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疆塔里木马鹿产业何以再现生机?

2023-10-09 21:14: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乌鲁木齐10月7日电 题:新疆塔里木马鹿产业何以再现生机?

作者 史玉江

马鹿,曾经有过硕大的种群,但因捕猎及栖息地的丧失,让它们一度受到威胁。好在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其种群迅速恢复并壮大。

目前,新疆的马鹿品种分为阿尔泰马鹿、天山马鹿、塔里木马鹿。塔里木马鹿因其世代繁衍生息于塔里木盆地而得名。随着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的不断修复完善,塔里木马鹿的野外种群数量已恢复到几千只。

塔里木马鹿因耐受力强、食性广、繁殖力高,茸的外形、质量、药效都高于其它鹿类,被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誉为“中国茸鹿之花”。故人工养殖逐步普及,是迄今新疆驯养、繁殖规模最大的野生动物。

多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对野生塔里木马鹿进行人工驯化,培育成以产茸为目的马鹿新品种,在提高当地经济效益的同时,造福人类。

曾经的辉煌

提起人工养殖的塔里木马鹿,人们立刻就会想起地处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的第二师三十四团。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当地对马鹿进行饲养、研究、探索,不断总结马鹿自繁自养的实践经验,逐步探索出合理开发利用的路子。20世纪80年代后,该团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数据显示,1980年-2010年,马鹿成为三十四团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2010年为例,该团场马鹿存栏已达9600头,鲜茸总产达52.5吨,产值达2362.5万元。成为我国马鹿养殖及其相关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被业内称为“马鹿之乡”。

自2011年起,受国际市场等因素影响,国内鹿茸市场价格遭遇寒流,市场持续低迷,对塔里木垦区的塔里木马鹿养殖造成不少冲击。

“国家1989年1月出台的《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将马鹿(家养、野生)定为国家二级野生动物,致使马鹿在活体和产品(鹿肉、鹿茸等)销售等诸多方面受到很多限制,对我们马鹿养殖业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很大。”第二师铁门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11年至2020年,马鹿养殖数量一直处在下降之中。

马鹿产业能走多远,出路又在何方?成为当地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再现生机

根据多方建议,2020年5月29日,农业农村部颁布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塔里木马鹿正式纳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意味着中国家养马鹿结束30多年的野生动物管理,为鹿业作为畜牧业发展拉开序幕。

“新疆兵团作为全国最大的马鹿产区,马鹿养殖产业也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上述负责人表示,从此马鹿养殖户信心倍增。

“多年来,我们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共同开展马鹿选育、人工授精繁殖、塔里木马鹿性别控制等技术研究。”34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还与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等建立技术合作关系,为塔里木马鹿的产业振兴提供了技术保证。”

30岁的许光是该团一连职工,从小就看着父母养殖塔里木马鹿,养鹿曾给他青少年时代留下美好印记,也让他萌生了将鹿产业发展壮大的情怀。

退伍返乡后,许光联络团里有养殖经验的群众一起搞养殖,2022年9月,投入1000万元注册资金,成立铁门关市兴顺源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塔里木马鹿的规模化养殖。目前社员有53人,存栏塔里木马鹿730头,其中公鹿700头、母鹿30头,年产鹿茸6000多公斤。

“我一直在关注马鹿行业,前两年,我母亲和我姐姐接手了三鹿场,我要把马鹿产业做大做强。”许光说,这两年,塔里木马鹿的鹿茸受到许多外地客商的青睐。“我们鹿场的马鹿数量增长不少,马鹿市场行情不错。”

鹿茸“走四方”

许光正表示,一连现有存栏马鹿730头,年产鹿茸6000多公斤。“一头马鹿一年养殖成本在2000多元,采割的鹿茸能卖到6000元左右,经济效益相当高。”

三十四团现有5个马鹿规模养殖场,2022年产茸23.6吨,实现总产值2500万元。今年马鹿存栏4500头,产鲜茸可达24.6吨,产仔鹿可达350头。夏季以来,鹿茸喜获丰收,其中一对18.5公斤的鹿茸为收茸以来最大。

“我以前一直在东北收鹿茸,后来在东北遇到一个三十四团的朋友,他说这里养的马鹿很好,我今年第一次来这里查看,鹿茸的品质确实不错。”浙江温州苍南县恒顺参茸商行采购员胡玲玲告诉记者。

“这几年,我们去了甘肃、吉林、辽宁、浙江、安徽等地的鹿场考察学习,通过对比,发现三十四团的马鹿养殖技术是比较成熟的,我们也在和一些马鹿产品销售的企业接洽,延伸鹿产品产业链,让马鹿养殖户实现效益最大化。”该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人员赵喜堂说。

赵喜堂表示,近年来,该团推广应用马鹿的杂交、选育、繁育等新技术,技术人员对母鹿产仔、配种繁育、鹿茸生产收获等各个环节全程跟踪,严格对每头马鹿进行疫苗接种、检测,从源头上保证马鹿的优质生产和鹿茸品质。

“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资金和科技投入,有力地促进了马鹿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和优质化的马鹿养殖格局使三十四团马鹿产品知名度大大提高。”赵喜堂表示,当地的鹿茸销往全国各地乃至亚洲地区。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塔里木垦区,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对塔里木马鹿的保护性利用,不仅野生种群数量增加,而且建成中国最大的马鹿养殖基地,让马鹿产业再现生机。(完)

  • 相关阅读
  • 蓝厅观察丨“一带一路”世界说·中阿合作谱新篇

    阿拉伯国家在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便获得阿拉伯国家的热烈欢迎和率先响应。10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阿双方合作布局不断完善...

    时间:10-10
  • “一带一路”·“洋记者”的十个没想到 | 中国外贸“新三样”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新驱动

    最近,在北京工作的几个外国人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他们相约,去中国各地,找寻“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与世界互联互通里的那些“没想到”。新华社西班牙籍记者阿尔贝托·莱夫龙长期关注中国经济,他选择到...

    时间:10-10
  • “一带一路”上的使者 | 在“数字丝绸之路”上跑出“中国速度”

    位于西班牙中部的瓜达拉哈拉市,是一座慢节奏的欧洲小城。但对于从事物流行业的倪佩剑来说,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有一种快慢交错的独特体验。海外仓,为“海淘中国货”提供了便利。在倪佩剑看来,近年来不断惊艳西班牙...

    时间:10-10
  • 贵州对话墨西哥城:两种“刺梨”,共品丰收甜蜜

    新华社贵阳/墨西哥城10月10日电 一个生长在贵州山村,一个产自墨西哥干旱高原地带,它们都是浑身长刺的水果,同时也是助力当地人治理生态、发展致富的“黄金果”。贵州刺梨:别看不起眼,浑身都是宝初秋时节,走进位...

    时间:10-10
  • 从“末梢”到“前沿” “一带一路”赋能开放型经济

    央视网消息: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在这里交汇。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重庆积极打造水运、铁路、公路多式联运,...

    时间:10-10
  • 一带一路“双城迹”|一江之隔的双子城

    中国东北边城黑河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隔黑龙江相望,被称为“中俄双子城”。2022年6月10日,中俄首座跨黑龙江公路大桥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桥正式通车。一桥飞架,通达中俄,联通贸易,深厚友谊。今天,让我们...

    时间:10-10
  • 塞著名作家:“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人文交流更多可能性

    塞尔维亚著名作家弗拉杜希奇接受记者采访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赵芃):塞尔维亚著名作家、社会评论家斯洛博丹·弗拉杜希奇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提供了更充分、更公平地参与合作的机会...

    时间:10-10
  • 马来西亚专家:“一带一路”倡议有效推进全球基建

    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主席翁诗杰10月9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迎来十周年,迈入成熟阶段。这十年里,尽管面临巨大挑战,这一规模空前、雄心勃勃的倡议仍然充满活...

    时间:10-10
  • 中国发布丨中老铁路累计招聘老挝员工3500多人 间接增加逾10万就业岗位

    中国网10月10日讯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已有一大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落地实...

    时间:10-10
  • 中国发布丨商务部:加快“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 共享数字发展机遇

    中国网10月10日讯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是我国落实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一项重要具...

    时间:10-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