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8200万流量!AI访谈为何让千万青年泪流满面

2024-12-04 09:27:00

来源:第1眼TV-华龙网

第1眼TV-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李凤兰)“跨时空的对话圆了母女之间的遗憾”“同事们看着看着就安静了,已是泪流满面”“感动,英雄也是普通人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重庆纪念“11·27”烈士殉难75周年。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重庆市委网信办、重庆市教委、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中共重庆市沙坪坝区委、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支持,华龙网集团承办的“青春红岩”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引发网友情感共鸣。其中,《谁寄锦书来》AI系列访谈,以家书为媒,与英烈“重逢”,成功让红岩精神在海量的信息中“破圈出群、出新出彩”。截至目前,全网流量8200万+。

AI复活的烈士,为何让当代青年泪流满面?“跨越时空”的访谈,为何充满青春气年轻态?新时代新征程,红岩精神为何会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活动现场,跨时空的“对话”。

“无名”烈士跨时空

对话“无名”传承者

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中国已有约两千万名烈士为国捐躯,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一百九十六万名……

在三百多位红岩英烈当中,有部分烈士连照片也未能留下。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用一朵小白花纪念“11.27”大屠杀中不知模样的英雄。

出入虎穴千百遍,多少英雄竟无名!

红岩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庆城市精神中最具辨识度、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如何发挥好主流媒体责任,将红岩精神讲出新意?

讲那些“无名”的故事吧!讲那些还远未被大众熟知的故事。

其实,对于部分烈士子女而言,父母也是“无名”的,就像杨汉秀烈士之女李继业与母亲分别时还不足两个月。

76岁的李继业老人,已有儿孙,在梦中常常思念母亲。谈及母亲,她的手帕湿了一遍又一遍。

李继业思念母亲。

烈士子女没有忘记父母。通过一代一代人的接力传承,今天的人们也并未忘记那些倒在黎明前夜的红岩英烈。

在重庆,有一个个品牌,有一支支队伍,他们的名字里都有“红岩”二字。在陆军第九五八医院,还成立了国内第一支以“红岩”命名的医疗队。它的创建者就是《红岩》小说的作者之一——罗广斌的家人崔建新。汶川地震劫后重生的年轻护士黄丹,第一个递交申请书加入红岩医疗队。

无论是哪一种“无名”的故事,都是情感的冲击。在《谁寄锦书来》里,红岩精神不再仅仅是史实和概念,“无名”的烈士和“无名”的传承者,通过“跨时空对话”,链接到当下,具有现实意义,“活”成了一个个具体的人。

AI复活的烈士

融合技术和情感的载体

提起“无名”烈士,故事还未展开,就略感遗憾。要是他们能穿越到现在,看看用生命为之奋斗的明天,该多好呀!

9月5日,“青春红岩”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重庆启动。启动仪式上,用AI技术复活了杨汉秀烈士,与现场200余名师生进行了一场跨越75年的对话。

这场对话,不仅是送给在场学生们的开学礼物,更是送给杨汉秀烈士之女李继业的“生日礼物”。

此前,记者采访中得知李继业老人有个最大的遗憾,没有“见过”母亲,更没有“听过”母亲说话。

第一次见到AI复活的母亲,李继业老人感叹:“这是我这辈子收到最好的礼物。”

李继业与主持人相拥。

AI复活的烈士不仅感动了烈士子女,也让“90后”“00后”真切地感悟革命斗争的残酷和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

杨汉秀烈士出身“豪门”,背弃原有大家庭,化名“吴铭”,为革命事业奋斗,牺牲时年仅36岁;宣灏烈士没有留下影像资料,大家不知其模样,只能通过AI技术以背影展现;用生命护佑重庆工业火种的刘家彝烈士,穿越到赛力斯超级工厂,体验智能网联新能源车,发出赞叹:“我们没有做到的,你们都做到了”……

AI技术展现的宣灏背影。

可以说,AI复活的烈士,不仅是技术的产物,还是传播红岩精神的情感载体。

从一名烈士一个家庭,到一群人一个行业,网友通过《谁寄锦书来》更加了解这群“无名”的人。他们牺牲、选择、奉献、坚守的故事,都十分动人。

AI复活的烈士刘家彝参观赛力斯超级工厂。

青春气年轻态

凝聚强劲“红岩正能量”

“无名”烈士牺牲时,不少人正值青春年华。传承红岩精神的队伍当中,青年也是主力军。

青年人讲青年的故事,自然充满青春气年轻态。

《谁寄锦书来》把传统访谈和新技术相结合。一方面传播红岩精神,讲述烈士故事;另一方面复原烈士形象,让红岩精神活在当下。

不仅如此,“无名”传承者如烈属、医务人员、消防队员、教育工作者、新能源汽车工程师……还通过“红岩家书”载体,跨越时空和烈士有了紧密的情感联系。

截至目前,《谁寄锦书来》全网复合流量8200万+。《无名的青春》观看量5400万次,还收获了数百条评论。

网友评论截图。

“跨时空的对话圆了母女之间的遗憾”“这样的故事看一次感动一次”“青春红岩,为国担当”……评论区,网友写下留言,称“向革命先烈们致敬”“向革命先烈们学习”。

《谁寄锦书来》破解正能量“突出重围”难题,实现了“破圈出群、出新出彩”,在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实现广泛传播,不仅收获了“大流量”,还深入挖掘红岩精神资源,凝聚起青年爱党爱国、奋进新征程的强劲“红岩正能量”。

七十五年后的今天,人们冠“红岩“之名,将那一抹血脉中的红色传承。

  • 相关阅读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土特产”助力三湘农业焕发新活力

    智能化分拣的柑橘酸甜可口,生态化养殖的甲鱼带来高收益,一根竹子的“潜能”被深度挖掘……近日,记者在湖南多地采访发现,多个农业县因地制宜,推动当地农业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为三湘大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

    时间:12-04
  • 我国已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17.76万户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记者范思翔)今年12月3日是第33个国际残疾人日。记者3日从中国残联获悉,截至今年11月底,全国已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117.76万户,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在残疾人康复服务方面,202...

    时间:12-04
  • 何以中国|“美神”青釉莲花尊出道记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3日讯 它被人们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周身的青釉琳琅欲滴,莲花纹饰温雅蕴藉;它有着曲折的“出道”故事,一经出道便占据山东瓷器的C位,它就是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寨里窑青釉莲花尊。12月3...

    时间:12-04
  • 这个产业何以担此重任?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监制/乔申颖审核/王玥编辑/于浩 丁振乾(见习)海报设计/王墨晗摄影/赵晶 孙凯芳 方东旭 许家栋 柴军委...

    时间:12-04
  • 多国政要读懂中国:中国式现代化惠及世界,经验值得借鉴 |世界观

    中新网广州12月3日电(张东方 李京统 陈庆洋)12月3日,2024“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开幕式在广州举行。来自全球多国的政治家、学者、业界领袖及国际组织代表等重量级嘉宾齐聚广州,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对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

    时间:12-04
  • 内蒙古阿拉善:骆驼文化那达慕点燃驼文化激情

    12月2日,2024年阿拉善右旗“神驼启航”冬季骆驼文化那达慕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启幕。来自内蒙古多地的100余峰骆驼齐聚一堂,各类赛事活动精彩展开。本次那达慕设有12公里大骆驼、3公里幼龄驼速度赛和7...

    时间:12-04
  • “新疆各民族和谐共处,生活幸福”——非洲阿拉伯国家青年政治家考察团一行参访新疆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米日古力·吾11月28日至12月2日,非洲阿拉伯国家青年政治家考察团一行参访新疆,先后前往乌鲁木齐、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走进清真寺、博物馆、乡村、社区以及企业等,亲身感受新疆社会稳...

    时间:12-04
  • 新华社权威速览|中国如何保障视力残疾人文化权利

    记者:范思翔、刘硕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时间:12-04
  • 这条联通中老的铁路三岁了!来听听老挝籍员工怎么说

    12月3日,中老铁路迎来开通运营三周年。这条钢铁巨龙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不仅架起了联通两国的黄金大通道,更填补了老挝现代化铁路人才的空白。在中方铁路员工师傅的“传帮带”下,老挝籍火车司机、乘务员、机车检...

    时间:12-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