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树烟火两地同 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深”在何处?

2023-09-20 21:03:4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9月16日晚,璀璨烟花再次照亮濠江两岸。

时隔三年,“澳门国际烟花比赛汇演”再度回归。然而最先“热”起来的,却是身处珠海的媒体和市民。珠海当地媒体甚至早已规划好珠海一侧的“最佳观赏路线”,共同期待盛事回归。

一场烟火,两地共赏,折射出珠澳两地地缘之近。凭栏远眺的人群身后,正是成立刚满两年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从着力强化政策体系支撑,到大力推进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再到加速落地重点项目、吸引全球创新要素聚集……两年间,濠江之畔绽放的不仅是璀璨烟火,一场“一国两制”的新实践也正在此生动上演。

回望两年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何以渐达“深”处?又给粤港澳大湾区带来哪些“合”的新启示?

“深度”背后,饱含“深意”。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深度合作”是前所未有的新提法,也意味着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更呼唤前所未有的体制新突破。

如何化“两制之异”为“一国之利”?在合作区成立之初,粤澳双方首先在管理机制上创新:双方建立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新体制”,正是前所未有的管理新举措。

自此基础上,粤澳双方联合组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在职权范围内统筹决定合作区的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要人事任免。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实行双主任制,由广东省省长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共同担任。这样的管理机制前所未有,更是通过这样的“深度”共商共建共管,推动“共享”成为可能。

如何让澳门创业者安心扎根、让澳门居民共享合作区发展成果?粤澳双方首先选择在全国首个为澳门居民建设且运作模式和整体保障体系均采用澳门标准的综合民生工程——“澳门新街坊”先行试验。

今年以来,合作区成立“澳门新街坊”公共服务和规则衔接领导小组,以“澳门新街坊”为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创新突破,推进与澳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序衔接,撬动包括允许卫生站内澳门医护人员执业及使用在澳门已上市的部分药品政策,实现启用“粤澳社保一窗通”,首次实现澳门社保服务“跨境办”……

此处安心是吾乡,在“澳门新街坊”这块丰沃的“试验田”上,耕耘出的不只是一项项民生新突破,更有澳门居民可知、可见、可感的新未来。今天,两年前饱含“深意”的期盼已经化作合作区内澳门人才涌动。让琴澳更近一点、让合作更深一层,成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永远在路上的追求。

“合作”之上更有“融通”。两年间,合作区内重大交通枢纽工程动作频频:澳门轻轨延伸横琴线项目盾构隧道顺利贯通、十字门隧道完工通车、杧洲隧道加快建设……放眼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陆续建成开通的青茂口岸、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更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紧紧“织”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局——地处“一国两制”交汇点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展“合作”的硬件设施条件完善。在此基础上,如何将粤澳合作导向更深层次、进一步释放“1+1>2”的体制优势?

2018年10月,总书记在珠海横琴考察。他强调,横琴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要加强政策扶持,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空间,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澳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站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新起点上,广东率先提出:大湾区建设要向纵深推进。力图将粤港澳间的互通扩大、转化为大湾区一体化的大循环,赋予“湾区通”更深层次的意义。

因此,新阶段粤澳双方的合作纵深不仅仅是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单向流动,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向奔赴。一句话:粤澳间除了要路相“通”、人相“和”,更要在体制机制相“融”上下大功夫。

两年间,从澳门单牌车数量不断攀升,到“澳车北上”正式落地实施;从澳门医生到横琴跨境执业,到成功申领首批营业执照的澳门企业家热情投身到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如今,医师、建筑、旅游等领域的澳门专业人士来合作区跨境执业人数已经增1270人。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横琴,已经具象落实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以及一项项制度创新。

渐入佳境,粤澳合作“新意”更足。检验合作区“深度合作”的成效,“人气”如何无疑是最好的衡量标准:截至8月,合作区实有澳资企业总量5763户,较挂牌前增长23.54%,而在合作区就业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就有7473人。

常住珠海的澳门居民多了,而往来两地的旅客和车辆同样络绎不绝:海关数据显示,两年来,经横琴口岸出入的旅客超2125万人次,车辆约290万辆次,其中澳门单牌车超195万辆次,分别同比增长约81.7%、68.1%和172.4%。今年以来,横琴口岸出入境客流在自然年内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

人潮涌动中,新意十足的制度创新也在合作区不断涌现:出台全国首个融合粤澳特色的供用电规则;编制合作区第一套特色产业统计分类口径,搭建起国内现行产业分类与“四大”产业协同转换的桥梁;“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缴税”获全国复制推广......如今的横琴,充满创新发展活力,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出发,这种湾区发展观念转变的“溢出效应”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也从“一国两制”交汇点,逐步打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两制”优势的高水平开放区域。

从“通”,到“融”,最终实现“快”。当我们感受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融通带来的种种利好的同时,不难窥见:大湾区加速发展带来的“推背感”信号愈发清晰且强烈!

一束束烟花之下,横琴、澳门两地灯火璀璨,两地高楼林立,融合如同一城。在这些不断攀越天际线的新设施新建筑上,我们清晰地看到琴澳深度合作扎根在合作区这片土壤上,深度仍在延展。我们更相信,这场融通的烟火,将照亮大湾区更多城市的夜空!

(总台记者 林丽丽 李锐)

  • 相关阅读
  • 潮涌东方|探馆亚运会主媒体中心

    杭州亚运会主媒体中心,是杭州亚运会最重要的非竞赛场馆之一,承担了媒体运行、新闻宣传和转播服务等职能。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在即,作为“媒体之家”的主媒体中心已做好了准备,迎接前来报道亚运盛会的中外记者。...

    时间:09-21
  • 港澳会客厅|方舜文:继续推动更多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发展

    中新网香港9月21日电 (记者 魏华都 范思忆 刘轩廷 罗嗣昱 梁源 陈永诺)加入香港贸易发展局(简称“香港贸发局”)前,方舜文曾长期在香港特区政府任职。她于2010年加入香港贸发局,2014年10月出任总裁,领导香港贸发局...

    时间:09-21
  • 湘南一隅“藏”女书,非遗传承人盼台湾早日回家共吟中华文化瑰宝

    中国台湾网9月20日永州讯 (记者 李柏涛 高嘉鸿)“锦绣文章达万千,不信世间有奇文。永明女子好才学,修书传诵到如今。”有这样一段神秘的文字,它“藏”在湘地西南的一个角落中。这里有一座“小岛”,四面环水,...

    时间:09-21
  • 新疆红枣一路飘红的背后

    【庆丰收 促和美——中国农民丰收节】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杜建辉目前,正值红枣上糖期,在若羌县瓦石峡镇乌都勒斯塘村的枣园里,一串串圆润饱满的枣儿由绿变红,孕育着丰收的希望。新疆红枣种植面积480多万亩。经过...

    时间:09-21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阿瓦提县24万亩荒漠披绿装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拍热扎提·阿不都9月17日,天色微明,位于阿瓦提县艾西曼区域梭梭林里,身穿橘色工作服的玉苏甫江·阿里木开始了一天的巡护。陪伴他的除了坎土曼、铁丝、扳手、水管接头等工具外,还有水和馕。“...

    时间:09-21
  • 坚持交流互鉴 共促人权发展——来自“2023·中欧人权研讨会”的声音

    光明日报记者 马赛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和意大利罗马大学法学院共同主办的“2023·中欧人权研讨会”9月20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聚焦“现代化与人权文明多样性”,来自中国、意大利、美国、英国、德国、...

    时间:09-21
  • 卫星看盐城|守护候鸟迁飞通道 “瞰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里是广袤大地上神奇的书写从卫星俯瞰江苏盐城亚洲最大的海岸湿地呈扇形匍匐伸展潮汐和大陆碰撞出的这片滩涂至今仍在生长长江、黄河都曾在此流向大海两条河流裹挟泥沙从青藏高原一路向东流入黄海成就出奇伟瑰丽的沙...

    时间:09-21
  •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8日至10日举行

    光明网讯(记者 李政葳 穆子叶)记者9月21日从世界互联网大会了解到,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于11月8日至10日在中国乌镇举办。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

    时间:09-21
  • 稻花香里说丰年丨共赏“千里丰收图”

    请锁定屏幕旋转手机,欣赏画卷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武官政 李琳 ...

    时间:09-21
  • 太空秀球技!一起看不一样的中国空间站“乒乓球”大赛

    今天(9月21日)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正式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进行一场“空间站乒乓球友谊赛”需要用什么装备?使用普通球拍,水球“乒乓球”牢牢粘在...

    时间:09-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