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零下80℃,南极科考队员如何喝上热水?

2024-12-24 19:49:3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内陆队近日在中山站内陆出发基地举行出征仪式,25名队员将分别前往泰山站、昆仑站和格罗夫山地区,开展相关科学考察。

  出征,一路平安!

  内陆队在中山站举行出征仪式

  “报告领队,昆仑站、泰山站、格罗夫山队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毕,请示出征!”

  “出征,一路平安!”

  本次内陆队有17名队员将途经泰山站,抵达位于南极冰盖最高点、海拔4087米的昆仑站,开展科学考察。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昆仑站(泰山站)站长 金鑫淼:昆仑站(泰山站)队将前往距离南极中山站1260公里的昆仑站,开展中山站至昆仑站断面冰雪环境调查、空间物理和空间碎片观测、南极多维度天文观监测研究等考察工作,以及对国产大型雪橇和高压氧舱进行现场装备验证。

  另外有8名队员将前往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的格罗夫山地区开展科学考察。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格罗夫山队队长 姚旭:我们将在麒麟冰下湖区域开展冰雷达探测、相敏雷达探测。

  格罗夫山队还将在位于伊丽莎白公主地区的麒麟冰下湖区域进行主动源地震测量、GNSS监测、物质平衡观测,采集湖区范围内的雪冰样品。基于获取的观测数据,为选取符合科学目标的冰下湖钻探位置提供科学依据。

  麒麟冰下湖在3600米厚的冰层之下,具有高压、黑暗、低温、寡营养等极端环境特征,至少在过去300万年以来稳定存在,是开展极端环境下生命过程、南极冰盖演化、地球气候变化等国际前沿科学研究的优选区域,也是作为地球早期与地外天体的类比环境,研究其中微生物群落特征与功能对揭示地球生命演化和探索地外生命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发电栋:南极考察站的“心脏”

  南极冬天极低温超过零下80℃,野外降雪量很大,有时候达到几米厚。在这样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物资和能源供给成为巨大的挑战。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发电班班长 张冬:这间是我们的配电房,整个站区的电闸全在我这里。用人体来形容的话,发电栋就相当于心脏。整个发电栋如果断电,那整个站区就没有电了。

  在南极,能源决定着人类是否可以在这里生存。无论是漫长寒冷的极夜,还是阳光高照的极昼,从生活到科研,能源为整个考察站提供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支撑。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发电班班长 张冬:工作压力也会比其他岗位大一些,三人两班制,12小时一个班。机房这边不能离人。今年全年发了99万度电。

  中山站的能源主要靠柴油

  在中山站,能源主要靠柴油,发电栋里的三台发电机组,每半个月就要轮流保养一次。不仅如此,发电栋还管理着整个站区的消防系统,像这套系统会实时记录并打印出哪个位置发现问题,从而迅速解决。

  在南极,安全绝对是第一位,所以发电栋还专门配置了完备的消防装备。

  中山站的储油罐在离综合楼稍远的地方,储油能力达660立方米,有效保障了站区的正常运转。

  中山站的“生命之水”

  水是生存要素之一。在中山站,队员们喝的水从哪里来?在中山站区的西南高地上,远远能看到冰面上有一个绿色的半球形建筑,队员带着走近了才知道,中山站的生命之水就在这片冰面下面。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 张方根:前面这里有一个淡水湖,相当于是雪水融化的,形成了一个淡水湖,常年都有。表面它是冻住的,底部没有冻。这个叫莫愁湖。站上用的水都是从这个湖里过来的。

  虽然南极洲上覆盖着巨大的冰盖,组成这些冰盖的淡水资源占据了地球淡水资源的70%以上。但是在南极,很难利用这些淡水资源。目前,南极大陆全境分布着约20个国家的近40个全年科考站,还有运行维护的夏季专用科考站,并不是每个站都有合适的淡水湖,有的需要通过海水淡化来取水。在中山站,有了莫愁湖,队员们确实不用发愁了,即使是冬天,湖底下的水也不会冻住。

  湖心泵房内的温度常年保持20℃左右,为了掌握冰下淡水的情况,队员们还会定期来测量冰厚、水位和水质。莫愁湖的水,从泵房抽上来,通过这些管路,一直延伸送到发电栋。这些管路里不仅装有保温层,还有电加热,确保水不会被冻住。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 张方根:喝起来跟我们自己买的矿泉水,口感差不多。

  在发电栋,不仅有水处理房,还有锅炉房,这样莫愁湖的水在这里就可以进行热交换,供到越冬楼和厨房等,水龙头出来的水就都是温热的。

  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发电班班长 张冬:我们相当于一个小城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央视新闻客户端)

  • 相关阅读
  • “水利一号”遥感卫星凌情监测首图成功传回

      “水利一号”遥感卫星于12月17日02时5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12月23日13时59分地面站成功接收了首幅影像,影像拍摄地点位于黄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段。影像产品地形特征明显、地物纹理清晰、...

    时间:12-24
  • 西藏日喀则:一生只做一件事 我为祖国守边疆

      中新网拉萨12月24日电 题:西藏日喀则:一生只做一件事 我为祖国守边疆  作者 刘恋 蒋美灵 郭远敬  “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守边疆”,14个大字,在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达日村的山坡上格外醒目,这是涅如边境派出所全...

    时间:12-24
  • 中方: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上,最关键的是日方切实履行承诺

      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在2025年上半年重新开始进口日本的水产品,东京电力核电站处理水的海水样本已经通过测试并确定...

    时间:12-24
  • 拜登签署“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 中方:不得实施涉华消极条款

      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记者 李京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当地时间12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将“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签署成法,其中包含涉华消极内容。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

    时间:12-24
  • 外交部回应美将“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签署成法: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12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当地时间12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将“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签署成法,其中包含涉华消极内容,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对此,毛宁表示,美方执意将夹带涉华消极内容的“2025...

    时间:12-24
  • 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字当头大处落笔 “一泓清水”润泽北方

      央广网十堰12月24日消息(记者赵玲)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十年来,丹江口水库已累计向京津冀豫四省市调水683亿立方米,惠及北方的14座大中城市、1.14亿人口。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

    时间:12-24
  • 日本外相岩屋毅将访华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  日本外相岩屋毅将于12月25日应邀访问中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同岩屋毅外相举行外长会谈并共同出席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第二次会议。(外交部网站)...

    时间:12-24
  • 加强冬季田间管理 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当下正值农业生产“冬管”关键期,各地因地制宜做好田间管理,确保作物安全越冬,夯实粮油生产基础。  加强田间管理,小麦越冬有保障。在安徽小麦主产区——颍上县,为防止小麦生长过旺而出...

    时间:12-24
  • 湖北省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杨冰被“双开”

      中新网12月24日电 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经湖北省委批准,湖北省纪委监委对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杨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杨冰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

    时间:12-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