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2023-10-31 16:11:38

来源:中国网

何地 辽宁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指出,推动东北振兴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东北地区要牢牢把握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要使命,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

今年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周年,党领导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东北振兴也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从国际形势看,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加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持续实施科技封锁。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对中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有利于东北将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国内发展现状看,东北全面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仍处在爬坡过坎的困难时期,迫切需要发挥比较优势,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振兴新突破,为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提供支撑作用。

坚持把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作为全面振兴的重要使命。具体来说,东北地区要进一步筑牢维护国防安全的军工生产重要基地,维护粮食安全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维护生态安全的北方生态安全重要屏障,维护能源安全的重要能源基地和进口能源通道,以及维护产业安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基地。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东北全面振兴的首要任务,东北要进一步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坚持加大支持力度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

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要从以下几方面全面发力:

首先,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是要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加快推动东北地区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二是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整合和优化科教创新资源,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组织企业牵头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三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人工智能、增材制造、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布局,积极发展临港临空产业、冰雪经济产业等特色产业。四是要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层次推进东北地区国资国企改革,着力提升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创新央地合作模式,加强中央企业与东北地区开展全方位合作。

其次,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发展,人才是关键。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加快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基础学科投入力度,建设一批高水平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围绕国家战略需要、东北振兴需要,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打造国家级人才中心、科技中心和创新高地。另一方面,要完善人才政策,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要着眼国家战略需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方向,着力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优化人才引育环境,建立起有利于人才发展成长的软环境。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发现机制、吸引机制、评价机制和培育机制。打造更多创业创新平台,支持东北留住人才、引进人才。

最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加强东北地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为实现东北振兴新突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不断优化政治生态,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面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要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 相关阅读
  • 全部导航

      【光明时评】   作者:汤涵(媒体评论员)   日前,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大会的召开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上凝聚巾帼之力、汇集巾帼之智,更好发挥广大妇女“半边天”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妇...

    时间:11-01
  • 全部导航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作者:唐爱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

    时间:11-01
  • 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人民观点)

    传承和发扬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共建“一带一路”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

    时间:11-01
  • 肯尼亚牛油果的“进博之旅”(进博会故事)

    肯尼亚纳库鲁郡的一处牛油果种植园。  杜功明摄“垂直农业”加工厂工人正在运输牛油果。  陈永键摄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向西行驶近百公里,肯尼亚纳库鲁郡奈瓦沙湖畔的一个牛油果园里,2500多棵牛油果树连成一片,...

    时间:11-01
  • 进一步夯实经济回升基础(评论员观察)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国民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总体持续恢复向好。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论,分析多个领域和指标出现的积极变化,凝聚发展力量。——编者 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时间:11-01
  • 高质高效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

    时间:11-01
  • 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

    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中共审计署党组“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审计担负重要使命,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2023年5月23日,...

    时间:11-01
  • 稳中求进每月看|不断夯实经济回升的基础——10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题:不断夯实经济回升的基础——10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新华社记者投资项目加快落地、文体旅消费热度攀升、中小企业信心回升……随着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加快落地实施,10月份各地加快推进...

    时间:11-01
  • 新华时评|这个十月,中国连续释放高水平开放信号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题:这个十月,中国连续释放高水平开放信号新华社记者樊宇 许苏培这个十月,开放的中国牵动世界目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丰硕、广交会万商云集、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取...

    时间:11-01
  • 热评丨梦想接力 共助神舟远航

    “博士乘组着陆地球!欢迎回家!”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今天8时11分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在轨驻留154天的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飞行,继续保持神舟乘组不断“刷新”的节奏:景海鹏四次出征太空,成为目前...

    时间:11-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