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心聚力 第六届中国边疆考古学术研讨会举行

2024-12-29 11:38: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 孙自法)旨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心聚力”的第六届中国边疆考古学术研讨会,12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顺利举行,来自全国近百名边疆考古相关专家学者代表相聚一堂,51场边疆考古专题学术报告轮番登场、同台“论剑”,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进展,围绕边疆考古议题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

  学术报告内容丰富

  这51场学术报告的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历史时期,区域涵盖中国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云南、广西、甘肃等省区,涉及遗址主要有:新疆吉木萨尔北庭故城、克孜尔石窟、喀什莫尔寺、奇台唐朝墩古城、尖甲坡墓群、吐峪沟高昌回鹘佛寺、库车市乌什吐尔、库尔勒市玉孜干古城、焉耆霍拉山寺院等遗址;西藏玛不错、西部城堡等遗址;青海乌兰泉沟墓地、都兰热水墓群、吐蕃时期墓地、都兰夏尔雅玛可布、共和县伏俟城等遗址;内蒙古赤峰彩陶坡、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大兴安岭西南端殷墟时期铜锡矿等遗址;黑龙江穆棱河流域的遗址;吉林珲春温特赫部城、嫩江下游地区的遗址等;辽宁二布尺南遗址等遗址;云南维西吉岔遗址、昆明市河泊所等遗址;广西恭城县牛路冲、平乐县河口城等遗址;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

第六届中国边疆考古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代表作专题学术报告。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学术报告议题还包括《秦汉王朝的形成与文明互鉴》《商周时期中原与边疆地区的金属资源流通问题》《秦汉时代主体人群发展壮大的考古学观察》《早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冶金技术与资源》《碎叶城及其周边古代城址的考察》《张骞时代之西域城址》《欧亚草原东部斯基泰型铜剑的流通与草原阶层化社会的扩张》《陶器有机残留物视角下的农牧交错带形成过程》《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玉髓的溯源研究》《略论西藏考古出土的金银器类型与功能》《西藏腹地古代丧葬习俗的延续与变迁》《吐蕃时期佛教摩崖石刻佛塔的研究》等。

  专家观点交流分享

  学术报告上,专家结合边疆考古研究实践,积极交流分享学术观点。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郭物研究员表示,北庭故城、奇台唐朝墩遗址和吐鲁番市西旁唐宋时期景教寺院遗址等发掘研究成果,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唐至元代时期边疆治理方面采取的包容政策,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宗教中国化的生动例证。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陈建立指出,中国青铜冶铸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是外来因素与本土创造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出冶金技术从边疆到中原的传播与发展的重要性,研究表明,整个商周时期,中原与边疆各地之间的金属物料产地几乎同步转变、过程高度一致,代表了金属原材料在各地区之间的互通。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王立新认为,在殷墟早期阶段,商王朝已通过贸易或贡赋手段从大兴安岭西南端一带获取铜、锡矿料,实际上已将这一地区纳入自身采、冶、铸分离的青铜器生产链条中的上游环节。

第六届中国边疆考古学术研讨会闭幕后,与会专家学者代表在会场合影。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刘兵兵说,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的发现,从文字或实物层面,生动揭示吐谷浑民族自归唐以后近百年间的发展历程,并从中窥见归唐吐谷浑人思想观念、物质生活、文化认同等历史细节的变迁。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教授杨益民从陶器吸附有机残留物分析的角度研究指出,草原牧业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之间的不断碰撞,逐渐在中国北方形成了农牧交错带。

  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夏格旺堆研究馆员说,玛不错一期遗存反映了青藏高原腹地海拔最高、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湖滨渔猎史前文化。同时,该遗址不断发现的各类遗存现象,丰富了青藏高原史前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及其内容。

  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正值中国边疆考古工作被赋予新的历史重任和历史使命之际,本届边疆考古学术研讨会举行颇受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施劲松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边疆考古要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撑,为现代的边疆治理提供历史资源。这是如今边疆考古的时代意义和政治意义。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考古博物馆馆长、中国考古学会秘书长刘国祥研究员作会议总结指出,中国边疆考古学术研讨会迄今已连续举办六届,得到广大边疆考古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边疆考古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发掘研究成果展示舞台,为深入推动中国边疆考古高质量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第六届中国边疆考古学术研讨会举行闭幕式。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本届研讨会充分彰显中国边疆考古的生机与活力,也代表了中国边疆考古的学术前沿和发展方向。中国边疆考古获取的各类遗迹丰富,遗物质地、形制多样,这些考古最新材料对于探讨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不同区域间互动交流,以及更广泛的亚欧视域下的东西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刘国祥表示,该研讨会推动边疆考古成果更好为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学术报国”“学术戍边”成效显著。他希望考古学界加强协作,凝聚力量,共同推进中国边疆考古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据了解,第六届中国边疆考古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公共考古中心和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主承办方希望通过学术研讨活动,团结所有从事、关心边疆考古的专家学者,共同为建构中国边疆考古学知识体系而持续努力。(完)

  • 相关阅读
  • 邹广任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中新网海口12月28日电 (记者 符宇群)12月28日,海南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海口闭幕。会议决定任命邹广为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完)...

    时间:12-28
  • 新疆将新建生物保健重点实验室和工业固废重点实验室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28日电 (记者 王小军)“新疆将组建的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将围绕碳交易机制、生物农业、固体废弃物行业等方面,搭建一个技术共享转化平台,找到相关产业发展的突破点,通过重点实验室为载体,助力产业发展...

    时间:12-28
  • 国家终身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

      中新网北京12月28日电 (记者 谢雁冰)国家终身教育智慧教育平台27日正式上线,首批上线1000门(个)课程。  据悉,国家终身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集教育系统之力,聚全社会优质资源,首批上线1000门(个)课程,设立科学素养、职场...

    时间:12-28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4年十大国内、十大国际军事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4年十大国内军事新闻2024年十大国际军事新闻视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4年十大国内、十大国际军事新闻来源:央视军事    ...

    时间:12-28
  • 邹广任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海南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任职案,决定任命:邹广为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海南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

    时间:12-28
  • 新质+新制 推进媒体系统性变革

      新质+新制 推进媒体系统性变革  ——2024(第九届)党媒网站发展论坛发言摘编  向新型主流媒体全面转型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董时: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应坚持创新导向、效果导向,从内容创新、渠道拓...

    时间:12-28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被查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电 中国官方28日通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桂林市委书记周家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周家斌,男,汉族,1964年9月生...

    时间:12-28
  • 王毅:国际社会在中东问题上应秉持“四个尊重”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电 1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同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会谈时,就中东局势表示,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不是大国博弈的角斗场,也不应成为域外国家地缘争夺的受害者。中东由乱向治的当务...

    时间:12-28
  • 2024大国重器再上新!60秒回顾高光时刻

    上天 入地 下海 登极 逐梦2024,又是被大国重器硬核实力震撼的一年60秒视频盘点2024大国重器上新的高光时刻视频:2024大国重器再上新!60秒回顾高光时刻来源:央视财经2024中...

    时间:12-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