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两岸“名”迹 | 《台湾通史》作者连横祖地行

2024-04-06 17:59: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漳州4月6日电 题:《台湾通史》作者连横祖地行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今年2月底,《台湾通史》(译注本)中文简体版新书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台湾通史》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连横所著的文言纪传体通史,首次完整记叙了台湾从隋代至1895年被日本窃据期间共1290年的历史,被国学大师章太炎赞为“民族精神之附,为必传之作”。

  连横,字雅堂,1878年出生于台南,是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的祖父。其一生著作甚丰,着有《台湾语典》《台湾诗乘》《台湾通史》等作品,有“台湾太史公”之誉。

图为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榜山镇长洲村马崎社的连氏宗祠。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摄

  近日,中新社记者走进连横祖籍地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榜山镇长洲村马崎社,探寻海峡两岸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和寻根省亲的交流故事,感受连横及其后人“生根台湾、心怀大陆”,坚持民族大义,守护中华文化的赤诚之心。

  “生根台湾,心怀大陆”

  马崎连氏宗祠内展示的“连战寻根省亲”文图资料显示,1914年连横在要求脱离日本国籍、恢复中国国籍的呈文中写道:“具呈人连雅堂,原籍福建龙溪乡马崎社……呈请许可复籍……”

  连横要求复籍的这份呈文及相关文件,至今保存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呈文中的“福建龙溪乡马崎社”,就是现在的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榜山镇长洲村马崎社。字里行间,可洞见这位台湾文化志士挚热的家国情怀。

图为连横《台湾通史》手稿残卷影印本。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摄

  在长达数十年的日据时期,连横看到殖民者为了泯灭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竭力弃毁台湾的历史文献,有意伪造虚假的历史愚弄当地民众。他秉持“国可灭而史不可灭”的古训,怀着“生根台湾,心怀大陆”的爱国情怀,历经10余年最终撰写了共88篇60万余言的《台湾通史》。

  诚如连战在致《台湾通史》(译注本)中文简体版新书发布会的贺信中所言,先祖连横先生所著《台湾通史》,体现两岸一脉相传的历史渊源,承载对家乡台湾的深厚感情,与维护中华民族精神的毕生心志。

不同版本的《台湾通史》展陈在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内,引人注目。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摄

  1920年11月至1921年4月,《台湾通史》分三册在台湾出版。此后百余年间,这部史学著作共有十几种版本在海峡两岸广为流传,为今天全面真实地了解历史、考究两岸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受邀参加《台湾通史》(译注本)中文简体版新书发布会的连氏宗亲代表连明富认为,《台湾通史》是一部闪烁着爱国主义光辉的史着,连横将对台湾的深厚情感融进书中,将发生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的真实历史与中华民族精神都写进书中。

  日据时期日本侵略者在台湾加紧推进“皇民化”运动,禁止台湾同胞使用中文和闽南话。连横忧心闽南话在台湾因此消失,用了三年时间,整理出四卷《台湾语典》,收录1176条词目。他在自序中写道,“台湾之语传自漳泉,而漳泉之语传自中国”,具体剖析了台湾语源,确信两岸“同根同源,不可分割”。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连横把独子连震东送回大陆工作,临行诫之曰:“欲求台湾之解放,须先建设祖国。余为保存台湾文献,故不得不忍居此地。汝今已毕业,且谙国文,应回祖国效命。”1933年,连横携家眷返回大陆,定居上海,直至1936年6月病逝。

  “爷爷呀,我回来了”

  连横一生8次回大陆,但在动荡年代,终其一生难以回到祖籍地。2006年4月,连战受马崎连氏宗亲邀请,携妻子、儿女首次回乡寻根祭祖。

福建省漳州市连氏宗亲联谊会会长连惠南在马崎连氏宗祠内向记者讲起连战回乡寻根省亲时的情景。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摄

  “他很动情地说‘爷爷呀,我回来了,我终于回来了’,我们在现场都非常感动。”回想起连战回乡寻根省亲时的真情告白,漳州市连氏宗亲联谊会会长连惠南感慨不已。

  “来到祖地马崎,让我很感动,这里有祖先奋斗与走过的足迹”“我的祖先连兴位公就是从这里搬迁到台湾府台湾县宁南坊马兵营”“这说明两岸根同宗,血同源”……在马崎连氏宗祠前,连战用闽南语自报家门、表明身世,乡音亲切,流露深情。

  宗祠内展示的文图资料,记述了两岸宗亲交往交流的血脉亲情。连惠南告诉记者,那次祭祖仪式后,连战为祖地宗祠题词“明心见性,垂教后嗣,积善福世,上继祖德”。

  宗祠门口,“马崎连氏宗祠思成堂”牌匾高悬,这是2013年连战亲笔题写的。至今,连战题赠的墨宝仍保存在宗祠内。

在马崎连氏宗祠,2013年连战亲笔题写的“马崎连氏宗祠思成堂”牌匾仍高悬。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摄

  据马崎连氏宗亲介绍,连战祖籍地在龙海区榜山镇长洲村马崎社有据可查。连横在手稿《台南连氏家乘》中提到的“福建漳州府龙溪县马松关马崎社二十七都”,即现在的榜山镇长洲村马崎社。2006年重修的《马崎连氏族谱》,首次把连战家族在台湾的“台南马兵营连氏世系图”收入。

  2016年4月8日,时值连战回乡祭祖十周年,海峡两岸300多名连氏宗亲相聚马崎,话桑梓、叙乡谊。此次,连战虽无暇回来,仍为家乡写下“弘扬宗谊”的题词,并托人带到漳州。

  “连战回乡祭祖后,漳州与台湾的连氏宗亲交往越来越密切。”连惠南说,每年都有漳州的连氏宗亲去台湾,台湾的连氏宗亲也经常来寻根问祖、旅游观光、交流联谊。

  连横文化连两岸

  在福建,连横文化研究院、连横书画院已相继成立,致力于连横生平、思想、著作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以及与台湾各界的互动,传承连横爱国精神,深化两岸民间文化交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理事长连明富向参观者介绍连横文化。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摄

  2023年5月,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举办以“两岸同根、闽台一家”为主题的闽台文化交流座谈会,连战次子连胜武率团出席。

  多年来,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连续举办纪念连横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台湾通史》出版100周年等系列活动,现已成为“福建省对台交流基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教学实践基地”和“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

  在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院长连心豪看来,两岸无论是历史,还是血肉,都是连在一起的。

台湾连震东先生文教基金会出版的《台湾通史》白话文版本。 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摄

  面对民进党不断推动“去中国化”“台独”教育,连横曾孙女连惠心说:“把《台湾通史》翻成白话文更便于大众阅读传播,很有必要也十分重要。我们要坚持做下去,力求把中国历史完整地交给下一代。”

  “拔剑狂歌试鹿泉,延平霸业委荒烟。挥戈再拓田横岛,击楫齐追祖逖船。眼看群雄张国力,心期吾党振民权。西乡月照风犹昨,天下兴亡任仔肩。”站在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展馆的连横半身铜像前,研究连横文化十多年的连明富手指铜像后背景墙上的诗句说,这首诗是连横在鼓浪屿岛上当年郑成功为屯兵而凿的“鹿泉”旁所作,充分展现他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连横一生崇拜郑成功,在厦门时流连于郑成功遗迹间,写下了《重过怡园晤林景商》《万石岩》《鹭江秋感》等不少诗篇。连明富说,诗中引经据典,传达出的强烈爱国情操,和郑成功的爱国主义精神一脉相承。(完)

  • 相关阅读
  • 西安发布3起违规校外培训行为处罚情况通报

      中新网4月7日电 据西安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西安市“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7日发布3起违规校外培训行为处罚情况通报。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区、高陵区严格落实《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密集开展多...

    时间:04-07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何文忠被查

      中新网4月7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何文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4-07
  • 江西铜鼓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骆开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中新网4月7日电 据“廉洁江西”微信公众号消息,铜鼓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骆开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宜春市纪委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骆开提,男,汉族,1970年3月出生,广东龙川人,省...

    时间:04-07
  • 疑似地震引发大火延烧近24小时 台湾东华大学宣布线上上课

      中新网4月7日电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花莲发生强震后,台湾东华大学一教学楼疑因实验室化学品掉落引发大火,火势持续近24小时才被完全扑灭,校方7日宣布全校10日至26日实行在线上课。台湾花莲发生地震后,...

    时间:04-07
  • 台农业部门:花莲地震已造成7604万新台币损失

      中新网4月7日电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台农业部门7日更新地震农业灾情报告,截至7日上午11时止,地震造成农业产物、民间设施及公共设施估计共损失7604万元(新台币,下同),其中以花莲县损失4206万,较为严重。图为台...

    时间:04-07
  •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将访华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谢尔盖·维克托罗维奇·拉夫罗夫将于4月8日至9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外交部网站)...

    时间:04-07
  • 新华鲜报丨1.19亿人次出游!清明节假期“不负春光”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题:1.19亿人次出游!清明节假期“不负春光”  新华社记者徐壮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

    时间:04-07
  • 人民网评:切实保障农资供应,迈好春耕第一步

      人民网评:切实保障农资供应,迈好春耕第一步  ——“抓好春耕春管”系列评论之一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祖国大江南北陆续进入春耕备耕时节,各地抢抓农时,切实保障农资供应,春耕备耕有序开展,夯实全年粮...

    时间:04-07
  • 【统战地标.北京】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这个火车站迎接了一位重要人物

      天安门广场东南角,一座灰白相间的欧式建筑伫立了120年,吸引往来游人目光。这是曾经的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也是如今的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统战新语”近期探访了这座位于...

    时间:04-07
  • 建设美丽中国!一批重大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程陆续展开

      近日,我国一批重大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程陆续展开。  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是今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一批中央财政支持的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先后开工,重点推进钢铁、水泥、焦化...

    时间:04-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