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新貌)天鹅归去来 “绿映”黄河岸

2024-10-02 09:47: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郑州10月2日电 题:天鹅归去来 “绿映”黄河岸

  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再过不到20天,来自蒙古国和西伯利亚的天鹅就要飞抵地处黄河中游的三门峡栖息越冬了。为迎接这些“老朋友”,多年跟拍天鹅的张明云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三门峡是黄河入豫的首座城市。每年10月下旬至次年3月,都会有大批天鹅迁徙至这座“天鹅之城”,在黄河岸畔40余万亩浅滩湿地过冬,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构成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亮丽风景。

  今年64岁的张明云是一位跟拍天鹅的摄影师,也是三门峡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多年来,从拍鸟到护鸟,他见证了当地黄河生态保护与天鹅的双向奔赴。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前往三门峡黄河湿地越冬的天鹅数量不断增加,2023年达到2万只。“三门峡人跟天鹅有着特殊的情感,它们就像自家外出闯荡的孩子。”张明云称,天鹅越冬期间,他们这些“守护者”,几乎每天都会在湿地周边巡护、观测、拍照,并根据新情况提出保护建议。

2023年12月21日,大批天鹅在河南三门峡越冬。(无人机照片)张明云 摄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列为重大国家战略,以及相关规划纲要的公布,黄河流经九省区的生态发展迎来重大机遇。黄河在河南境内河道总长711公里,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近年来,该省统筹推进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廊道建设等,发力改善黄河流经区域生态。

  小秦岭是黄河中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也是中国第二大黄金产地。2016年,河南“打响”小秦岭矿山整治、生态修复攻坚战,经过多年复绿休养生息,如今的小秦岭草木葱茏、生机盎然,域内5条黄河一级支流全部实现“清水入黄”。值得一提的是,小秦岭治理经验还入选联合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多年来,河南多管齐下,以法治保障,让黄河面貌持续改善。如今,黄河河南段沿黄生态廊道节假日游人如织,30万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到新家,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沿黄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

  截至目前,河南建成沿黄生态廊道逾1200公里,沿黄生态廊道新造林11.8万亩,干流右岸实现绿化贯通,绿色廊道、生态廊道、安全廊道、人文廊道、幸福廊道成效初现。数据显示,2023年,河南黄河流域城市优良天数233天,较2019年增加49天。2020年以来,黄河河南段干流稳定保持Ⅱ类水质,因水质改善显著,该省先后获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人民币。

  金秋时节,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游人众多,人们在临河广场眺望黄河,看长桥飞架两岸。在开封黄河生态廊道,市民跑步、骑行、露营,惬意十足。“秋天的黄河真美,水天辽阔,岸边绿化错落有致,让人心情舒畅。”游客刘芳不禁感慨道。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用翅膀投票。”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这样说。

  数以万计的天鹅选择三门峡并非孤例。在孟津黄河湿地,世界极危物种黄胸鹀数量超过300只,今年还首次观测到了彩鹮和灰胸秧鸡;在民权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从候鸟变留鸟,数量从2007年的4只增至2023年的309只;在济源太行山区,当地华北豹种群数量在9只至13只之间。

  “黄河湿地水质变好,河岸植被恢复,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了更好的生存条件。”民权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副主任李忠信说,越来越多的鸟儿选择在这里栖息和繁衍,它们用翅膀“投票”,表达对这片土地生态环境改善的认可。(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新貌)安徽小岗村:改革“惊雷”的时代回响

      中新社合肥10月3日电 题:安徽小岗村:改革“惊雷”的时代回响  中新社记者 赵强  “十一”假期,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热闹非凡。大包干情景剧《1978:十八个红手印》正在上演,再现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

    时间:10-03
  • 日通行量达15.5万车次 国庆首日深中通道车流量创新高

    记者从广东交通集团了解到,今年国庆假期是深中通道开通后迎来的首个长假,深中通道10月1日车流量达到了通车以来的新高,日通行量达15.5万车次,环比增长56.27%。据介绍,假日期间群众出行热情高涨,跨珠江口的主要通...

    时间:10-03
  • 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假日“不停歇” 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数量日均超22列

    央视网消息:国庆假期,新疆霍尔果斯铁路口岸“不停歇”,优化流程,科学调度,保障常态化开行数量日均超22列。10月1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国际集装箱场依旧忙碌,起重机在进行中欧班列的装卸作业。当天上午,一列满载...

    时间:10-03
  • 为什么要在高原上建风电?记者探访世界海拔最高风电站

    这个假期,总台新闻频道派出记者,去打卡一些特殊的景点,都是一些正在建设,或者是刚刚投入运行的国家重大工程,它们分布在祖国的东西南北,所在地都是普通人很少能去的地方。世界海拔最高风电站机组全部完成吊装在...

    时间:10-03
  • 昌吉州百亩棉花示范、千亩棉花示范亩产再创新高

    视频来源:昌吉零距离视频号,作者:张童桐 陈徽 刘昊清9月30号上午,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在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老龙河基地,对种植的“中棉113”品种棉花进行现场测产,百...

    时间:10-03
  • 人民军队与祖国同奋进共成长|《跨越之陆》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陆军融媒体中心制作推出网宣产品《跨越之陆》“75年前,我部前身组建12支步兵方队,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当年手拿‘万国造’的纯步兵,现在已经是脱胎换...

    时间:10-03
  • 假期带娃出行 这些健康提示请收好

    正值国庆假期,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出游。出行过程中,家长要提高警惕,照看好孩子,并帮助孩子增强健康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家长与孩子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方面?为此,人民网采访了河南省儿童医院疾病预防控制...

    时间:10-03
  • 大数据看出游者热门选择 “沉浸式”体验县城“烟火气”成新风尚

    央视网消息:假期出游,有人奔赴向往已久的美景,有人则选择躲避人潮的旅行。秋风起,菊暗香,策划一场诗和远方,背上随意打点的行装。不一定山高路远,但一定不要拥挤的打卡点,晚看明月挂柳湾,日有山色镜中观。古...

    时间:10-03
  • 新华全媒+|连通“三北”的高铁迈出关键一步

    随着10月1日宁夏境内的惠农至银川段开通运营,标志着连通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的包银高铁建设迈出关键一步。包银高铁是连接内蒙古包头市和宁夏银川市的一条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517公里,包头至惠农段全长约420公里,...

    时间:10-03
  • 漫说|从贵州画卷看奋进中国

    75载筚路蓝缕,75载砥砺前行。曾经的贵州,是交通不便、生态脆弱、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如今的贵州,四通八达、绿水青山、安居乐业成了新象征,万桥飞架、“中国天眼”“村超”“村BA”等成为闪亮名片……贵州的奋斗足...

    时间:10-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