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丨马麟:历经六百载,南京明城墙何以联通东西?

2024-12-18 17:04: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京12月18日电 题:历经六百载,南京明城墙何以联通东西?

  ——专访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马麟

  中新社记者 程励 朱晓颖

  南京明城墙于公元14世纪由近百万工匠历时28年修筑而成。城垣长35.267公里,现存25.091公里,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砖石构造城市城墙。

  跨越600多年岁月,明城墙丰富的多元文化价值,如何在当下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南京)中国城墙研究院副院长马麟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就此作出解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与世界其他著名城墙相比,南京明城墙有何异同?

  马麟:南京城墙是中国明代都城城墙,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组成。其中,京城有13门,城垣长35.267公里,现存25.091公里,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砖石构造城市城墙。外郭18门,长约60公里,遗迹约30公里,围合城市面积达到230平方公里。无论是历史还是现状,南京城墙的长度和规模都可谓世界第一。

  从全球范围来看,南京城墙在设计思想、筑城技术、军事防御等方面,都体现出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遗产价值。无论是其规模宏大的内瓮城,还是构思精巧的水关涵闸,抑或数以亿计城砖上的责任制铭文,都不愧为露天的明初军事、科技、历史、文化、艺术宝库。

  南京城墙符合三项世界遗产价值评定标准:见证价值、典范价值和人地关系价值,浓缩了中国6000年的筑城文明,达到了14世纪东亚城市城墙营建技术的巅峰。代表都城体系的京城、皇城、都城、宫城城墙,和代表府城、州城、县城、卫城的明清时期其他城市城墙,共同构成了带有中国古代城市礼制差序格局与内在逻辑关系的遗产体系。

  中新社记者:今天,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南京明城墙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民心相通方面起到什么作用?通过哪些途径实现?

  马麟:从世界范围来看,文明的要素是文字的产生、金属工具的使用和城市的兴起。其中,城市的形成离不开城墙,以城墙为载体的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在国际上很有共同话题。可以说,城墙代表了一种世界性的价值体系,是世界性的“语言”。

  以南京城墙为载体进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古已有之。明洪武年间,朱元璋诏令编纂的《洪武京城图志》,为外国使节和客商了解南京、到南京开展交流和经商活动提供了便利。明中晚期,意大利传教士、学者利玛窦,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介绍:南京城墙规模宏大,到处都是殿、庙、塔、桥等建筑,这些建筑的精美与壮观程度超过了当时欧洲的类似建筑。他的评价在西方产生了极大影响。

  东亚地区的很多城市,也受到中国明清城墙筑城体系、价值体系等方面的深刻影响。比如韩国最具代表性的宫殿建筑景福宫,遵循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中轴线对称原则,主要建筑沿中轴线依次排列,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和儒家思想中的秩序观念。韩国首尔的城墙,在规划建造上借鉴了中国城墙的防御理念和技术,设有城门、城楼、角楼、敌台等防御设施,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城市防御体系。

  如今,以南京城墙为代表的国际交流范围更广、形式更多。南京城墙管理保护中心加入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防御和军事遗产科学委员会,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国际知名专家多次到南京城墙考察;叙利亚文明展览走进南京城墙博物馆;南京城墙与英国城墙“云上”连线等。

  2017年,我们到德国萨克森州国王岩堡垒办展,中国“象天法地”的筑城思想得到了德方人士的认同,在他们看来,“象天法地”与德国人观念中的人要顺应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是相通的。

  中新社记者:在使用现代科技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进国际合作路径方面,南京明城墙都有哪些尝试?保护明城墙作为南京古城保护更新的一部分,为全球城市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哪些宝贵经验?

  马麟:近年来,我们打造了集遗产监测、精细化管理、展览展示、活化利用等在内的多模块创新保护利用模式。2021年,南京城墙监测预警系统建成;2022年,南京城墙“一张图”资源管理平台搭建完成。

  南京城墙监测预警系统在南京城墙全线安装263套自动化监测设备,不间断监测1575个点位,形成了一体化监测预警系统。自投入使用以来,监测预警平台通过定期采集城墙数据、分析变化,排查了上千个风险点,筑牢了城墙文物安全防线。

  南京城墙“一张图”文物资源管理平台对南京城墙本体与周边环境进行了测绘、扫描、建档、建库,实现了南京城墙全维度文物数据信息采集,南京城墙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得以实现。平台探索了新型档案保存方式、管理方式,为海内外同类型文化遗产地提供了文物精细化管理的模板。扫描城砖、采集数字化铭文、城砖定位工作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云享城墙”数字化展示与互动平台让海内外游客通过滑动手指,就能看见城墙、了解城墙、与城墙亲密互动,实现了文化遗产价值的跨时空共享。

  2022年,南京城墙内部人防工事加固工程完成,对24处总长约19.4公里的南京城墙人防设施保护工程,以古城墙安全稳定性为首要原则,采用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数值模拟多手段进行科学评估,实现了现代防御与古代防御系统的协调共存与价值更新。人防工事加固工程首次探索研发了文物建筑内部狭小空间的既有人防系统处理方案,对海内外类似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性修缮具有示范效应。

  我们也积极向外国专家“取经”。比如,意大利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比较早,技术也较完善,积累了很多经验,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便与意方开展了许多合作。

  南京城墙600多岁了,但直到今天,仍散发着超“墙”魅力。从全球征集春联挂城门、重阳节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到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各种文旅活动,穿越六个世纪的古老城墙仍活在城中,活在人们的生活中。

  城墙是世人所共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当人们走近它、感受它、了解它、保护它、盘活它,明城墙就成了真正的“民”城墙。(完)

  • 相关阅读
  • 贵州构建五级医疗卫生体系 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

      中新网贵阳12月18日电 (记者 张伟)“我们构建五级医疗卫生体系,目的就是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提质扩容,让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12月1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贵州省五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时间:12-18
  •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金胜昔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12月18日电 据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消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金胜昔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接受浙江省纪委纪律审查和金华市监委监察调查。...

    时间:12-18
  • 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梁福成被查

      中新网12月18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建设银行纪检监察组、海南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梁福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建设银行纪检监察组纪律审...

    时间:12-18
  • 新闻1+1丨从3天→6天→10天 过境免签政策再升级!

      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即日起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10天),同时新增21个口岸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

    时间:12-18
  • 最高检对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波决定逮捕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官方18日通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波涉嫌受贿一案进展。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王波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公开...

    时间:12-18
  • 刘捷任浙江省副省长、代理省长

      中新网12月18日电 据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微信公众号“浙江发布”消息,12月18日下午,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经审议表决,决定刘捷任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理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职务。...

    时间:12-18
  • 50余台青走进辽宁交流

      中新社沈阳12月18日电 (李晛)“天辽地宁·热‘雪’燃情”辽台青年交流活动16日至18日在沈阳举行。其间,50余名台湾青年走进辽台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红色历史展馆等历史文化胜地,通过实地参访、亲身体验、深入交流,领...

    时间:12-18
  • (年终特稿)一意谋“独”反激“疑赖”声量 台湾人心思变

      中新社北京12月18日电 题:一意谋“独”反激“疑赖”声量 台湾人心思变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各方瞩目的“2024上海台北城市论坛”岁末登场,一年一度的城际交流由台北做东,上海市代表团成行实属不易。支持与反对...

    时间:12-18
  • 中方:美国毒品泛滥根源在于自身,解决问题的钥匙也在美方自己手中

      中新网北京12月18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8日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就有美国议员为“打击中国在美国芬太尼危机中的作用”而提出法案一事提问。  林剑:中方坚决反对美方一些政客扭曲事实、...

    时间:12-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