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讲好当代丝路发展故事 全国百余名记者聚焦第八届丝博会

2024-09-21 09:24:12

来源:西部网

“这次来陕西,我觉得很温馨,会务组把以往展会的资料准备得很齐全,还有展会的引导也很周到,我是第一次来丝博会,采访过程很流畅。”9月20日,“2024相约丝博会 全国主流媒体看陕西”主题采访活动首站走进第八届丝博会展馆,全国百余名媒体记者显出绝活,采访参会企业和重点活动,讲好丝路故事。

“2024相约丝博会 全国主流媒体看陕西”主题采访活动首站走进第八届丝博会展馆

历经八载春秋的更迭,每一届丝博会都为陕西铺设了通往国际化的桥梁,引入了丰富的信息资讯、资金注入、合作项目以及前所未有的国际视野。丝博会不仅是陕西向世界展示自身魅力与实力的窗口,更是推动陕西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与纽带。

“2024相约丝博会 全国主流媒体看陕西”主题采访活动首站走进第八届丝博会展馆

走进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可以看到展馆展共设置有国际交流展、省际合作展、交通物流展、先进制造业展、现代能源展5个展区,总展示面积7.2万平方米。除展馆展外,还设置线上丝博会平台,包括信息发布、会议会展、展商服务等功能区,为参展企业和观众提供便捷访问入口和一站式服务聚合平台。

丝博会丰富的内容引发了全国各家媒体的关注,记者们走进丝博会,探秘妙趣横生的诸多主题展位,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展商面对面,记录下当代的“丝路故事”。

大众日报经济新闻采编中心记者毛鑫鑫

“我看到整个活动采访行程设置了丰富的内容,我想采访了解一些陕西科技创新、文旅融合项目。”大众日报经济新闻采编中心记者毛鑫鑫告诉记者,山东和陕西同受黄河的滋养,有着深厚的黄河情,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有了更深的合作。“这次借助丝博会平台,山东和陕西共同举办招商推介会,我们会进行全方位报道,让更多人了解两省合作,希望能和媒体同行一起讲好高质量发展故事。”

现代快报记者徐梦云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陕西,我非常期待此次的丝博会之旅。”现代快报记者徐梦云说,自1996年开始,苏陕之间就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情谊,希望江苏带过来的非遗文化成果、新兴的科技能够促进两地更好交流,未来有更好发展。“也希望通过此次丝博会的行程,让我对陕西有更深的了解,我们这一次的报道侧重点也会在苏陕协作等方面,希望通过报道展现苏陕一家亲多年来的合作成果,同时能够促进两地更多的交流。”

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郭欢

浙江广电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郭欢说,刚进丝博会展馆时,她第一反应是很热闹:人多展商多,这背后展现的是合作机会多。“今天我采访的浙江展商说他们已经是第五次参展,他们认为丝博会平台提供了更多展示、交流、合作挣钱的机会。我觉得这很符合深化互联互通,拓展经贸合作的大主题。”

丝博会是平台,也是纽带。依托丝博会,扩大“朋友圈”,陕西吸引了一大批优质项目扎根三秦。未来几天,采访团也将走进历届丝博会落地项目,看陕西如何携手合作伙伴在扩大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加强合作中破解难题,努力实现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共赢。(记者 马晴茹 宋洋)

  • 相关阅读
  • 搭建沟通服务平台 北京文化论坛举办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

    昨天( 21日),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在京举办。此次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以“文化创新投资未来”为主题,旨在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

    时间:09-22
  • 青春华章|情牵两岸,台湾青年大陆漫行记

    两岸同根同源,情深似海。一群台湾青年跨越海峡追梦大陆。他们学新知、耕事业、勇创业,融入这片热土,共寻文化之根。每位青年以青春为笔,书写梦想篇章,他们的故事,如歌激昂,奏响两岸融合的青春华章↓↓↓...

    时间:09-22
  • 灰枣 蟠枣 赛蜜酥 新疆红枣品种知多少

    今天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新疆的红枣也即将迎来大丰收。新疆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独特的生长环境造就了新疆红枣皮薄肉厚,香甜醇厚的特质。为了让新疆红枣保持优势,挖掘更大潜质,新疆的农科专家...

    时间:09-22
  • 木垒发现雪豹出没

    近日,有人在木垒县博斯坦乡,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雪豹。画面中只见一雪豹在山顶静静望向远方,模样看起来十分霸气。(2021年公布的画面)其实这并不是木垒县第一次发现雪豹。2021年深秋,新疆天山东部国有...

    时间:09-22
  • 阿勒泰如何激活马产业“链式效应”

    9月中旬,位于阿勒泰市郊的新疆阿尔泰马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牧场马术基地举办了一场友谊赛,一座标准化赛马场聚集了30多匹“宝马”,赛马者时而挥舞马鞭,时而发出指令,马儿你追我赶,奋力奔跑……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在...

    时间:09-22
  • “数”看75载现代农业谱新篇

    央视网消息: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安全保障有力。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产量仅2000多亿斤,2015年粮食产量突破13000亿斤,此后连续9年稳定在13000亿...

    时间:09-22
  • 新华社经济随笔:在绘蓝图的接力中见证发展定力

    新华社武汉9月21日电 题:在绘蓝图的接力中见证发展定力新华社记者惠小勇、梁建强什么是发展定力?对不同的地域、城市而言,或许有着不同的注解。记者近期在武陵山区的一座小城走访时,找到了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个生动...

    时间:09-22
  • 文化中国行丨博物馆牵手“新技术”!沉浸式感受“活”起来的传统文化

    2022年7月,中国国家版本馆正式开馆,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4个场馆分布祖国的东西南北,共同保藏、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

    时间:09-22
  • 夏粮大捷,秋粮可期:中国粮食生产步入丰收快车道

    央视网消息:9月22日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当前,秋粮即将进入收获高峰期,这也意味着中国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我国粮食生产按季节分为夏粮、早稻和秋粮。作为全年...

    时间:09-22
  • 青春华章 | 点燃青年共鸣 唱响文化新声

    随着悠扬深沉的鼓声响起,六辆满载津门风情的小推车登台于舞台两侧,非遗传承人们熟练展示着传统技艺,青年演员胡先煦用一口纯正且富有感染力的天津方言,唱响了《津门谣》。9月21日晚,2024“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

    时间:09-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