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国际最新研究发现1.61亿年前蝌蚪化石 已知最古老或助蛙蟾演化研究

2024-11-01 09:52: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 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演化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在南美发现一个1.61亿年前的蝌蚪化石,这是迄今已知的最古老的蝌蚪,可为蛙和蟾的演化带来新见解。

本项研究发现的1.61亿年前蝌蚪化石的生态复原图。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该论文介绍,蛙和蟾属于两栖动物无尾目,它们都有典型的二阶段生命周期,水生的蝌蚪幼体会经历变态成为成体。成体蛙化石记录可追溯至晚三叠纪(约2.17亿—2.13亿年前),但尚未发现过白垩纪前(1.45亿年前)的蝌蚪记录。

  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阿根廷迈蒙尼德大学Mariana Chuliver和同事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合作者一起,研究发现一件保存完好的化石蝌蚪,化石来自中侏罗纪(约1.68亿—1.61亿年前)的巴塔哥尼亚。其头部、大部分身体和部分尾部可见,眼睛、神经和一个前肢亦清晰可见,表明这只蝌蚪已在变态的最后阶段。

  论文作者指出,该化石的这些形态共同表明,今日蝌蚪的主要特征如滤食系统,是在约1.61亿年前的早期无尾目中就已经演化出来。这一化石蝌蚪体长据估近16厘米,非常巨大。过去在同一地点曾有记录的许多成年蛙也被认为体型巨大。大体型在无尾目历史中曾多次演化出来,但本项研究表明,这个物种是少数几种蝌蚪和成体都很大的蛙之一。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他们对蝌蚪化石新样本的研究表明,蝌蚪体型结构的关键特征在无尾目演化早期已经出现,这意味着大约在1.61亿年前,无尾目已经出现了明显变态的二阶段生命周期。(完)

  • 相关阅读
  • 416.3亿、129.7亿、4909亿……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释放强劲经济活力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交通运输部10月3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等主要指标均实现增长。前三季度,我国营业性货运量保...

    时间:11-01
  • 凡人微光|让八步沙开满花

    八年前,对回到八步沙林场治沙种树,郭玺内心是抗拒的。曾经的八步沙,出门八步就是沙。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腾格里沙漠南缘,这里曾经风沙肆虐,以每年推进7.5米的速度吞噬着农田村庄。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是他的...

    时间:11-01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青白流韵在繁昌

    五代时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瑰宝,他以长卷形式描绘了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举办的夜宴时盛况。这幅作品共分赏乐、观舞、小憩、清欢、宴归五段场景,每一部分的画面都是以屏风做分割。主角韩...

    时间:11-01
  • 体验中国高铁的北欧朋友+1!芬兰总统:行驶中拍视频“竟如此平稳”

    继挪威首相后,中国高铁又迎来一位北欧朋友!10月30日,芬兰总统斯图布在接受总台高端访谈独家专访后,乘高铁从北京前往上海。当天他还在社交平台晒出一段体验京沪高铁的视频。视频中,他分享了访华行程和在高铁上工...

    时间:11-01
  • 从“悟空”号……到“天关” 空间科学卫星阵容壮大 共探宇宙奥秘

    央视网消息:由中国科学院牵头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10月31日在轨交付,并正式命名为“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于2024年1月成功发射,目标是发现和研究暂现天体。暂现天体是宇宙中的剧烈爆发现...

    时间:11-01
  • 《天地一线》,是条什么线?

    呵护文明瑰宝赓续中华文脉王佩瑜与尚雯婕携手传统与时尚融合京剧与流行乐混搭人民网出品制作戏歌《天地一线》解锁北京中轴线!...

    时间:11-01
  • 不停电、漏水少、燃气足 看城市变化先看城市“里子”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是城市的“面子”,隐于地下密集交错的各类管网,是城市的“里子”。当前,我国城市改造更新特别是地下管网建设改造的任务越来越重。记者今天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未来五年我国将加快五类地下...

    时间:11-01
  • 新华全媒+丨向大海要动能——山东海洋经济发展一线见闻

    山东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3505公里,约占全国1/6,毗邻海域面积15.86万平方千米,与全省陆地面积基本相当。近年来,山东将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经济新动能不断积蓄,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二位。记...

    时间:11-01
  • 改革沃土绽放法治之花——“全国网络普法行·安徽站”活动采访团走进小岗村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陈子君):10月的清风微凉,晨光映照下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焕发着勃勃生机,草木初染秋色却不改昂扬,中国改革开放的惊雷40多年前在这里炸响,直至今日仍余音绕梁。10月31日,2024年“全国网络普...

    时间:11-01
  • (第七届进博会)前瞻:进博会的国际“新期待”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电 题:前瞻:进博会的国际“新期待”中新社记者 苏婧欣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开幕在即。自2018年举办以来,进博会已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如今,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这...

    时间:11-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