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中国航展看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新时代画卷)

2024-11-18 08:3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空中展演

装备国产发动机的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歼—35A飞行展示。

本报记者 雷 声摄

空中展演

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在空中表演。

本报记者 雷 声摄

空中展演

空军歼—20飞行展示。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空中展演

空军运油—20飞行展示。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空中展演

海军歼—15系列舰载机编队飞行展示。本次展出的歼—15系列战斗机优化升级了航电、武器等系统,改进了机体结构。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空中展演

陆军直—8G直升机(左)、直—20直升机(中)、直—10直升机(右)进行飞行展示。直—8G直升机展示了遂行兵力运输、抢险救灾等任务的能力,直—10、直—20直升机展示了在低空领域优异的战术机动性能。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地面展示

彩虹—7无人机真机首次亮相中国航展,该无人机是基于先进的气动、隐身和控制技术研制的高空亚音速无人机,受到广泛关注。

新华社记者 梁 旭摄

地面展示

红—19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首次展出,该系统主要用于对弹道导弹类目标实施区域拦截,是我国国土防空反导作战的骨干装备。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地面展示

飓风3000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首次展出。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地面展示

我国自主研发的AEF1200发动机首次展出,该发动机为第一型大涵道比双转子涡轮风扇发动机,可为大型飞机提供动力。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地面展示

新舟60增雨机模型。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地面展示

珠海航展中心太空中心展出的“天宫”空间站T型1∶1展示舱。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交流合作

在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展台,观众在近距离观察嫦娥六号任务取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样品。

新华社记者 洪泽华摄

交流合作

外国参展商在低空经济馆了解低空载人航空器。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人类自古就对广袤无垠的天空充满向往,中华民族世代传递着飞天的梦想。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始终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经过20多年努力,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航空航天类专业展会之一,为推动世界航空航天科技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战鹰齐飞,重器云集。11月12日至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本届航展吸引47个国家和地区的1022家企业参展,观众累计参观规模近60万人次,交易额达2856亿元。

大国重器首次亮相,集中展现硬核实力。歼—35A、红—19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亮相本届航展,首次打造“空、海、陆”一体的动态演示新格局;蓝天之下的静态展区,各型制空作战与空中打击、无人与反无人作战、战略投送与空投空降、预警探测与防空反导等装备整齐列阵、体系亮相……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体现着国防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

科技成果多维呈现,自主创新含量十足。本届航展展品覆盖“陆、海、空、天、电、网”全领域,首次开辟无人机、无人船、无人系统演示区,我国自主研发的AEF1200发动机首次展出,嫦娥六号取回的月背月壤样品首次向国内公众展出,全球首颗静止轨道微波气象卫星模型展出……一批“高精尖”展品首发首秀,展现着我国航空航天科技的高水平自立自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作为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引领带动着自动控制、计算机、电子信息、精密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本届航展全方位展示我国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创新成果,有力促进世界航空航天科技的交流与发展。面向未来,航空航天科技发展必将为人类带来更多福祉。

(本报记者  金正波  徐雷鹏)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8日 11 版)

  • 相关阅读
  • “绿电”照亮海岛振兴路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东部海域,面积仅0.58平方公里的大管岛植被繁茂、风景秀丽。海岛游越来越热,今年以来,经营民宿的大管岛居民廉法鸿格外忙碌。 “去年来过这里,当时岛上还没有这么好的住宿条件,这才...

    时间:11-18
  • 河北实施河湖生态补水超300亿立方米

    本报石家庄11月17日电 (记者史自强)记者从河北省水利厅获悉:自2018年河北省全面开展河湖生态补水工作以来,省水利厅统筹调度引江、引黄、本地水库水等多类水源,截至目前,已累计向滹沱河、滏阳河、南...

    时间:11-18
  • 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建成并网3910万千瓦

    本报北京11月17日电 (记者王浩)记者从2024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上获悉: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建成并网3910万千瓦,稳居全球第一位,形成了从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到施工建设、...

    时间:11-18
  • 携手开展中拉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

    科考队员在秘鲁进行科考时合影。 华南植物园供图 成片的安第斯皇后凤梨。 葛学军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中国与秘鲁,虽远隔万里,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的道路上大有作为。共...

    时间:11-18
  • 辽宁葫芦岛受灾群众陆续入住新居(在现场)

      近日,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祝家沟村村民在集中安置重建住房清扫院子。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祝家沟村村民在集中安置重建住房内清洁厨具。  新华社记者 潘昱...

    时间:11-18
  • 2024中美政党对话举行

      新华社深圳11月17日电 11月17日,2024中美政党对话在深圳举行。双方围绕“合作与挑战:新形势下中美关系的前行之路”的主题进行坦诚、深入、建设性交流。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出席对...

    时间:11-18
  • 中国秘鲁人文交流活动在利马举行

      新华社利马11月16日电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中国秘鲁人文交流活动在利马举行。  活动现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中秘文明互鉴”系列成果,包括纪录片《中秘情缘》《双城记:北京和利马》等。中...

    时间:11-18
  • 深化亚太合作 造福亚太人民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亚太各国肩负更大责任。”当地时间11月16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会议中心举行。习近平主席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

    时间:11-18
  • 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社会学支撑(学术随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各国治理实践,如果社会治理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整个社会也可能陷入动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健全社会...

    时间:11-18
  • 与时俱进深化社会工作体制机制研究

    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对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夯实国家治理基层基础、进一步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

    时间:11-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