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末梢”到“前沿” “一带一路”赋能开放型经济

2023-10-10 22:27:50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在这里交汇。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重庆积极打造水运、铁路、公路多式联运,聚产业兴经济,为西部地区加快融入全球经济打开了新空间。

在火锅之都——重庆,招待游客的第一顿大餐,首推的必是火锅。这个中秋、国庆假期,如果您来重庆旅游,还能在火锅店里吃到巴西的鸡爪、新西兰的毛肚、越南的耗儿鱼等进口食材,真可谓“一锅煮天下”。

这些火锅食材其实都来自重庆江津区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9月中旬,重庆开通了第一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火锅食材进口班列,打开了一条海外优质火锅食材进入西南地区的高效、快捷冷链物流大通道。接下来,该班列计划每月2—3列常态化开行。

这个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就建在小南垭车站旁边。这个川黔线上的四等小站,短短5年间,变为了目前西部地区最大的水、铁、公多式联运铁路物流枢纽,每年的列车开行量由2019年的50多列增长到现在的1600多列,货品也由以前单一的纯碱,拓展到现在的食品、化工、汽车等50多种。

抢抓共建“一带一路”机遇,重庆积极打造水运、铁路、公路多式联运的西部物流枢纽。通道的贯通,也让距离小南垭站仅20公里的这个工业园区快速发展。园区一家装备制造企业在东南亚的业务每年都有15%左右的增长。

跻身开放“前沿”的重庆,产业聚集优势也不断凸显。2017年—2022年,重庆全市口岸和重点枢纽周边集聚重点企业超过8000家,每年实现工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也把目光聚焦到了这里。

这片占地520亩的中新多式联运示范基地,是中国、新加坡两国设立的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的重要内容。2015年,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正式落户重庆。8年来,不仅在金融、航空、物流、信息4大重点领域取得成效,还拓展了农业、文旅、环保等领域的合作,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如今,重庆的物流大通道不仅通江达海、贯穿欧亚,更联动发展,实现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有机衔接。

2023年1—8月,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10.9万标箱,同比增长15%。南向通道网络辐射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65个港口,基本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全覆盖。10年来,重庆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6.8%,当前占全市进出口比重提升至30%,双向直接投融资规模累计达135亿美元。

从“末梢”到“前沿” “一带一路”赋能开放型经济  近年来,重庆市推动通道、平台、物流、产业融合发展。依托汽车、电子制造等优势产业,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为重点,大力发展货物贸易,实现了“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位于沙坪坝区的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的创始地,已成为内陆对外开放的新地标。这个中秋、国庆假期,这里每天都有进出口车辆排队。一边是刚刚从欧洲运抵的进口汽车正在检测,一边是国产新能源汽车整装待发准备“出海”。节后,这里更是一派繁忙。  今年1—8月重庆关区出口汽车超23万辆  总台记者 邓丽娟:重庆海关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8月份,重庆出口汽车已超过23万辆,平均每天将近有900台汽车从重庆出口。

双向互动 进口整车“引进来”  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如今,越来越多的进口车通过中欧班列运抵重庆,供应中国内陆市场。以德国某一品牌为例,曾经所有的货都是走海运抵达天津港,现在该品牌在重庆建立了中国内陆唯一的交付中心,每年20%的货物会运抵重庆,辐射西南市场。  物流 产业 经贸良性互动

重庆的进出口汽车生意做得如此“红火”,得益于重庆建设通道和产业的互相促进。曾经的开放“末梢”已成为新时期的开放“前沿”,“Y”字形大通道作用越来越明显。

如今,这个热闹的枢纽口岸是重庆“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一个小小缩影。未来,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商品能够像汽车这样在重庆“来来往往、常进常出”。

  • 相关阅读
  • 大国来信丨鲁班工坊 匠心筑梦

    锦书云中来,尺牍传深情。2022年8月19日,习近平主席向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他指出,中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今天的《大国来信》讲述的就是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最...

    时间:10-11
  • “一带一路”十周年|无人机瞰“一带一路”

    今年恰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硕果累累,陆续建成的一系列标志性项目助力各国发展,为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从空中俯瞰,这些“国家地标”尽显恢弘大气,成为“中国...

    时间:10-11
  • 创意微视频|歌在丝路山海间

    一路,跨越山海一带,连接未来一首歌,让心相通在亚洲《美丽的梭罗河》见证一个伟大倡议的发起雅万高铁为印尼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两国的友谊,也如美丽的梭罗河穿越山峦,源远流长在欧洲《啊,朋友再见》唱不尽中...

    时间:10-11
  • 好评中国·大国工匠丨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大家好,我是中工网评论员田得梅,我为中国工人阶级发声,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奋斗。作为一名90后,一直都有很多人问我:这么年轻就成为了“大国工匠”,有没有什么秘诀呢?其实,秘诀谈不上,我认为我只是在自己最有拼...

    时间:10-11
  • 环境友好、尊重劳动、品质优良、全程可溯,120万亩新疆棉田生产可持续棉花17万吨

    央视网消息:10月10日,中国棉花协会发布最新消息,经过近三年的示范推广,“中国棉花可持续生产”发展项目取得重要成果,120万亩新疆棉田共生产可持续棉花17万吨,带动当地6万多棉农共同参与。“中国棉花可持续生产...

    时间:10-11
  • (人权行动看中国)拉萨八廓古城的改造与保护:细微之中见巧思

    位于西藏拉萨市核心区的八廓古城,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和平解放后,中国官方共投入17.87亿元人民币,在收集大量古城内各民族基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四次对八廓古城实施保护工程。截至目前,八廓古城内共有56座...

    时间:10-11
  • 西藏“邦典之乡”:传承千年非遗技艺 绘就高原多彩画卷

    邦典,一种色彩斑斓、线条优美的藏式围裙,它是藏族女性着藏装的重要装饰,具有悠久历史。西藏山南市贡嘎县杰德秀镇被誉为“邦典之乡”,这里绝大多数居民都会编制邦典。2006年,藏族邦典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

    时间:10-11
  • 新闻1+1丨“一带一路”,成果与未来!

    10月1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今年,是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十年的“一带一路”建设中,还有哪些成果和变化?未来,相关的合...

    时间:10-11
  • “一带一路”数据“说”|中国与共建国家贸易投资规模稳步扩大

    2013-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2400亿美元;中国在共建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累计分别达到...

    时间:10-11
  • 国际锐评丨走过十年 这个倡议何以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一带一路十周年:全球南方的机遇”——阿根廷《时代报》网站近日以此为题,介绍了10月将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目前,全球已有13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确认与会。为何这一论坛...

    时间:10-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