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第三届“川台现代水墨艺术——黄埔建校百年两岸文化交流展”开幕

2024-06-07 21:11: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6月7日电 (记者 岳依桐)第三届“川台现代水墨艺术——黄埔建校百年两岸文化交流展”7日在四川成都和台湾高雄两地连线同步举行开幕式。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本次展览旨在传承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促进川台两地交流交往,增进两岸民众心灵契合。

成都开幕式现场。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供图

  本次文化交流展共征集川台两地41位黄埔书画艺术家的80余幅作品,在高雄佛光山南台别院——佛光缘美术馆台南馆展出。展览将持续至8月4日。

  展览由黄埔军校同学会指导,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台北市中山黄埔文经交流协会、台湾港澳台美术协会、台中市青溪新文艺学会共同举办。

台湾开幕式现场。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供图

  四川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秘书长朱永欧在成都开幕式现场致辞表示,发扬黄埔精神、讲好黄埔故事,有利于凝聚两岸共识、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在黄埔军校建校百年之际,川台两地共同举办本次展览意义重大。盼两岸黄埔人要以黄埔情缘为纽带、以书画作品为桥梁,把两岸同胞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汇聚起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融通的磅礴力量。

  佛光缘美术馆台南馆前主任杨淳豪在台湾开幕式现场谈道,两岸和平与振兴佛教,是星云大师之前最关心的两件事,衷心期盼两岸多交流、多往来,累积互信与善意。(完)

  • 相关阅读
  • 俄罗斯外贸银行副总裁:人民币国际地位正在增强

    新华社圣彼得堡6月7日电(记者江宥林)俄罗斯外贸银行副总裁奥莉加·巴莎7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人民币作为国际支付和储备工具的地位正在增强。巴莎表示,当前国际支付领域的重要趋势之一是人民币国际化。...

    时间:06-08
  • 综述|中国经验值得借鉴——多国专家点赞中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综述|中国经验值得借鉴——多国专家点赞中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新华社记者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地球的蓝色“心脏”,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的星球。多国专家学者和官员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

    时间:06-08
  • 中国速度、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走出去” 中国高铁成为对外合作亮丽名片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塞尔维亚当地时间6月7日,中国研制的匈塞铁路高速动车组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泽蒙车辆段亮相。这是中国铁路技术装备与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对接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标志...

    时间:06-08
  • 中美青年以文化为桥增进相互了解

      中新社武汉6月8日电 (记者 马芙蓉)在中国青年帮助下,美国东北州立大学学生玛基娅·莱恩·普伊耶-迪尔因沃特剪出一张寓意吉祥富贵的中国传统纹样方胜纹,写下名字并装裱入框,“这是我第一次与中国学生一起剪纸,...

    时间:06-08
  • 《有问必答》新书首发式在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6月8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前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所著新书《有问必答》日前在北京图书大厦新书首发平台举行首发式。《有问必答》首发式举行。出版方供图  《有问必答》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人民出版社出...

    时间:06-08
  • 保护文物,传承文明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片

    从点点星火到满天星斗 文明是一条蜿蜒的巨流河刻划的痕迹精美的器物是时光的信使是星河的航标连接过去和未来中华文明 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百万年南稻北粟万余年兴都倡礼五千年社会分工 阶级演进交流凝聚 多元一体自然与...

    时间:06-08
  • 水云龙、铜梁火龙、楚雄彝绣……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交织 非遗焕发新活力

    央视网消息:今天(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10日)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近年来,不少地方都刮起了“国潮”风,许多非遗项目成了文旅“香饽饽”。但热闹背后,这些非遗却...

    时间:06-08
  • 新华全媒+|逐梦深蓝——天津市推进海洋装备制造高端化

    晴天碧海,阵风带着海洋的咸鲜气息。近日,由天津企业自主设计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葵一号”,经过超1300海里的远航,顺利抵达作业海域,并与提前布设在深海的锚腿进行连接。“海葵一号”是由海油工程...

    时间:06-08
  • 杂交水稻,中国带给世界的礼物(观象台)

      “在位于冈比亚中河区萨普地区的稻田里,中冈农业技术合作项目开始收割杂交水稻。”近日,冈比亚《论点》周刊网站报道了中国杂交水稻在当地“落地生根”的情况:“杂交水稻产量是当地常规水稻产量的1.6倍至2倍”...

    时间:06-08
  • 中韩民间交流期盼“双向奔赴”

      新华网首尔6月7日电(记者张展鹏 姜伟超)“我去过十次中国,希望有机会再去。”韩国釜山国家地质公园内,一位工作人员看到来自中国的媒体记者后,主动上前打招呼。为期五天的参访过程中,类似这样“多走动”“加深...

    时间:06-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