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上海与福建三明“双向奔赴” 共奏山海交响乐章

2024-05-09 19:32: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5月7日,上海市直有关单位和4个结对区再度奔赴福建三明,参加上海市与三明市对口合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在会后举行的沪(上海)明(三明)对口合作重点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上,15个总投资109亿元的项目顺利签约。

图为三明城区。林文斌摄

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上海与三明这两座渊源深厚的城市由此开启了对口合作的新篇章。

两年来,三明与上海双向奔赴、同向发力,产业项目、乡村振兴、民生事业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2023年11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咨公司将沪明对口合作工作经验作为首个对口合作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目前,三明在上海共开展招商活动、推介22场,累计签约项目71个、总投资340.33亿元,三钢闽光智能制造、博悦高技术壁垒药物生产等一批招商项目落地实施。

对口合作期间,三明市积极推进“上海企业+三明资源”“上海研发+三明制造”“上海市场+三明产品”“上海总部+三明基地”等模式,推动两地产业协同共建。

其中,依托三明石墨和石墨烯产业基础,与上海墨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签约总投资30亿元的“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前驱体”项目,赋能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同时,推动三明市企业与上海高校、科研院校共建创新联合体,沪明科技创新研究院、沪明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明转化医学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落地三明。三明已纳入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内科技合作领域项目指南合作地区。

三明市立足当地丰富的农特产品资源优势,累计500多款优质农特产品登入上海“百县百品”、西郊国际等35个线上线下销售平台。2023年,三明柑橘、笋制品、菌菇等重点产品在上海销售增幅超50%。沙县小吃已入驻上海市机关、企业、高校食堂,拓展小吃标准示范店500余家。

三明市聚焦高端装备、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领域,与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沪明临港产业园,并于2023年11月顺利揭牌。产业园重点构建“先行启动区”+“生产制造基地”+“多元化发展区域”的“1+1+X”区域合作架构,打造集研发、生产、智能制造、功能配套为一体的百亿产业园。目前,万鑫华包装制品建设、德胜寅光纤通讯设备等项目签约入驻产业园示范区一期。

今年2月,三明瑞金医院-三明全生命周期“六病共管中心”正式揭牌,于4月7日首诊开具健康管理方案,推动三明医疗达到瑞金医院同质化水平,逐步建立数字化“六病共管”的全国应用示范。在对口合作期间,三明市30家医疗卫生单位与上海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等21家单位签约,121名公立医疗机构“徒弟”与24位上海名医结对,仁济医院等3家医院在三明设立名医工作室,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教育是民生大计。三明83所学校与上海结对共建,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三明中学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开学。沪明两地对口合作学校开展互访交流795批次,参与人数6万多人次。

三明建立“七联”工作机制,推动沪明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对口合作拓展深化、全面铺开。中共一大纪念馆等上海6家红色纪念场馆与三明7个单位结对共建,成功举办“上海、三明两地红色文化传承主题展”原创红色精品陈列等活动,成为全国首个在一大会址举办主题展的地市。

在文旅方面,三明面向上海职工疗休养客群,分别推出闽学溯源之旅、环大金湖之旅、红色苏区之旅、竹海茶乡之旅等四条主题线路。2023年接待上海市场游客58万人次、同比增长305.7%,上海已成为三明市第一大省外游客市场。

两地对口合作,人才交流不可或缺。三明积极搭建联合创新项目平台,设立三元区驻沪“人才科创飞地”、明溪县生物医药产业中心(上海分站)等科研机构4家、人才驿站12家,以“揭榜挂帅”形式吸引上海专家精准对接三明含氟精细化学品技术等13个项目。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上海农科院等高校院所选派33名专家为三明市级科技特派员,助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三明负责同志表示,期待与上海共享机遇、共用资源,在红色文化、绿色经济、产业发展、改革创新等领域深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 相关阅读
  •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发言人就美国“对外军援一揽子法案”涉华消极条款发表谈话

      5月10日,针对美方将“对外军援一揽子法案”签署成法,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发言人许东发表谈话。全文如下:  日前,美方将“对外军援一揽子法案”签署成法。该法案有关涉华消极条款鼓噪向台提供军援,严重违反一...

    时间:05-10
  • 中国首台专门观测行星际闪烁射电望远镜通过工艺测试

      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5月10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设备之一,中国首台专门用于行星际闪烁观测的射电望远...

    时间:05-10
  • 今年高校这些新专业招生

      专业强化交叉融合 育人对标产业需求   今年高校这些新专业招生  教育部发布的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电子信息材料、软物质科学与工程、大功率半导体科学与工程、生物育种技术、生态修复学、...

    时间:05-10
  • 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舰擅闯西沙领海发表谈话

      中新网5月10日电 据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消息,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田军里空军大校表示,5月10日,美“哈尔西”号导弹驱逐舰未经中国政府批准,非法闯入中国西沙领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依法依规...

    时间:05-10
  • 国际领先!我国首个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正式建成

      5月10日,“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的重大设备之一——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IPS望远镜)顺利通过工艺测试,标志着该望远镜正式建成,至此子午工程二期项目已具...

    时间:05-10
  • 福建舰首次海试成功,三个细节耐人寻味

      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 2024年5月8日下午,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号完成为期8天的首次试航,顺利返回码头。该舰自首次试航以来,动态一直备受各方关注,其中一些细节耐人寻味。5月8日下午,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圆...

    时间:05-10
  • 司法部印发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三个配套行政规范性文件

      中新网5月10日电 据司法部微信公众号消息,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规定,细化和规范听取意见和听证程序,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调解工作,提高行政复议工作质效,更好保护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近...

    时间:05-10
  • 民政部: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机构和交费时应争取做到“四看”

      中新网5月10日电 民政部10日举行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在会上表示,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的指导意见》从收费角度进行规范管理,主要是在这个事情...

    时间:05-10
  • 我国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储备制度发挥煤炭保障兜底作用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我国用电量在增长的同时,煤电发电量出现了下降,新能源发电的占比进一步提高,我国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4.0...

    时间:05-10
  • 航天科技惠民生 澎湃发展新动能

      多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转化,服务群众美好生活——  航天科技惠民生 澎湃发展新动能(深阅读)  作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引领带动了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

    时间:05-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