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山东济宁:文化“两创”激发新活力

2024-12-01 16:18:02

来源:新华网

礼乐山东,孔孟济宁。11月29日至30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山东省济宁市启动,一睹“孔孟之乡”的历史文化资源,探寻文化根脉。

孔府景区、尼山圣境,国际孔子文化节、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近年来,济宁依托厚重文化,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文化传承:守正创新 沁润精神家园

曲阜孔庙正门南行500米,便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儒学研究专门机构——孔子研究院,与处于同一条中轴线上的曲阜孔庙、孟庙遥相呼应。

十年来,孔子研究院持续推进“孔子研究院翻译中国”项目,编著出版《经典儒学核心概念》《安乐哲比较儒学哲学关键词》等,为世界了解儒学、中国对外讲述儒学,提供了跨文化阐释哲学术语的工具书。

济宁市依托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等儒学研究机构,与清华、北大等16所顶尖高校共建联合研究生院,面向海内外选聘23位儒学大家、泰山学者、尼山学者,组建12个儒学研究高端学术团队。

孔子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续兵介绍,孔子研究院还注重依托学校教育将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的成长,如《中国传统文化》《大同:中华文化的社会理想》和《中华传统八德》等国学教材。研究院还依托《儒家文化普及》读本、《中华经典名句365》等著作,开展“相约经典”等传统文化普及宣讲100多场次。

在切实保护孔府、孔庙、孔林“老三孔”的基础上,曲阜发展完善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新三孔”,进一步打开人们了解儒学文化的窗口。

济宁还将儒家文化全方位融入生产生活,不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力、文化凝聚力。

“在我们博物馆中,大家能更近距离地接触孔子、学习孔子。”孔子博物馆讲解员周新萌说,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的展览形式,更近一步增强了展览吸引力、感染力,玩乐的同时,也是与诸子百家思想的碰撞。

“礼之用,和为贵”,济宁将儒家文化精髓“和为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成为社会治理品牌。济宁在山东率先成立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群众诉求量、满意率实现“一降一升”。2023年,在山东率先完成“一站式”矛调中心新建或改建县域全覆盖。2024年以来,各级受理矛盾纠纷事项依规受理率99.88%,按时办结率97.48%,大量矛盾纠纷顺利化解在基层。

“我们注重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民风培育、基层社会治理等各项功能中去,以文化人、以文兴村。”济宁曲阜市尼山镇鲁源新村党总支书记刘承彪介绍。

据统计,909支、1.3万余人的“习语润儒乡”宣讲队伍,3700余处“儒学讲堂”,263个美德健康生活方式试点,在济宁的街头村落以文传声、以文化俗、以文育人。

文化创新:古典“邂逅”现代

在济宁,文化创新处处可见,文化范搭上泥土味,现代“邂逅”古典。在孔子博物馆,互动性数字化展馆让文物“活”起来;尼山圣境以青山为幕、秀水为台,用现代科技演绎出马车、论语书卷等儒家元素。

近些年,济宁的文创产品频频“出圈”,放在嘴里可聆听《论语》的文创产品棒棒糖、取材自孔庙大成殿的文创雪糕、儒家五常印章,曲阜孔庙立体书等等,它们“出圈”的关键在于文化资源与产品的有机结合。

同时,济宁市孵化壮大三孔文旅、尼山文旅、孔府印阁等一批重点文化单位,建成济宁方特东方欲晓等一批重大数字文旅项目,数字交互艺术作品《画意济宁》荣获山东省2023年度虚拟现实先锋应用案例,并被写入《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蓝皮书。

文旅融合: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建于孔子诞生地尼山之上的尼山圣境,不仅是一个旅游景区,更是一项历史文化工程。鲁源小镇项目是尼山圣境“大文化、大旅游、大教育”的重要载体。

“项目将通过以游代学的方式,全龄、全时、全季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推动不同产业跨界、集聚、融合,最终形成景区、园区、社区、校区‘四位一体’的格局。”鲁源小镇项目总负责人朱厚霖称。

文旅结合在济宁已是一种成熟业态。近年来,济宁围绕建设全国一流文化名市、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加快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实施“百家景区焕新”行动,将100家A级景区串珠成链,打造明故城、尼山夜游、蓼河夜游等十大新场景。

此外,全国首家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文旅研修基地在济宁挂牌,研学旅游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曲阜市创建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

今年前3季度,济宁全市重点监测的34家景区共接待游客3193.67万人次,同比增长62.00%,实现营业收入10.70亿元,同比增长126.44%。(完)

  • 相关阅读
  • 链博会上,他们集体向贸易保护主义说不

    “全世界必须合作,继续维持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国际商会(ICC)秘书长约翰·丹顿在第二届链博会上指出。“的确,我们听到有人说‘全球化已经结束了’,也有人讲‘脱钩断链’,还有人谈‘小院高墙’,但我们实地考察了170多个国...

    时间:12-01
  • 这场民族团结的运动会给海南带来了什么?

    新华社三亚12月1日电(记者刘博、许仕豪)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11月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闭幕。本届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海南留下了丰富的赛会成果,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11月30日,第...

    时间:12-01
  • 科技壮大新疆棉种“芯”力量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谢慧变眼下,新疆棉花已完成采收,天山南北传来不少好消息——新疆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与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联合开展的“百亩攻关、千亩创建、万亩示范”高产示范田,分别以...

    时间:12-01
  • 有进度更有“温度” 秋粮累计收购达1.2亿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数据显示,秋粮收购进入高峰,目前累计收购达到1.2亿吨。河南、江苏、黑龙江、安徽四省先后启动了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目前已开设收购库点200多个,方便种粮农民售粮。当前南方地区中晚籼稻收...

    时间:12-01
  • 世界艾滋病日丨AIGC动画:一束光

    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感染艾滋病并非绝境,我们皆可成为勇士,以知识为甲,用爱为剑,消除歧视,自我防护。爱和关怀从未离开,总有一束光为你照亮。编导:张宝...

    时间:12-01
  • 打好今冬明春能源保供“组合拳” 让千家万户暖意融融

    央视网消息:近几天,受今冬首场寒潮天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降温明显。记者了解到,在此轮寒潮来临之前,国务院国资委就提前召开了中央企业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专题会,要求相关央企积极发挥“顶梁柱”作用,多措并举,确保能源安全...

    时间:12-01
  • 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国新办近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指出,截至2023年底,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60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4.6%。一条条乡村道路不仅是乡亲们的“出行路”“致富路”,更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成为城乡融...

    时间:12-01
  • 台湾大叔秦岭“虾客”行

      中新网西安12月1日电 题:台湾大叔秦岭“虾客”行  记者 张一辰  陕西安康,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因全市三分之二的面积富含硒元素,而得名“中国硒谷”。在这片“硒”望的土地上,台湾“70后”邱冠嘉的“虾客”行也由此...

    时间:12-01
  • 中国中亚六国外长共同出席“天府号”跨境公路班车中亚线发车仪式

      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谢雁冰)12月1日,中国—中亚外长第五次会晤在成都成功举行。会晤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哈萨克斯坦副总理兼外长努尔特列乌、吉尔吉斯斯坦外长库鲁巴耶夫、塔吉克斯坦外长...

    时间:12-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