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带一路故事绘|鲁班工坊 技术驿站 友谊桥梁

2024-12-03 15:25:10

来源:新华社

今年24岁的凯特来自埃塞俄比亚

2021年

她进入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

埃塞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合作建立的

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学习

凯特在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内进行实操练习(资料照片)。

凭借着出色的学业表现

今年9月

她来到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

凯特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主楼前留影(11月21日摄)。

凯特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鲁班雕像前留影(11月22日摄)。

凯特(右二)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上课(11月22日摄)。

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实训中心,凯特了解一款仪器设备(11月22日摄)。

如今,除了学习专业知识

凯特还选修了多门与中国文化、中文相关的课程

“中国的职业教育模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的方式,让我深受启发。”

未来,凯特希望能将所学带回祖国

为家乡的职业教育添砖加瓦

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凯特和同学一起上中国概况课(11月22日摄)。

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凯特(右)和同学在课前讨论中文笔记(11月21日摄)。

凯特(左三)在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参观(11月22日摄)。

在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凯特调试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展位的仪器设备(11月22日摄)。

在刚刚闭幕的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

凯特作为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展位的工作人员

负责向参会嘉宾讲解演示现场的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培训平台

“这个工业机器人平台正是我曾经在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使用过的设备

那里有着一流的硬件设备和教师。”

凯特说

“感谢鲁班工坊,让我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在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凯特向参观者讲解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展位的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培训平台(11月22日摄)。

凯特(右)在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和学校老师交流(11月21日摄)。

凯特行走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班墨园”(11月21日摄)。

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位于非盟总部所在地——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于2021年4月28日揭牌运行

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开设

制造技术、电子与通信技术、电气与控制技术

3个本科专业

电气自动化与控制技术管理1个硕士研究生专业

2022年,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被非盟总部确立为

面向整个非洲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2021年4月28日,中国和埃塞俄比亚代表在亚的斯亚贝巴出席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揭牌仪式。

这是2月15日在亚的斯亚贝巴的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拍摄的鲁班工坊大门。

这是2021年4月28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拍摄的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

目前

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已经为非洲大陆

培养了1600余名职教师资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他们在非洲的职业教育院校当中担任重要的教学和管理岗位

2024年2月15日,在亚的斯亚贝巴的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鲁班工坊中方负责人江绛(右)与当地教师约纳斯·阿凯莱(中文名艾友涵)交流教学内容。

自2016年天津在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建立首个鲁班工坊以来

中国已在亚欧非三大洲合作建成30余个鲁班工坊

学历教育累计培养学生近万人

实施职业培训超过3.1万人次

2023年9月29日,在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学生走过鲁班工坊。2016年3月,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大城府建立中国在海外的首个鲁班工坊。

2022年7月29日,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留学生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接受培训。

如今,鲁班工坊人才培养标准和专业建设质量被合作国广泛认同

正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持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同时,也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民心相通架起了一座友谊之桥

记者:李然 赵子硕

摄影:李然 赵子硕 李亚辉 王腾 汪平

制作:魏翔

新华社摄影部 天津分社 联合制作

  • 相关阅读
  • 聚焦融合发展 湘台青年企业家互学互鉴叙友谊

      中新社长沙12月3日电 (付敬懿)以“深化湘台合作交流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为主题的湘台青年企业家融合发展大会12月3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海峡两岸170余名嘉宾聚焦湘台青年交流与两岸融合发展共叙友谊、共话发展。  ...

    时间:12-03
  • 台湾艺人黄子佼被查持有未成年性影像 一审获刑8个月

      中新网台北12月3日电 台湾知名艺人黄子佼早前因被控在网络偷拍论坛购买未成年人不雅影像,被台北地检署起诉。台北地方法院查出其持有少年儿童性影像2259部,未成年受害者达35人。法院3日依“无正当理由持有少年性影...

    时间:12-03
  • 自主研制 最大直径 海太长江隧道“江海号”盾构机重要模块进场

      今天(12月3日)9时许,海太长江隧道盾构机“江海号”的刀盘中心块运抵江苏南通海门吊装上岸,通过水陆联运的方式进入施工现场。  据悉,海太长江隧道盾构机“江海号”由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中铁十四局集团联合打造,整机...

    时间:12-03
  • 良法善治 | 你的宪法知识锦囊,请收好!

    策划:余飞 刘青指导:李勇 刘宇轩统筹:张运恒文字:刘琳 方芳技术支持:北京律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时间:12-03
  • 福建泉州:世遗之城 书香氤氲

    【文化中国行】“这场非遗活动太有趣了,我学到了许多有关高甲戏的知识。”11月30日上午,泉州市民林女士参加完非遗活动后,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想找个地方读读书、听听讲座可不容易。要么不够安静,要么离家比较远。”陈...

    时间:12-03
  • 新华视点丨聚焦“国际” 释放消费新动能

    上海,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曾经见证了近代中国商业的辉煌历史。如今,这座繁华与静谧交织、精致与烟火气共存的城市,也在不断引领消费潮流风尚。2021年7月,上海获批成为率先培育建设的五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三年来,...

    时间:12-03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大湾区篇|一“氢”多“能” 粤港澳大湾区“氢能”澎湃

    新华社广州12月3日电(记者霍思颖)生产车间内,一批批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完成组装下线;大街小巷里,氢能公交车、环卫车、物流车穿梭来往……在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正描绘出一幅绿色能源的画卷。作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

    时间:12-03
  • 尺素金声丨森林覆盖率超25%,中国成为全球增绿最多国家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森林蓄积量超过200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

    时间:12-03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大湾区篇|肇庆七星岩:草席拍出响“鼓”声

    在广东省肇庆市七星岩景区龙岩洞,有一处被称为“石鼓”的景观。它发出声音并非依靠打鼓棒,而是草席。记者实地探秘,体验怎样用一片草席敲打出阵阵鼓声。龙岩洞内,布满了千姿百态的怪石,而且岩洞内外留存有许多密密麻麻的摩...

    时间:12-03
  • 走!青藏线|青藏公路上的生命礼赞

    新华社西宁12月2日电(记者江毅、王浡、解统强)广袤草原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宁静祥和,连绵雪山在蓝天映衬下更显圣洁。初冬的青藏高原在一场大雪过后银装素裹。青藏公路如同一条巨龙,穿越雪域,翻过高山,默默守护着这片离天最近...

    时间:12-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