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土特产”里的科技感

2024-05-19 09:55:32

来源:新华社

五月初夏,早熟的荔枝挂上枝头。而在广州,一批去年6月低温保存的“冻眠荔枝”已经上市,其色、香、味与鲜荔枝不相上下。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徐玉娟介绍,该所的荔枝保鲜加工研究团队,成功突破了荔枝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可以使保存10个月左右的荔枝维持鲜果的八九成风味,实现荔枝的“全年上市”。

“冻眠锁鲜技术是在10分钟内将新鲜荔枝迅速冷冻降温至零下18摄氏度,让荔枝形成细小、致密且分布均匀的冰晶,进入生理冻眠状态,以长期保持良好的口感。这项技术采用纯物理的保鲜手段,不添加任何化学防腐剂。”徐玉娟说。

图为“冻眠荔枝”的冷冻流水线。(受访对象供图)

荔枝中蕴含的科技不止于此。在茂名高州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实验室,荔枝育种团队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古荔树,培育更能抵抗恶劣环境、更耐储存运输的新荔枝品种。科研人员介绍,一些新品种已经进入嫁接实验阶段,明年将小范围推广种植。

据了解,过去两年间,借助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保存的700多份荔枝种质资源,已培养出2300棵杂交育种荔枝树苗。通过推广良种,目前茂名全市优质高产荔枝品种比例已达80%。

在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荔枝种植园,果农展示古树上采摘的荔枝。新华社记者 龚兵 摄

“荔枝能休眠”“种地不下田”……记者在广东田间地头观察到,随着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不断推进,农业正在变得更高效、更现代,一批“土特产”里有了科技感。

广州增城区是“丝苗米之乡”。走进增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排排水稻抽穗整齐,长势良好。无人机飞手卿洁正忙碌穿梭在田间,为稻田喷洒农药。

卿洁回忆,过去农民需要背着几十斤的水桶、喷雾器下田洒药,既辛苦,又浪费农药。如今专业机手拿着遥控器,一两天内就能完成千亩农田的飞防工作,洒药均匀又高效。

“以前两人只能管理二三十亩田地,下田还会踩得两脚泥。现在工作交给自动化机械,农民把剩下的精力投入销售环节,让丝苗米卖得更好。”卿洁说。

图为增城区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受访对象供图)

北大荒农服集团华南区域中心副总经理田海滨介绍,今年春耕时期,增城超过5000亩稻田综合运用了包括智能辅助驾驶、侧深施肥、宽窄行插秧等多种技术,加快水稻种植效率的同时,节约肥料10%到20%,“合算下来,仅在耕种环节,每亩成本就省了100多元。”

有着百年历史的丝苗米拥抱新科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场景逐渐成为过去。据农业农村部门统计,2024年广东全省春播农作面积达3031万亩,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70%。

位于湛江流沙湾的巨型智能养殖平台“海威2号”。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岭南大地上,科技为更多特色农产品注入新力量。在“金鲳鱼之都”湛江,智能化、现代化的海洋牧场养殖装备不断走向深海;在“青梅之乡”揭阳普宁,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数据显示,2023年广东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2%,位居全国前列。在广东“百千万工程”的牵引下,省内百家高校院所与涉农县(市、区)结对共建,选派114名高校驻县服务队队长、副队长,达成校地合作清单达800余项,助推一批农业县域的“土特产”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专职副主任陈德忠说,广东将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10个全产业链产值达百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带,抓住岭南果蔬、南药、大米、茶叶、花卉、畜禽、水产等特色标志产品,做好品种培育、质量管控和品牌建设,把优势特色产品做出品牌、做大规模、提升价值。(记者 熊嘉艺)

  • 相关阅读
  • 文化新观察丨穿越四个世纪的美好

      5月19日,我们迎来第14个“中国旅游日”。  在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提出旅游业的五项使命任务: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 ...

    时间:05-20
  • 真相至上不是流量至上

    随着今天警方公布调查结果,21岁男子“胖猫”在重庆长江大桥跳江身亡引发的舆论事件,终于真相大白。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一段平常的恋爱关系,经幕后“导演”操控,演化成了一场侵犯隐私的大型网络暴力。要揭...

    时间:05-19
  • 王毅同塔吉克斯坦外长穆赫里丁举行会谈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当地时间5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杜尚别同塔吉克斯坦外长穆赫里丁举行会谈。  王毅表示,中塔两国大小不同,国情各异,但始终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待,是山水相...

    时间:05-19
  • 12.9亿人次“打卡” “博物馆热”彰显文化自信

    博物馆,到底有多“热”?国家文物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备案博物馆达到6833家,举办陈列展览4万余个、教育活动38万余场,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全面超过2019年水平……可见,“到博物馆去”已然成为社会新...

    时间:05-19
  • 西藏少年活佛参学团浙江行:一次佛教文化的深入学习

      中新社杭州5月19日电 题:西藏少年活佛参学团浙江行:一次佛教文化的深入学习  作者 李林 吴君毅  “我从小就喜欢看济公活佛,那时候只觉得他很有趣,觉得他的思想能帮助别人。今天在法师的讲解下,理解了不...

    时间:05-19
  • 警方通报胖猫事件

    ...

    时间:05-19
  • 中国海军83舰编队对柬埔寨进行友好访问

      中新社西哈努克5月19日电 (张佳宁)执行远海实习访问任务的中国海军83舰编队19日抵达柬埔寨西哈努克,开始对柬进行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  当地时间上午10时,中国海军83舰编队靠上西哈努克港码头。中国驻柬埔寨大...

    时间:05-19
  • 入境游热度持续攀升 营销模式创新助推“中国礼物”走向世界

    央视网消息:随着中国与多国免签政策及各项便利化举措落地,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热度持续攀升。北京的不少商家创新营销模式,让外国游客放心选购定制化的“北京礼物”。写毛笔字、品中国茶、选购物美价优的中国商品,随...

    时间:05-19
  • 美国宝尔博物馆馆长:文化艺术如流动的水将世界相连

    中新社西安5月19日电 题:美国宝尔博物馆馆长:文化艺术如流动的水将世界相连作者 曾玥美国宝尔博物馆馆长肖恩·奥哈罗有一个中文名“黄山”。这是他的父亲、一位中国汉代历史的外国研究者,为其取的名字:“黄”取自...

    时间:05-19
  • 文旅新探丨新疆阿勒泰:走进治愈系远方

    在哈萨克语中,“我清楚地看见你”可理解为“我喜欢你”。随着网络剧《我的阿勒泰》热播,新疆阿勒泰被越来越多人看见,它蕴藏在山川大河中的松弛治愈感使人心向往之,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心灵的故乡”。春天草原怒放...

    时间:05-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