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新貌)219次550多颗 “上海造”长征火箭36年持续升级

2024-10-04 11:10: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10月4日电 题:219次550多颗 “上海造”长征火箭36年持续升级

  中新社记者 郑莹莹

  “我们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简称:长征火箭)已实现219次飞行,运送的卫星超过550颗,这些卫星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风云卫星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简称:八院)设计师张众日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

  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从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首飞开始算,“上海造”长征火箭已走过36年。

2024年9月27日18时3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供图)

  变化:不仅是速度

  1988年9月7日,八院首次抓总研制的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

  这是“上海造”长征火箭的起步。长征四号甲火箭从开始研制到执行首飞任务,前后经历了10年。

  2018年10月25日,八院抓总研制的“第100发”——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从“第1发”到“第100发”,八院用了30年。

  2023年10月24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这是八院抓总研制的“第200发”。完成第二个“100发”,八院仅花5年。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研制历程,研制团队站成数字100的队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供图)

  张众说,以前是几年打一发,现在是一年打30多发,但变化的不单是发射次数的增长,还体现在技术水平的持续创新上。这些年,从常温运载火箭到新一代低温无毒无污染的高性能运载火箭,从“光杆”构型的单芯级火箭到固液捆绑的混合动力火箭,“上海造”长征火箭不断升级。

  可重复:获取未来航天的号码牌

  今年6月23日,八院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率先完成中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

  张众说,火箭的重复使用是大趋势,如果不变,未来就有可能被淘汰。

  接下来,八院还将提升航天运输系统的综合性能,拓展便利进出空间的能力,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4米级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首飞,助力中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

  迎新:商业航天的快速崛起

  张众说,这些年,国内外商业航天都在快速崛起,过去依靠重大任务驱动的传统模式面临转型。

  “从本质上说,火箭要褪去神秘的面纱,在太空经济里承担物流运输的角色。”他总结说。

  2024年,八院抓总研制的中国首型3.8米直径单芯级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计划在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完成首飞任务。

  张众说,这是八院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和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的基础上,新研的一款面向商业市场的低温火箭,“由于商业航天的发展需要考虑火箭运载能力、运输成本效益等多方面,因此在火箭直径上,我们希望配置尽可能多的发动机以提供更大的动力,同时火箭又要适配铁路的运输能力,相当于我们在这二者之间做了优化设计,把火箭直径做到最大。”

  “之前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芯级直径大多是3.35米,这款火箭的芯级直径达3.8米,是中国首型。”他说。(完)

  • 相关阅读
  • 民建爱国实业家胡海秋:“我们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中新网杭州10月5日电 (王潇婧 程炜 王静)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5周年。  回顾过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党派自...

    时间:10-05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攀岩、滑雪、打拳 潮运动让城市更美好

      国运兴则体育兴,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中国不再需要一场比赛的胜利来证明自己,更多人能以平常心态看待竞技场上的得失。但赛场上运动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与呐喊依然令人振奋,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

    时间:10-05
  • 人民军队与祖国同奋进共成长|《坚守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生活的彼岸是快乐的追寻是成功的指引而我的梦想就是坚守你的梦想坚守是一个人日复一日始终如一干着一件事是一群人日复一日众志成城干成一件事是几代人日复一日隐姓埋名干好一件事我无名、...

    时间:10-05
  •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 浙江厚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根基

      中新网杭州10月5日电(郭其钰) 沉浸式演出、艺术下乡、邻里集市、巡游踩街、公益电影放映……今年9月,2024年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浙江篇启动,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

    时间:10-05
  • 浙江建德:“生态警务”助推“荷美经济” 实现一方共富

      中新网杭州10月5日电 (王潇婧 王晓娟)“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浙江杭州建德市,碧绿的荷叶随风摇曳,不时会见到一大片红的、白的荷花,竞相开放,映衬着远处白墙黛瓦的民居,宛如一幅水墨画。  每年9月...

    时间:10-05
  • 从“里山外山”到“福马同城生活圈”

      中新社福州10月5日电 题:从“里山外山”到“福马同城生活圈”  中新社记者 闫旭  “山一程水一程,望眼欲穿痴痴等”……两年前,福州市连江县台办主任林本雄和马祖乡亲曹常斌两位相识多年的老友,有感于福州...

    时间:10-05
  • (走进中国乡村)在莫高里工匠村探寻敦煌石窟“诞生密码”

      中新社兰州10月5日电 题:在莫高里工匠村探寻敦煌石窟“诞生密码”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手持画笔,在神秘莫测的“洞窟”里,跟随画工临摹一幅敦煌壁画;拿起刻刀,在雕塑林立的展厅里,跟随泥匠塑一身飞天造...

    时间:10-05
  • 中外法学专家“智囊团”有何“锦囊”

      中新社北京10月5日电 题:中外法学专家“智囊团”有何“锦囊”  中新社记者 张素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目前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63名专家委员。这个由中外法学专家组成的“智囊团”,通过接...

    时间:10-05
  • 福建宁化:国庆假期红色旅游别样红

      中新网福建宁化10月5日电 (黄尉峰 刘博文 陈凯)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国庆假期,宁化县长征精神教育基地别样红火,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在游玩中探寻红色历史,感悟长...

    时间:10-05
  •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最美的风景是回家的路

    “看见五星红旗飘扬起来就知道成了我悬着的心就会落地”在飞船返回舱着陆现场插上一面五星红旗是航天搜救任务成功的重要标志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七号卞韩城参加了载人航天历次飞船返回搜救任务“我们这一代航天搜救人...

    时间:10-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