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蔡莉莉:中国民乐怎样沟通菲中文化?

2024-12-26 19:33: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马尼拉12月26日电 题:中国民乐怎样沟通菲中文化?

  ——专访菲律宾侨中学院民乐团团长蔡莉莉

  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民乐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艺术语言,连接着不同文化间的情感共鸣。菲律宾侨中学院民乐团自成立以来,致力于传承和推广中国民乐,成为中菲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近日,菲律宾侨中学院民乐团团长蔡莉莉在马尼拉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分享民乐团在培养年轻一代、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探索,以及对菲中音乐融合,增进两国民众的相互理解与友谊的思考。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菲律宾侨中学院民乐团成立60多年来,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蔡莉莉:中国民乐在菲律宾属冷门艺术。侨中学院民乐团自1963年成立以来,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在菲传播中华文化和民族音乐。

  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华社欣欣向荣,各类社团组织兴起,侨中学院民乐团也应运而生。1963年下半年,学校发布招募学员的消息,反响热烈,首批便吸引近百名学生报名。然而,初期乐器资源匮乏,教学条件简陋。尽管如此,在诸多华社音乐界人士的指导下,乐团逐渐成形。

  20世纪80年代,民乐团在侨中学院60周年校庆中演奏经典中国民乐曲《喜洋洋》《瑶族舞曲》《东海渔歌》等,赢得赞誉。然而,后来因学员陆续毕业和社会环境变迁等因素,民乐团于1985年陷入停滞。2003年,民乐团为庆祝侨中学院建校80周年复团,重获生机。

  如今,乐团足迹遍布海内外,积极参与菲中文化交流活动,如参与“中菲相知奖”相关活动、菲中友谊日和中菲人文之驿等活动。乐团是菲律宾首个在国家级剧院——菲律宾文化中心举办专场演出的民乐团;先后代表菲律宾前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比赛交流;应邀前往中国上海、四川、福建等多地演出,与多所中国高校音乐团队交流切磋,取得丰硕成果。

  中新社记者:民乐在菲发展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蔡莉莉:菲律宾民乐团体缺乏专业师资,成员们只能依靠互相学习,形成“老带新”模式。我自己曾担任乐团老师,教过的学生如今也在教授新一代团员,薪火相传。

  过去,当有中国专业音乐老师来访,我们总会抓住机会,尽可能短时间内学到更多内容。但与中国的专业团队相比,我们仍面临不小压力。不过这种压力反而成为年轻团员的动力,激励他们向更高水平看齐,开阔眼界,了解正宗的民乐演奏技巧。

  为弥补师资不足,我们也努力创造机会,选派年轻团员赴中国专业机构学习,接受系统培训。这种学习弥补了老一辈教育资源的局限,为菲律宾民乐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招生方面,乐团借助现代社交媒体吸引了不少年轻人,民乐传承后继有人。目前,侨中学院民乐团最年轻的团员16岁,最年长的已有78岁,跨越数代人。

  中新社记者:民乐如何在中菲文化交流中发挥桥梁作用?

  蔡莉莉:菲律宾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而民乐团通过独特的融合演奏方式,成为菲中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

  在中国驻菲使馆和华社组织的活动中,民乐团常演奏经典中国民乐曲,让菲律宾民众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而在本地节庆活动中,乐团又会受邀到菲律宾的大学及地方政府主办的活动现场演出,既弹奏中国民乐,也演奏菲律宾民谣。当我们用中国传统乐器演奏菲律宾歌曲《插秧歌》时,菲律宾观众总会感到惊讶,为什么中国乐器能弹奏出他们熟悉的旋律,进而产生共鸣。这种音乐的融合不仅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也让文化交流更具亲和力。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菲律宾演出时会身着中国传统汉服,而在中国演出时则选择菲律宾的“国服”——巴隆他加禄,通过服装与音乐的双重展示,将两国文化巧妙融合。通过这些努力,民乐团在菲中文化交流中架起一座桥梁,让中华文化在菲律宾生根发芽,同时也将菲律宾文化带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中新社记者:菲律宾华裔新生代如何通过民乐理解并传承中华文化?

  蔡莉莉:民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乐团年轻团员和华裔新生代而言,学习和演奏民乐不仅是一种技能的传承,更是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民乐团的许多成员从零开始学习中国传统乐器,如二胡、笙和笛子等。通过一曲曲经典民乐作品的练习与演绎,他们逐渐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与情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韵味。例如,在学习《茉莉花》时,他们不仅学会如何掌握旋律与节奏,还了解这首民歌所表达的温婉、淡雅的中国美学精神。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使他们与中华文化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

  民乐传承是音符的延续,更是文化的代际传递。菲律宾华裔新生代通过学习民乐,不仅能掌握一门技艺,更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他们在演奏中找到归属感,也坚定传承与弘扬中华文化的决心。民乐团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沟通菲中文化的一座桥梁。(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陈溯)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25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中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017年首轮优质粮食工程启动实施,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近215亿元,带动地...

    时间:12-26
  • 中国国防部:美国穷兵黩武不仅祸乱世界 也加速反噬自身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李纯)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26日在北京指出,美国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美国穷兵黩武不仅祸乱世界,也正在加速反噬其自身。  在当天的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总统拜...

    时间:12-26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七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中新网12月26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元旦、春节将至,必须坚守节点,以严的标准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具体如下:  四川省政协原...

    时间:12-26
  • 中国银行业协会原党委委员、秘书长黄润中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12月26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纪检监察组、福建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银行业协会原党委委员、秘书长黄润中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纪检监...

    时间:12-26
  • 国防部:解放军有信心有能力挫败一切外部势力

      中新网12月26日电 12月26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印太总部司令称,中国加大在台海地区军事化促使美持续对台军售,美依据“与台湾关系法”随时准备保卫...

    时间:12-26
  • 国防部:美扩张太空军力危害全球战略稳定

      中新网12月26日电 12月26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驻日太空军近日宣告成立,首任司令在成立仪式上表示,针对中俄加强太空军事利用、朝鲜推进核导开发,...

    时间:12-26
  • 国防部正告民进党:几件美制武器成不了救命稻草

      中新网12月26日电 12月26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据报道,台湾向美国采购的首批M1A2T主战坦克运抵台湾,是台湾军方30年来首次获得新型坦克。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

    时间:12-26
  • 国家统计局修订2023年GDP初步核算数

      中新网12月26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就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会上,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国际通行做法,国家统计局...

    时间:12-26
  • 中方回应菲律宾防长涉华言论:不要再上演颠倒是非的拙劣戏码

      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24日,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发表声明称,在联合演习背景下,美在菲部署“堤丰”中导正当合法。菲是主权国家,不是任何国家的...

    时间:12-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