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聚焦防汛抗洪|预报更精准,抢险更及时——科技“利器”提升一线防汛救灾硬实力

2024-07-05 09:09:11

来源:新华社

连日来,我国南方多地遭遇洪涝灾害。在防汛抗洪一线,不仅有大量救援人员奋战的身影,也有许多“硬核”科技装备在发挥作用。在这些防汛“利器”的加持下,预报预测、巡险查险、抢险救灾的质效均大大提升,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更好保障。

“黑科技”高效精准预测?助力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实现精准高效的气象、水文预测,及早进行预警,是筑牢防汛减灾第一道防线的关键。

地处湘西山区的浦市水文站,是一个河道跨度476米的大河站。如此大跨度的河段,以往只能采用测流缆道悬挂转子流速仪测量洪水流量,至少需要3个人操作,1个多小时才能完成一次流量测验。洪水汹涌时,测流设备还容易受到河面漂浮物冲击,操作难度非常大。

“今年汛期,我们采用无人机搭载雷达波流速仪进行流量测验,1个人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完成。”浦市水文站工作人员向恒对记者说,通过全自动航行模式,无人机悬停在水面上方10米即可实现“一键稳定测流”,精度高、效率高。

??图为湖南省水文中心水情会商中心。(湖南省水文中心供图)

“今年我们进一步优化各类预报模型参数,应用水利测雨雷达、‘水文智慧大脑’,有效提高了预报精度。”湖南省水文中心水情与信息化部部长江冬青说,在本轮洪水发生初期,水文部门提前18小时精准预报资江邵阳站洪峰水位,与实际水位仅相差7厘米,为在建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提供重要支撑。

??湖南岳阳水文中心工作人员在开展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应急测流。(湖南省水文中心供图)

在安徽省无为市,气象部门利用相控阵雷达等新技术,让气象预测更加高效。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应用新一代天气雷达,仅需6分钟就能为预报员提供更为精细化的雷达产品数据,提高了天气过程监测预警准确度、灵敏度。无为市气象局还建立气象灾害电话叫应平台,确保预警信息及时传达到所有责任人,明显加快了防灾速度。

给大堤做“CT”?巡险查险更加“耳聪目明”

最近,江西多地连续暴雨,江河湖泊水位上涨,堤坝承压明显。6月30日,在广昌县甘竹镇的堤坝上,一场针对堤坝的“CT”检测正在进行中。

工作现场,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的技术团队利用探地雷达、双分布式三维电阻率成像系统,通过电缆将钉入堤坡土体内的钢钎(电极)连接起来。

“这些是金属电极,我们根据需要布设好电极后,就能给堤坝做‘CT’了。”团队负责人王烁介绍,通过电阻率曲线成像,可以“透视”坝体结构,快速判断堤坝是否存在空洞、裂缝、土层松散、管涌、渗流等安全隐患。此前,巡查人员主要靠经验判断堤坝是否稳固,如今科技手段让这项工作更为高效可靠。

7月1日,地处洞庭湖畔的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高洪压境。

在资阳区沙头镇资江甘溪港航标站段,技术人员沿着堤岸在水下布设光纤堤坝险情探测仪。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宋翱告诉记者,当堤坝发生管涌时,入水点会在水下形成声波信号,一旦感知到声波信号,通过回传的光信号和岸上的设备解调,加上已有的算法,可探测管涌入水口位置等情况。

资阳区应急管理局政工室主任孙扬说,从传统巡堤到科技巡堤,查险精度得到提升,巡险查险变得更加“耳聪目明”。

机器取代人工?抢险“神器”大显身手

近日,湖南省平江县遭遇特大洪水袭击,城区大面积被淹,多处山体滑坡,道路和桥梁中断。

7月3日,在平江县安定镇大桥村10千伏思秋线杨树桥支线抢修现场,国网岳阳供电公司的抢修突击队队员彭讲书操作无人机牵引绳,开展跨河放线工作。“过去需要人工涉河作业,至少要1小时才能完成放线作业,现在通过无人机,5分钟就能搞定。”

??图为7月3日拍摄的平江县安定镇大桥村10千伏思秋线杨树桥支线抢修现场。(国网岳阳供电公司供图)

记者了解到,在平江抗洪抢险中,国网岳阳供电公司紧急调配无人机25台,首次在岳阳地区将无人机放线运用到低压抢修中,完成了10千伏思秋线、长邵线、宝时线的无人机跨河放线作业,原来需要3天才能完成的抢修任务,仅用12小时就做到线路全面架通。

7月3日凌晨1点,中国安能的救援力量抵达受灾严重的平江后,迅速在城区多个受淹区域展开排涝抢险任务。扬程高、排水量大、智能化……一款新型的“龙吸水”排涝车很快布置到位。这台排涝设备体积不大、能量却很大,每小时最大可排3000立方米积水,而传统排涝机器1小时只能抽50多立方米。

??7月3日,在平江县金财花园小区,中国安能的救援队员在地下车库进行排涝工作。新华社记者陈思汗 摄

“它还有一个显著优点,能够深入狭窄区域抽排积水。”中国安能长沙救援基地的工作人员易材杰告诉记者,此次平江大量地下车库受淹严重,这款排涝车着实派上了大用场。

“龙吸水”、动力舟桥、无人艇……在各地的抗洪抢险中,众多科技“利器”被运用到一线,让我们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有了更足的底气。

  • 相关阅读
  • 台湾青年体验徽文化:情牵徽韵 雨润心田

      中新网合肥7月5日电 (记者 张俊)2024年皖台青年交流活动启动仪式暨台湾大学生徽文化夏令营5日举行开营式。活动期间,来自台湾的70余名青年师生体验徽文化,感受徽风皖韵。  台湾东海大学景观系郭又菱,首次跨越...

    时间:07-05
  • 第二十一届京台青年科学家论坛-京台青年科技创新分论坛在京举办

      中新网北京7月5日电 (李百加)第二十一届京台青年科学家论坛-京台青年科技创新分论坛4日在北京举办。分论坛聚焦京台“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创新创业+智慧文旅”,为京台两地青年科学家和企业家代表提供了资源共享平...

    时间:07-05
  • 全国台联第二十一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广东分营在穗开营

      中新网广州7月5日电 (记者 郭军)全国台联第二十一届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广东分营5日在广州开营。来自台湾大学、逢甲大学、台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25名台湾青年学生参加活动。  广东海外联谊会二级巡视员吴晓生出席...

    时间:07-05
  • 国合署:去年以来中国连续向亚非拉30余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5日在北京表示,去年以来,中国连续向亚非拉30余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惠及上千万受灾民众。  当天,国合署在北京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介绍...

    时间:07-05
  • 神舟十七号乘组太空归来后亮相 分享“最长太空出差”体验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马帅莎 占康)7月5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从太空返回两个月后,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现场分享太空驻留的趣事和体会。7月5日,神舟十七号航...

    时间:07-05
  • 福建漳州南靖招商推介会举行 6个台资项目签约

      中新网漳州7月5日电 (杨新栋)“南靖跟台湾不仅文化相同且语言相通,是一个非常宜居、宜住、宜投资的一个好地方,可以打造一个台湾精致农业+旅游的项目。”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福建江西工作区区长杨荣辉如是说...

    时间:07-05
  • 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第二届高级别会议将在北京举行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赵峰涛5日介绍,全球共享发展行动论坛第二届高级别会议将于7月在北京举行,目前已有5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高级别代表报名来华参会。  国合署当天在...

    时间:07-05
  • 民进党抹黑大陆海警合法行动 国台办回应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近日,大陆海警在泉州近海依法登检查扣一艘涉嫌非法捕捞的台湾渔船,民进党有民意代表对大陆此举恶意抹黑,称“近日大陆在东海和南海都挑起紧张、有系统进行升温对抗”。对此,国务院台办发言...

    时间:07-05
  • 东西问|马斌:务实合作铸就中国与中亚睦邻友好之基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题:务实合作铸就中国与中亚睦邻友好之基  作者 马斌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中亚地区在历史上同中国交往密切,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30多年来,双方关系更是提...

    时间:07-05
  • 东西问|武力:海外中餐应否坚守“地道”“正宗”口味?

      中新社温哥华7月4日电 题:海外中餐应否坚守“地道”“正宗”口味?  ——专访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专职副会长武力  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今年5月下旬在加拿大温...

    时间:07-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