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哈密追风者

2024-09-21 08:51:5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穿行于新疆哈密,广袤无垠的戈壁沙漠上,连成一片的白色“风电巨人”不时映入眼帘。高达百米的巨大塔筒上,风机叶片随风转动,展现着别样的风景。

可以清风徐来,也可以狂风肆虐。风,一直是自然界中难以驾驭的一种资源。如今,风被转化为绿色能源。哈密风电装机容量占全疆的42.74%,被确定为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

新疆是全国风光资源最好的地区之一,缘何哈密风机又能在全疆更胜一筹?

这源于哈密拥有占全疆66.3%的风区面积。哈密市拥有三塘湖—淖毛湖、十三间房、东南部三大风区,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3.03亿千瓦。风的“落户”让这里有了更多的资源优势,也因此吸引了众多追风者在这里安营扎寨。

8级以上大风一年达200多天,极大风速能达到50.28米每秒。在新疆有名的“百里风区”中心——十三间房区域,坐落着全疆单体规模最大的风储一体化项目——中船风电哈密百万千瓦风储一体化电场。今年6月,该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作为一名资深追风者,中船风电哈密百万千瓦风储一体化电场值长董宇见证了哈密的风如何转化为“风能”。“几年间辗转于哈密几大风区,眼看着风机功率越来越大,风电场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董宇说。

“目前,我们有20人的运维团队负责150台风机和储能电站。”董宇说,风电场采用了无人机巡检模式,极大节约了人工成本、提升了运维效率,单瓦运维成本仅1分钱,实现了智慧降本成效。

一批批追风者们驾驭着风,在广袤的戈壁沙漠建起了一个个风电场站,如今哈密市的风电场达到了120多个。

追风的,还有风电装备制造者们。

“自2015年落户哈密以来,我们自主研发的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哈密中车新能源电机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覃化彦说,“从生产功率只有3兆瓦至5兆瓦的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起步,到现在生产功率达10兆瓦的双馈风力发电机,今年8月,我们生产的疆内首个10兆瓦双馈风力发电机传动链下线,今年年底将完成170台的订单任务。”

哈密市依托风能开发,引进了29家装备制造企业,建成了全疆最大、产业链最全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本地化生产率达70%以上。

如此多的风能,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消纳利用?这得益于一座座银色铁塔串联起来的“疆电外送”通道。

作为“疆电外送”首个特高压工程,天中直流有12条电力线路从四面八方汇聚,把新疆风、光、火等电力,通过天山换流站,经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最远输送至河南。

从2014年天中直流投运开始,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天山换流站站长寻传宝就驻守于此。“天中直流是新疆外送绿电占比最高的输电线路,占比超过40%。”寻传宝说,“为了更好输送绿电,智能巡视检查设备、自动化巡检系统、无人机配置……换流站的智能化水平也不断提升。”

以风为友,哈密的追风者们正使风变成充满无限可能的绿色能源,惠及千家万户。(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耿丹丹)

  • 相关阅读
  • 搭建沟通服务平台 北京文化论坛举办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

    昨天( 21日),北京文化论坛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在京举办。此次文化产业投资人大会以“文化创新投资未来”为主题,旨在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

    时间:09-22
  • 青春华章|情牵两岸,台湾青年大陆漫行记

    两岸同根同源,情深似海。一群台湾青年跨越海峡追梦大陆。他们学新知、耕事业、勇创业,融入这片热土,共寻文化之根。每位青年以青春为笔,书写梦想篇章,他们的故事,如歌激昂,奏响两岸融合的青春华章↓↓↓...

    时间:09-22
  • 灰枣 蟠枣 赛蜜酥 新疆红枣品种知多少

    今天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新疆的红枣也即将迎来大丰收。新疆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独特的生长环境造就了新疆红枣皮薄肉厚,香甜醇厚的特质。为了让新疆红枣保持优势,挖掘更大潜质,新疆的农科专家...

    时间:09-22
  • 木垒发现雪豹出没

    近日,有人在木垒县博斯坦乡,拍摄到了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雪豹。画面中只见一雪豹在山顶静静望向远方,模样看起来十分霸气。(2021年公布的画面)其实这并不是木垒县第一次发现雪豹。2021年深秋,新疆天山东部国有...

    时间:09-22
  • 阿勒泰如何激活马产业“链式效应”

    9月中旬,位于阿勒泰市郊的新疆阿尔泰马业发展有限公司一牧场马术基地举办了一场友谊赛,一座标准化赛马场聚集了30多匹“宝马”,赛马者时而挥舞马鞭,时而发出指令,马儿你追我赶,奋力奔跑……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在...

    时间:09-22
  • “数”看75载现代农业谱新篇

    央视网消息: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农业经济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安全保障有力。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产量仅2000多亿斤,2015年粮食产量突破13000亿斤,此后连续9年稳定在13000亿...

    时间:09-22
  • 新华社经济随笔:在绘蓝图的接力中见证发展定力

    新华社武汉9月21日电 题:在绘蓝图的接力中见证发展定力新华社记者惠小勇、梁建强什么是发展定力?对不同的地域、城市而言,或许有着不同的注解。记者近期在武陵山区的一座小城走访时,找到了关于这个话题的一个生动...

    时间:09-22
  • 文化中国行丨博物馆牵手“新技术”!沉浸式感受“活”起来的传统文化

    2022年7月,中国国家版本馆正式开馆,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4个场馆分布祖国的东西南北,共同保藏、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

    时间:09-22
  • 夏粮大捷,秋粮可期:中国粮食生产步入丰收快车道

    央视网消息:9月22日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以来,中国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当前,秋粮即将进入收获高峰期,这也意味着中国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我国粮食生产按季节分为夏粮、早稻和秋粮。作为全年...

    时间:09-22
  • 青春华章 | 点燃青年共鸣 唱响文化新声

    随着悠扬深沉的鼓声响起,六辆满载津门风情的小推车登台于舞台两侧,非遗传承人们熟练展示着传统技艺,青年演员胡先煦用一口纯正且富有感染力的天津方言,唱响了《津门谣》。9月21日晚,2024“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

    时间:09-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