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文化中国行丨二次探查喀拉克尔遗址,在跋涉中见证热爱

2024-12-05 09:43:22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裸露在外的水渠内宽90厘米,外宽110厘米,长12.8米……”12月2日,在位于洛浦县杭桂镇阿尔克吾斯塘村以北的沙漠中,和田地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正在测量喀拉克尔遗址一处农田遗迹。

喀拉克尔遗址位于洛浦县城东南13公里处,遗址内有多处陶片分布区域、农田遗迹、10处窑址和1处佛寺遗址。

和田地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喀拉克尔遗址普查。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摄

在普查现场,记者看到,遗址保护范围内已经竖起围栏并设置文物保护标识,一望无际的沙海上,偶尔能看到干枯的梭梭、红柳。

大家在沙海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普查队领队、和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博科科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突然走向一处空地:“这有农田的痕迹,你看那是田埂、水渠。”他一边说,一边拿出卷尺测起了数据。一旁,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王二军正熟练地将信息填报到手机端的“四普”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上。

今年7月,普查队就已对喀拉克尔遗址做过普查,“因为遗址面积太大,又经常被流沙掩盖,我们要一点点摸索,才不会错过各个点位。当时又值酷暑,在沙漠里工作了大半天,有的队员扛不住,中暑了。”买提卡斯木回忆,为了队员的安全,队伍只能先撤出。

和田地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喀拉克尔遗址普查。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摄

在一处散落着大量陶片的空地上,买提卡斯木不时低头翻找着夹杂的遗物。

“你们来看!”他喊了一声,所有人都围了过来。他举着手中两个陶片,“你们看,这一个应该是个陶罐的口沿部,上腹部还带有装饰。而这一个就很粗糙,也没有纹饰,可能年代距今更远一些。”买提卡斯木说,遗址范围内散布着大量红陶、黑陶、灰陶残片,有少量釉陶,还有马鞍形石磨盘、磨刀石、石球、铜器、玉器残片、各种料珠、铜钱、铁箭头、贝壳等,“从这次采集到的遗物特征判断,这座遗址存在的年代应该是汉至唐时期。”

和田地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喀拉克尔遗址普查。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摄

身旁的普查队员麦提玉苏普·伊米尔哈快速在手机上记录着这些信息,这位在当地长大的小伙刚入职不久就投身到“四普”工作中。短短几个月,让他对家乡有了更深层的了解,“我是第一次参加普查工作,这项工作很严谨也很有成就感,尤其是有新发现的时候。”

和麦提玉苏普一样,参加“二普”时,刚从上海师范大学毕业的买提卡斯木也对普查一无所知。“当时前辈们带领我们白天奔波调查,晚上填报系统。和田地形复杂,高山深沟众多,走一个文物点有时需花费一整天。”忆起“二普”,买提卡斯木感慨良多。

和田地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喀拉克尔遗址普查。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萌萌摄

“现在我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以前只专注自己手头的任务,但这次当领队,就要提前精心制定工作计划,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买提卡斯木说,文物的认定需要凭借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做出准确判断,遗址范围的划定更是要做到严谨细致。采集标本的判断也至关重要,不能有丝毫差错。人员分工要充分考虑每个队员的特长,以求高效完成工作。

“老+新”的普查队伍结构也让基层文物工作队伍激发出新活力。和田博物馆馆长张化杰介绍,自今年6月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和田地区应复核文物保护单位(遗迹点)646处,截至12月1日共复查483处遗址,其中新发现19处。

责任编辑:加尔肯古丽·吐尔逊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 相关阅读
  • 人民至上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路风雨一路歌,“人民”二字始终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上。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人民”是非凡成就的逻辑起点,也是历史变革的价值...

    时间:12-05
  • “出圈”如何“长红”? 今冬“尔滨”冰雪季热点前瞻

    作为闻名遐迩的冬季旅游胜地,哈尔滨独特的冰雪景观、丰富的娱乐活动和浓厚的冰雪文化,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延续上个冰雪季的“出圈”热度,今冬“尔滨”将推出哪些新举措?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冰雕雪雕“赛”起来“哈尔...

    时间:12-05
  • 2025省级两会时间陆续公布 多地1月中下旬召开

      中新网北京12月5日电(记者 邵萌)距离2025年仅剩不到一个月,各地也将进入一年一度的省级地方两会时间。据中新网记者统计,截至12月4日,全国已有20个省份公布了2025年省级人代会的召开时间,大部分定于2025年1月中下旬。...

    时间:12-05
  • 春节申遗成功

      新华社快讯:正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4日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时间:12-04
  • 两岸清华师生在梅园共同缅怀老校长梅贻琦

      中新社台北12月4日电 (记者 路梅)大陆高校师生赴台访问团4日前往新竹清华大学交流参访,两岸清华师生还共赴新竹清华校园内的梅园,拜谒、缅怀老校长梅贻琦。  “今天,一进新竹清华的校门我就知道自己是回家了,体会到...

    时间:12-04
  • 和评理|坚决反对美国滥用出口管制措施

      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新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对此,中国商务部在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中严厉斥责了美方行径,称“美方说一套做一套”,实施单边霸凌行径,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中方表示,美国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

    时间:12-04
  • 尺素金声丨这1个百分点,对稳固大国粮仓意义重大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年底,粮食生产、储存、运输、加工损失率控制在国际平均水平以下;并要求强化粮食机收减损,制定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机收...

    时间:12-04
  • 【国家宪法日】“小机灵”法治健身操!跟奥运健儿一起跳起来

    当奥运健儿遇见“小机灵”“法治味”的健身操要咋跳让我们跟着旋律动起来每年的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保障着公民的权利、尊严和幸福更为青少年撑起一片法治蓝天一起听听奥运健儿怎么说:  未成年...

    时间:12-04
  • 中国“两高”分别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中新网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 张素)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根据宪法等法律规定和工作惯例,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举行2024年宪法宣誓仪式,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新任职人员宪法宣誓仪式。  当日,在最高人民法...

    时间:12-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