损失率比去年降低0.5个百分点,“别小看这0.5个百分点,1200多亩地减损6000多斤粮食呢!”

节粮减损就是增产。安仁镇农技站站长司玉波介绍,在禹城,粮食产前、产中、产后都有农业专家、技术人员跟踪指导,千方百计减少各环节损失。下一步将持续增加田管投入,向精细化管理迈进,全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稳产加减损,今年老齐种麦收入不错,“1.36元一斤卖给合作社,已经卖了50万斤了,比市场价多赚了五六万元。”

农业农村部《2023年“三夏”机械化生产工作预案》要求,各地明确小麦机收减损具体工作目标,充分挖掘机收减损潜力。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围绕保持机具和机手良好状态,常抓不懈做好重要农时主要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针对粮油等重要农产品,聚焦加工环节,推介一批减损增效模式、推广一批先进加工技术,引导农产品合理加工、高效加工、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加工环节减损增效。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订单种粮每斤高于市场价0.4元

夏收连夏种,粮食生产压茬推进。陕西汉阴大地,连片的水稻田里绿意盎然,农户们忙着开展田间管护。

“今年签了订单,不用担心收益。”一大早,汉阴县平梁镇兴汉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肖就到田里查看秧苗长势。今年李肖的150多亩水稻,早早地就和县里红星米业有限公司签了订单,公司提供优质水稻良种,加上机械化助力,每亩成本至少能降低200元。

“以前收了稻子只能卖给附近市场,价格不稳定。和企业签了订单,卖粮有保障,明年我打算再扩大种植规模。”望着绿油油的稻田,李肖充满信心。

订单农业对粮农来说,解决了卖难问题,只需专注田间生产,种粮积极性大大提升。对企业来说,订单有助于从生产源头把控粮食品种、稳定粮食品质。

“我们已经连续两年与红星米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用他们提供的稻谷种子,去年每斤收购价格高出市场价0.4元。今年收成应该也差不了。”双河口镇三柳北花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卜兴军说。

走进红星米业有限公司车间,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映入眼帘,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工人们忙着装米、封袋、装车。“签订订单后,我们收购的粮食有了质量保障,市场销路好,农户也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共赢。”公司负责人王奇说,“每年的订单都在增长,现在已经有8个村跟我们长期合作。”

近年来,汉阴县通过订单种植水稻,让企业与种粮大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小农户则通过加入合作社实现规模经营统一销售,提升议价能力。

双河口镇三柳村村民徐远财,加入三柳北花农业专业合作社,与企业签下了水稻种植订单。“既能种自家的粮,还能在合作社里打工。”徐远财算了一笔账,“订单价每斤比自己散卖高出0.3—0.5元。前段时间在合作社干活的6000元钱已经到了卡上,订单种粮,收入稳定。”

据介绍,汉阴县将进一步完善各类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小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稳定种粮效益。

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意见》提出,引导各地培育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抱团发展。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指导、加大投入,强化对粮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带动种粮农民增收致富。

标准化种植,多元化增值,种养加结合大幅提升产值

“眼下正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一定要保证水源。”在湖北荆门京山市孙桥镇蒋家大堰村,国宝桥米有限公司技术专家江善刚挽起裤腿,蹲在田间查看村民种植的水稻。

孙桥镇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京山桥米的原产地。村民种植的优质稻,有的卖给国宝桥米公司,有的卖给加工厂,也有的自己加工后,通过网络销售。

蒋家大堰村村民赵荣学是一名网店店主。他告诉记者:“家里16亩稻田,种出的优质大米加工后销售,每斤能卖8—15元,价格比普通大米高出4倍以上。”

除了提升稻米品质,当地还大力发展大米加工业,提高品牌附加值。在国宝桥米公司产品展示柜前,公司负责人拿起一瓶米汁介绍道:“荆门人有喝米茶的习惯,我们生产的米汁不含添加剂,是天然健康饮品。”近年来,国宝桥米公司着力发展大米精深加工产业,已研发出速食米线、米糠油、米饮料等系列产品,每瓶238毫升的米汁售价3—5元,能让桥米的价值增加5倍。

现在,京山桥米成了当地农产品的“金字招牌”,截至去年底,京山桥米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当地还推广稻虾共作模式,多元化提高稻田产值。

天刚蒙蒙亮,伴着阵阵蛙声,京山市宋河镇徐桥村村民黄善亮撑着小船下了水田。拎起前一天傍晚投下的捕网,网里一只只小龙虾活蹦乱跳。“家里15亩田,其中10亩流转给合作社,自己精心打理剩下的5亩,种稻加上养虾,亩均纯收益近4000元。”黄善亮说。

“养一季虾、种一季稻,保障主粮产量的同时,再增加一部分养殖收入。”京山市捷天稻虾专业养殖合作社副理事长杨维涛介绍,2019年,合作社在宋河镇流转1100多亩土地建设稻虾共作基地。

基地紧邻高关水库,水质清澈透亮。合作社注册了“高关清水虾”和“高关虾香稻”商标,发挥品牌效应,小龙虾远销长三角地区。“我们不施农药化肥,稻谷品质上去了,每斤售价提高了1元。”杨维涛算了笔增值账:小龙虾亩产270斤左右,均价每斤15元,加上稻虾米售价较普通米高,稻虾田亩均产值达5000多元,是此前的3倍。目前,合作社已带动周边100多户村民发展稻虾产业。

据了解,今年京山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18万亩,其中稻虾养殖6万余亩。稻虾共作,多元增值,京山市下一步将持续壮大京山桥米的加工链,拓展初加工、做精深加工、延伸价值链,通过打造品牌体系,提升品牌价值,打造产业优势。

近年来,全国粮食品质大幅提升,产业链条不断健全,品牌稳粮增收效应凸显。据测算,2021年重点培育的粮食品牌产品在大型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增长约15%,品牌平均溢价超过60%。品牌建设是实现产品溢价的关键,将在提高种粮农民合理收益、激发种养积极性,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同步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07日 18 版)

  • 相关阅读
  • 2023年黄河汛前调水调沙顺利结束

      本报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李晓晴)记者从水利部获悉:为实现小浪底水库排沙减淤、持续改善河口生态和抗旱保灌等目标,水利部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的“牛鼻子”,结合黄河中游水库腾库迎汛...

    时间:07-12
  • 我国将为长江流域水生态“打分”

      本报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寇江泽)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开展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工作...

    时间:07-12
  • 工业软件前景可期(一线调研)

      图①:重庆摇橹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为客户展示软件性能。   刘栩彤摄(人民视觉)   图②: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工程师在对软件进行调试。   中冶赛迪供图...

    时间:07-12
  • 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

      本报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吴秋余)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其中,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

    时间:07-12
  • 上半年国家铁路发送电煤7.77亿吨

      本报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李心萍)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至6月,国家铁路发送煤炭10.53亿吨,同比增长1.6%;其中电煤7.77亿吨,同比增长13....

    时间:07-12
  • 深刻理解和把握“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

    时间:07-12
  • 美丽乡村 绿色发展(帮扶县驻村蹲点)

      近年来,河南省虞城县田庙乡刘杨庄村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带动当地群众增产增收。  刘杨庄村是...

    时间:07-12
  • 宁夏支持企业建设飞地研发中心

      本报银川7月11日电 (记者张文)日前,宁夏出台企业飞地研发中心备案支持暂行办法,对建设飞地研发中心的企业按类给予奖补。  该办法明确,对企业在外地建设的独立研发机构和联合研发机...

    时间:07-12
  • 探寻长期气候变化的规律(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张德二在用电脑整理数据资料。   张德二在查阅历史文献。  以上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人物小传  张德二,1943年生于四川成都,曾任中国气象科学院研究员、研究生导师,国家气候中心...

    时间:07-12
  • 精雕细绘 漆彩照人(工匠绝活)

      【绝活看点】  制胎,髹漆,彩绘……作为楚式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邹传志30余年来不断锤炼技艺,同时将传统的髹漆技艺与现代人的生活用品结合起来,打造出了一批具有个人特色的漆艺作品...

    时间:07-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