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人民论坛网评|一条调水线何以焕发蓬勃生机

2024-11-22 08:54:45

来源:人民论坛网

一渠通南北,清流润万家。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十周年。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自2014年全面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752亿立方米,成为沿线44座大中城市的重要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达1.85亿,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全面实施,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构建。

南来之水,越过崇峻的高山、广袤的平原,跌宕起伏、逶迤曲折。东线从江苏扬州出发,13级泵站牵引长江水攀越十几层楼的高度,北至天津,东抵胶东半岛。中线以鄂豫交界的丹江口水库为起点,依太行、穿黄河,润泽华北平原。两条清水长廊,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纵横渠系覆盖京津冀豫苏鲁皖7省份的城市乡村。“南水”千里奔流,展现的是智慧、信仰与实力,承载的不仅是沿线水质不断向好的过程,更是一条文旅生活风景线。

彰显水文化底蕴。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水资源的格局影响着发展格局,每一个古代文明都发源于大江大河便是明证。殷商文化、太极文化、中医文化、三国文化、诗词文化……南水北调工程不仅创造了世界调水工程的奇迹,更如同一位文化传承的使者,将沿线的灿烂文化串珠成线,呈现在世人面前。渠首,有烟波浩渺的水、林木葱郁的山;沿线,一渠清水串起无数个水利工程。同时,渠的两岸文化底蕴深厚,有奔流不息的黄河,有巍巍耸立的太行,有愚公移山的遗响。饮水思源而承其脉,要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魅力。

铺展水生态新魅力。打好生态牌,是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途径。要把这条人民的致富线、幸福线建好、守好、用好,续写新时代的南水北调新故事,坚决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连续3年全线水流贯通,永定河断流26年后再现流动之美,华北地区干涸的洼、淀、河、渠、湿地重现生机,重点流域、区域水源涵养能力和生态自我修复功能大幅增强。当下,无论是水源地、输水沿线还是受水地区,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生物更多样了,产业更环保了,一幅人水相融、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图景徐徐铺展。

深耕水经济新业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带动了沿线文旅、休闲、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为“两山”转化提供了依托。如中线工程流经的郑州市,沿渠建设了集生态涵养、文化传承、休闲游憩于一体的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打造了展现中原魅力的风景长廊。再如,南阳创建丹江湖生态文化旅游圈、老界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五朵山九龙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等生态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文旅+农业、+体育、+节会”等新型业态。可以说,南水北调工程之水,既是促进发展之水,也是促进改革之水,不断顺应沿线人民群众对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水经济焕发新的生机。

南水北调,缓解了北“渴”,也滋润了民心。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今天,一条调水线成为亮丽风景线,更是向“新”而行的厚重诗章。(作者:唐代远)

  • 相关阅读
  • 视频画报丨“黄金搭档”的握手——习近平主席的巴西利亚时间

      当地时间11月1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结束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活动后离开里约热内卢,乘专机抵达巴西利亚,开始对巴西进行国事访问。  20日上午,巴西利亚总统官邸黎明宫气氛热烈友好,迎接...

    时间:11-22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大冶刺绣:飞上太空的指尖技艺

    大冶刺绣是鄂东南大冶、阳新等地流传千年的传统民间技艺,也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小红是大冶刺绣代表性传承人,12岁起就跟着奶奶学刺绣,她独创出数种针法,使得作品更加立体、逼真、生动,并将古典与现代、中式与西式融...

    时间:11-22
  • 三叠纪大灭绝后陆地生态如何复苏?1.9亿年前“渝州生物群”揭秘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发生在约2.01亿年前的三叠纪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之一。这一事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影响证据较为充分,但由于化石记录稀缺,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仍不清晰。三叠纪...

    时间:11-22
  • 台胞刘德文“灵魂摆渡”大陆老兵 盼两岸越走越亲

      中新社北京11月21日电 (黄欣欣)“两岸民众本就是一家人,一定要多多交往、越走越亲”,台胞刘德文21日在北京的一场文化交流活动上表示。11月21日,台胞刘德文在北京举办的一场文化交流活动上发言。 黄欣欣 摄  当日...

    时间:11-21
  • 登广告吁救台湾教育 区桂芝指现行课纲绑架所有师生

      中新社台北11月21日电 (记者 路梅)21日起,一则呼吁救台湾教育、废除现行课纲的广告出现在台北多处捷运站及公交车上。发起人之一、台北第一女子高中语文老师区桂芝表示,现在的台湾,意识形态凌驾教育,对教育造成伤害,现...

    时间:11-21
  • 东西问丨刘志强: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为何受到世界关注?

      中新社长沙11月21日电 题: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为何受到世界关注?  ——专访广州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刘志强  中新社记者 文龙杰  11月18日至20日,“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举...

    时间:11-21
  • 东西问丨杨国荣:中国传统哲学蕴含何种人权思想?

      中新社上海11月21日电 题:中国传统哲学蕴含何种人权思想?  ——专访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杨国荣  作者 高志苗 樊中华  18日至20日,“中华典籍中的人权理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时间:11-21
  • 东西问丨意大利汉学家梅毕娜:人权理念研讨有何现实指向?

      中新社长沙11月21日电 题:人权理念研讨有何现实指向?  ——专访意大利汉学家、意大利中国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合作中心主席梅毕娜  中新社记者 徐皇冠 文龙杰 刘双双  对中华典籍中人权理念的国际研讨,是关注历史...

    时间:11-21
  • 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摄影奖揭晓 共塑两岸摄影中华语境

      中新社杭州11月21日电 (郭其钰)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摄影奖颁奖典礼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开幕式21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两岸的一幅幅摄影作品立足弘扬中华文化,旨在打造两岸摄影的中华语境。  摄影是世界...

    时间:11-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