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台胞在杭州良渚任双语讲解员 向世界讲述中华文明故事

2024-12-04 12:53: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杭州12月4日电 题:台胞在杭州良渚任双语讲解员 向世界讲述中华文明故事

  作者 林波

  近日,在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博物院内,来自中国台湾的双语讲解员张文宁正用流利的英语,向外国游客们讲述良渚遗址上的故事。

良渚博物院讲解员张文宁。 (受访者 供图)

  “良渚”意即“美丽的水中之洲”。良渚遗址,1936年首次被发现。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张文宁与良渚的故事,可以从他们一家人与大陆的渊源说起。

  25年前,张文宁和丈夫廖克恕决定来大陆寻觅发展机会。

  廖克恕受访时称,彼时他们正值三十几岁的年纪,正是寻求向上发展的人生阶段,在和家人商量后,他们决定来到北京寻觅转型发展机遇。

  “我在家相夫教子。”张文宁笑着解释说,在大陆的第一年,她的重心以家庭为主,闲暇之余,她特别喜欢跟着课本里的历史教材“打卡”故宫、长城等文化地标,“这也让我对中华文明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来大陆的第一个国庆节,看着烟花绽放的场景,我们感受着喜悦,对未来更是充满了期待。”虽然已过去20余年,但张文宁清晰地记得,那一晚,满城烟花绽放,绚丽的火花同样照进了他们的心中。

  她还记得,在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晚,她走上街头,与众人齐声欢呼,共享那份无与伦比的激动与喜悦。

  缘何会成为一名博物院讲解员?

  张文宁解释说,2018年,她去听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刘斌的一堂关于“良渚文化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讲座。

  “刘教授讲得太好玩了,我从来没有觉得良渚这么有趣,原来五千年前的城市规划就如此科学前瞻。”这让张文宁对良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讲座之后,她便开始了解良渚相关的知识。

10月31日,张文宁(左一)在良渚博物院讲解现场。 林波 摄

  “但外界对它似乎并不那么了解。”每当张文宁和朋友说起良渚时,鲜少有人知道这段横跨五千年的故事。

  “我就想着,怎么样能让大家了解这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成为一名博物院讲解志愿者,这便是张文宁的“方法”。

  2018年,考试通过后,张文宁便正式“上岗”了。

  “我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温度的讲解。”张文宁在讲解时,喜欢与游客互动,譬如提一些小问题,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

  “文明与文化有何不同?”这是张文宁最爱提的一个问题。

  张文宁直言,这是对良渚价值认知的关键,“在良渚古城遗址被发现之前,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文明起源是距今3500年左右的商代。良渚改变了国际学术界的看法,让大家承认‘5300年前的良渚社会已经进入了早期国家文明阶段’。”

  如今,张文宁坚持每周至少在良渚博物院进行两天的讲解工作。看着中外游客络绎不绝的景象,她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并对未来更多文化交流与传承的美好前景充满了期待。(完)

  • 相关阅读
  • 文化中国行 | 我在中国学非遗

      近日,在合肥市,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热”正在各大高校悄然兴起。据统计,合肥市各高校现有外国留学生近3000人,他们在这里不仅学习专业知识,更被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吸引,积极参与相关的学习与体验。  走进...

    时间:12-04
  • 【法治网事·尊宪崇法】“宪”在24小时 守护每一刻幸福

      【法治网事·尊宪崇法】  人间烟火,细碎温柔。在每一个24小时,在每一分钟,于无声处,于无形处,宪法守护每一份稳稳的幸福。  宪法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国家发展体育事...

    时间:12-04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谢径安”是谁?它如何打开农创客新世界的大门

      浙江杭州萧山区浦阳镇的谢家、径游、安山三个村组成了一个“联村”,得名“谢径安”。  2022年6月,萧山区和相关企业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总面积7.5平方公里的“谢径安·传化农创村”由此诞生。  曾经的三个村,径...

    时间:12-04
  • 找得着、用得上 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规章信息公开系统开通

      12月4日,中国残联在官方网站首页开通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规章信息公开系统,将我国宪法、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和部分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中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的主要内容集中进行展示公开。  残疾人...

    时间:12-04
  • 微视频|宪法之力 守护你我

      万里长江最东端的横沙岛,是上海崇明三岛中唯一一个不与陆路连通的地方。10年前,崇明区人民法院将法庭搬到了岛上,建成了上海规模最小的人民法庭——横沙人民法庭。  从坐轮渡每周上岛开庭到驻岛办公,从基础审判职能...

    时间:12-04
  • 海哨一号卫星发射 快舟一号甲火箭“升级版”首飞成功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 马帅莎)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九院消息,北京时间12月4日12时4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海哨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

    时间:12-04
  •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正告菲方立即停止侵权挑衅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电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刘德军4日表示,12月4日,菲律宾派出海警船、公务船连同多艘渔船侵闯中国黄岩岛领海,中国海警依法依规实施管控。其间,菲3003号公务船无视中方多次严正警告,大角度转向倒车,蓄意...

    时间:12-04
  • “中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沙特官员点赞中国成果

      12月2日至13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召开。沙特环境、水利和农业部副大臣、《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主席顾问奥萨马·法吉近日在接受总台记者采...

    时间:12-04
  • 总台海峡时评丨赖清德“过境”意在“倚美谋独” 坐实其就是“台海和平破坏者”

      赖清德借窜访太平洋岛国之机“过境”夏威夷,对此,外交部、国台办日前接连批驳。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表示,我们坚决反对美台官方往来,坚决反对台湾地区领导人以任何名义、任何理由“过境”美国。近年来台湾当局领导人窜...

    时间:12-04
  • 国家宪法日,中国与“宪”同行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 梁晓辉)近些天,中国首都北京地铁6号线开行一辆特殊的“专列”。  这辆列车整体以橙红色为基调,车厢外部上方由不同字体的“法”字组成装饰,下方则写着“‘宪’在启程 伴你同行”。乘客...

    时间:12-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