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专家学者北京共话脑机接口加速“接入”现实

2024-11-10 20:50: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 陈杭)2024脑科学与脑疾病学术年会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脑机接口如何从科幻“接入”现实。

  近年来,处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脑机接口发展速度和应用潜力不断引发关注,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高地”,中国“十四五”规划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列为国家重点前沿科技项目。

  “作为人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根据脑信号的采集路径,脑机接口目前有三种技术路线:非侵入式、半侵入式、侵入式。”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下称脑科所)所长罗敏敏谈到,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时空分辨率与信噪比低,但更为安全且成本低;侵入式脑机接口的时空分辨率与信噪比高,但植入难度大,成本高;半侵入式脑机接口各项指标位于两者之间。

  脑机接口技术路线不同,但殊途同归。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方面,中国处于领先地位,顶尖团队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赵国光教授团队、清华大学医学院洪波教授团队、由天津大学牵头建设的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等。

  天津大学医学部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秀云表示,无论是侵入式,还是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其最终目标都是实现更安全的采集方法,更全面的脑区覆盖,更精准的时空定位和更高级的思维解码。

  记者了解到,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出台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新领域新赛道。在技术和政策引导下,中国多地加速布局以脑机接口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其中,北京已在脑机接口技术及产业应用方面取得多元化创新成果,并发布加快脑机接口产业发展行动“路线图”。

  罗敏敏谈到,脑科所联合北京芯智达神经技术有限公司成功构建“北脑二号”智能脑机系统,专注于重大脑疾病及脑损伤导致的运动和语言功能障碍的康复重塑,填补了国内高性能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空白,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猕猴对二维运动光标的灵巧脑控。该技术难题的突破,为更自然、更灵活的新一代神经假肢的开发等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技术研发持续深入的同时,脑机接口在医疗、康养、工业安全、教育体育、智慧生活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长赵国光举例称,2023年10月24日,全球首例无线微创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在宣武医院展开,术后康复取得突破进展。例如,植入3个月后,该四肢瘫痪患者利用脑电活动驱动气动手套实现“意念喝水”。植入半年后,患者实现自主开盖喝水。

  脑机接口技术飞速发展,仍有难题尚待突破。赵国光认为,脑机接口诊疗领域亟待解决相关设备缺乏标准规范,临床试验运营难度大,以及伦理指引不完善等问题,这有赖于通过开发新设备、临床验证及推广、构建诊疗新体系、深入探索脑网络等方式,推动脑机接口医疗应用。

  尽管发展道阻且长,但脑机接口“未来已来”。清华大学长聘教授高小榕表示,1973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科学家雅克·维达尔描述了脑机接口的概念与设想。历经50余年发展,脑机接口概念范畴不断延伸。展望未来,脑机接口有望向与反馈、调控相结合的脑机交互,以及与人工智能结合的脑机智能等方向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与老挝将举行“和平列车-2024”人道主义医学救援联合演习

      中新网11月11日电 据“国防部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年度计划及中老双方共识,“和平列车-2024”人道主义医学救援联合演习将于11月中下旬在老挝举行。这是中老两军第5次举行该系列联演,旨在巩固提升中老两军卫勤...

    时间:11-11
  • 人民日报任平文章:中国经济怎么看

     (一)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怎么看?  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大家普遍关注热议。  从中,有人只看到了问题。分季度看,5.3%、4.7%、4.6%的经济同比增速,呈下降趋势。单看第三季度,7、8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落。由此便对经济增...

    时间:11-11
  • 人民空军,生日快乐!

    75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成立,空军正式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个军种。75载栉风沐雨,这支与新中国同龄的中国空军,用热血捍卫万里长空,用青春奉献家国安宁。视频:中...

    时间:11-11
  • 24部门、19条政策措施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 “银发经济”潜力无限

      央视网消息:日前,民政部等2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共提出19条政策措施,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在这次出台的若干措施中,首次提出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并...

    时间:11-10
  • 中国首个“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特展启幕

      中新社合肥11月10日电 (记者 赵强)为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自强不息 美育报国——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的岁月长歌”展览10日在安徽博物院庐阳馆启幕。11月10日,“自强不息 美育报国——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的岁月长歌”展...

    时间:11-10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手撕金属,从哪来?

    新华社兰州11月8日电(记者范培珅、王铭禹、刘雅萱)秋末冬初,西北渐冷。走进“中国镍都”甘肃省金昌市的金川集团镍合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大型辊轧机反复作业,超薄纯镍带材闪着银色光芒缓缓下线。“这款超薄镍带厚...

    时间:11-09
  • 独家视频丨歼-35A来了!震撼原声、高清大图带你直击现场

    今天,万众期待的中国新型隐形战机歼-35A出现在珠海金湾机场上空,并进行了首次场地适应性训练。(总台央视记者 崔霞 李宁 吴天白 陶嘉树 陈羿伽)...

    时间:11-09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明年“六一”起施行!学前教育法来了

    学前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障学前儿童合法权益,对学前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学...

    时间:11-09
  • 南水北调中线行丨河南淅川:渠首柑橘丰收满园“金”

    河南省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地处秦岭余脉,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十分适宜柑橘生长,是远近闻名的“中原柑橘之乡”。当地种植柑橘生态高效林果,产出的柑橘果靓皮薄、酸甜多汁,每到成熟...

    时间:1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