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粮食大事】粮食节约要紧盯不放

2024-11-28 09:57:50

来源:经济日报

节约粮食和反食品浪费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实施粮食节约行动的基础上,我国再次实施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向一个明确的目标迈进,最终会产生持续有力的效果。

古人云:盖闻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强调加快形成切实管用的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加力解决粮食损失和食品浪费问题。在实施粮食节约行动基础上,我国再次实施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向一个明确的目标迈进,最终会产生持续有力的效果。

节约粮食和反食品浪费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今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望首次突破1.4万亿斤,创历史新高,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逐步建立,老百姓餐桌上的食物更加丰富多样,为保障粮食数量安全、质量安全、营养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在粮食产量不断攀升的同时,粮食和食物浪费问题依然比较严重。粮食产量增加离不开大量消耗耕地和水资源、化肥、农药等。在粮食增产受到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背景下,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等同于绿色增产、耕种“无形良田”,可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还能保护生态、减排降碳,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粮食节约。党的十八大以来,把节粮减损上升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制度安排。2021年实施粮食节约行动以来,粮食全产业链各个环节节约减损成效明显。例如,小麦机收减损控制在2%以内;近10年来农户储粮损失率下降5个百分点左右;国有粮库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在大米加工中应用柔性碾米设备,可将出米率提高5个至8个百分点。在餐饮业和机关食堂、学校食堂和企业食堂等场所,“光盘行动”基本成为习惯,剩菜剩饭打包现象比较普遍。但也要看到,粮食“跑冒滴漏”仍比较严重,食品浪费惊人。杜绝粮食和食品浪费,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盯不放,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

推进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将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粮食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粗放是导致粮食损失损耗严重的重要原因。应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和生产体系,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机械装备,强化标准引领,实行粮食全产业链精细化管理,减少粮食损失浪费。面对粮食经营中存在的市场配置效率低、粮食损耗严重等问题,应创新经营模式,推广订单农业,发展电商,有效促进粮食产销对接。

实施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气。当下,部分消费者受教育水平低、消费主义思潮、政策引导不足等各种因素影响,认识不到浪费粮食的危害性,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意识不强。应从家庭和个人抓起,从学生抓起,减少家庭和个人食品浪费,培养学生形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习惯,提倡家庭爱粮节粮,弘扬勤俭节约良好家风。

实施餐饮行业反浪费行动和食堂反浪费行动,有效遏制餐饮浪费。餐饮行业、机关单位食堂、学校食堂和企业食堂是食品浪费的主要场所,也是反食品浪费的主战场。餐饮行业应强化行业自律,引导消费者按需点餐,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大对餐饮行业食品浪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机关食堂、学校食堂和企业食堂应按需供餐,通过采取小份菜、半份菜、套餐、自助餐等方式,减少餐饮浪费。

粮食和食品浪费一直存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始终在路上。打持久战,不应忽略运动战。应灵活运用运动战和持久战相结合的策略,通过政策引导、宣传教育、执法检查等手段,迅速掀起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运动,提高全社会关注度,更要在行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通过持续努力和全民参与,让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作者:刘慧 来源:经济日报)

  • 相关阅读
  • 天山南北共绘团结新画卷(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能源动脉横贯东西,温暖千家万户;封闭内陆变身前沿,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沙漠荒滩化为良田,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民族团结扎根心间,幸福的歌声传四方……行走天山南北、塔里木河两岸,处处皆风景。  习近平总...

    时间:11-28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产学研向新:减“体重” 换“绣鞋” 一款新农机如何解决田间痛点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产学研向新:减“体重” 换“绣鞋” 一款新农机如何解决田间痛点最近几年,在水稻生产领域,“再生稻”是一个热门模式。第一茬稻子收割后,还能再长一茬。在种“两季不够一季有余”的地区,不仅可以多打粮食,还...

    时间:11-28
  • 以旧换新,汽车回收产线有点忙(经济新方位·“两新”政策发力显效)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上放一辆,车后拖一辆,在中再生洛阳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3号门,拖载着报废汽车的卡车有序进入拆解车间。在这里,报废汽车将被以全新方式加以利用。车间内,各种设备满负荷运...

    时间:11-28
  • 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不断健全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11月27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不断健全,政府调动各方力量以资金支付、产业合作等为纽带对生态保护者予以激励性补偿。截至2024年11月,全国累计已有24个省(区、市)建立了28个跨...

    时间:11-28
  • 海报|这届链博会,有哪些看点?

    11月2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启幕。观众逛链博会看什么?与首届相比,今年有哪些新看点?展商为啥热情高涨?记者“打卡”六大链,带你抢先了解“链”全球的“靓”点。策划:曹建礼、李德欣记者:陈旭、张晨霖海报...

    时间:11-28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庆伟率团访问尼日利亚

      新华社阿布贾11月27日电(记者杨喆)应尼日利亚国民议会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庆伟11月25日至27日率团访问尼日利亚,拜会尼日利亚副总统谢蒂马,并分别同尼参议长阿克帕比奥、众议长塔杰丁举行会谈。  张庆伟...

    时间:11-28
  • “2024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论坛·广州”召开

      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 “2024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论坛·广州”26日在暨南大学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与绿色生产力”。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蔡达峰指出,民进在生态保护...

    时间:11-27
  • 李强同荷兰首相斯霍夫通电话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电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27日下午同荷兰首相斯霍夫通电话。  李强表示,近年来,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荷关系稳健快速发展,各领域合作不断拓展,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方愿同荷兰...

    时间:11-27
  • 马英九欢迎大陆高校师生团

      中新社台北11月27日电 (记者 路梅)大陆高校师生赴台访问团27日抵达台北,马英九晚间设宴欢迎,并表示希望大陆同学此行能欣赏到台湾的美,体验到台湾民众的热情,也在台湾交到许多好朋友,“其中一位朋友的名字叫马英九。”...

    时间:11-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