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各地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024-11-27 09:31:48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各地抢抓时机,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跨海通道飞架海上。

这两天,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过交工验收,下个月将正式通车。黄茅海跨海通道是港珠澳大桥的西延线,全长约31公里。通道通车后,珠海到江门的运行时间将从1个多小时缩短为半小时左右。

过江隧道穿越长江。

在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穿江隧道全段贯通,这是在长江上游首条穿越长江的轨道交通隧道。隧道从长江底穿越,深度超过70米。重庆轨道27号线横跨重庆主城都市区,以快线形式串联起重庆三大铁路客运站、三大商圈,将有效推进“轨道上的都市区”建设。

一批高速公路、铁路、航空基础设施建设也在有序推进。

11月26日,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重要组成部分——集宁经大同至原平高速铁路全线进入运行试验阶段,年底具备开通条件。开通运营后,将形成山西、内蒙古间的快速铁路客运通道。

在贵州,穿梭在崇山峻岭间的花江峡谷大桥进入钢桁梁吊装阶段,主要承重结构工程完成三分之一。花江峡谷大桥是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大桥长2890米,桥面至水面高度达625米,大桥将于春节前后合龙,明年下半年实现通车后,将成为世界第一高桥。

在上海,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核心项目——T3航站楼近日开工建设,按年旅客吞吐量5000万人次规划设计,设置90个近机位,是目前国内近机位数量最多的单一航站楼。启用后,浦东机场拥有3座航站楼,将更好服务长三角区域互通互联。

  • 相关阅读
  • “链”接精彩 一起参与“链”味十足的展览盛会

    你想了解飞行汽车背后的供应链吗?“空中成像”技术背后的奥秘是什么?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11月26日至11月3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现场参展。展会设置了先进制造链...

    时间:11-27
  • 超600家企业汇聚北京 让供应链成为共赢链

    “没有中国的合作伙伴,苹果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11月25日现身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简称“链博会”),并给予中国合作伙伴高度评价。这已是库克2024年第三次来华。苹果公司在链...

    时间:11-27
  • 【C财经】视频│“链”味十足!第二届链博会在京开幕

    中国日报网11月26日电(记者 刁云娇)11月2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开幕。链博会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的崭新平台...

    时间:11-27
  •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 天涯海角大联欢 民族团结共奋进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郭玲报道)11月26日,以“民族大联欢·天涯共此时”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大联欢文化活动在三亚市举行。全国各地代表团相聚“天涯海角”景区,各族运动员在海边延展出一条...

    时间:11-27
  • 新疆羊肉搭“飞的”飞“羊城”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马伊宁报道)11月25日,一架中国南方航空CZ6881航班“带”着2.8吨羊肉从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飞往广州。随着冬季到来,新疆羊肉成为广州食客新宠。11月25日,在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工作人员正操...

    时间:11-27
  • 年产百万吨石油 新疆这个示范区为啥了不起

    石油年产量上百万吨,对于油气产量当量排全国第一的新疆,这样的油田至少好几十个,但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的这个油田却真的了不起。为什么了不起?因为这里的页岩油年产突破了100万吨!那么,页岩油到底是个啥?产量突破100万吨为何...

    时间:11-27
  • 寒潮≠冷空气?这些“冷知识”了解一下

    今年下半年的首场寒潮给全国多地带来雨雪降温和大风天气,什么是寒潮天气?寒潮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寒潮影响?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其主要特点是剧烈的降温和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雨凇和霜冻。但...

    时间:11-27
  • 大范围降雪天气来袭 多部门全力协作保障生产生活

    央视网消息:11月25日晚,吉林通化市降下雨雪。当地应急、气象部门发布了道路冰雪黄色预警和寒潮橙色预警信号,交通、农业、供暖等部门联动,保障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雨雪天气造成通化市的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积雪结冰。...

    时间:11-27
  •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丨“企业持续投入创新有底气”——浙江“先用后转”模式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综述

    新华社杭州11月26日电 题:“企业持续投入创新有底气”——浙江“先用后转”模式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综述新华社记者朱涵“高校与企业合作越来越密切,成效越来越显著!”以科技成果“先免费试用,后付费转化”方式与浙江大学团...

    时间:11-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