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吴敏:中国武术缘何受到德国民众青睐?

2025-01-06 16:40: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柏林1月6日电 题:中国武术缘何受到德国民众青睐?

  ——专访德国国家武术队总教练吴敏

  作者 马秀秀 张萌

  吴敏曾是中国上海武术队一名专业运动员。1998年到德国定居后,她最初在柏林一家体育俱乐部任教,2003年成为德国国家武术队总教练,2018年创立欧洲范围内第一所将中文与武术教学相结合的学校。

  为何在德国教武术?作为德国国家武术队总教练是何体验?武术如何促进中德友好交往?吴敏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分享她的故事与见解。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何种机缘让您在德国教武术?

  吴敏:初到德国时,我社交圈子较小,想通过武术与更多人建立联系,同时弘扬中国文化。而且,国家培养了我,我不想放弃武术,于是决定从教学入手推广武术。

  德国恰好有某协会要参加比赛,听说我曾是中国专业运动员,于是请我做指导。我现场展示的动作受到大家欢迎。那时我就觉得,中国武术在德国人心中是很被欣赏的存在。

  当时柏林地区缺乏教武术的专业人士,而我受过中国国内完整系统的训练,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我与柏林施潘道区一家体育俱乐部负责人商谈,最终决定在俱乐部开设专门教武术的部门。

  那时我感觉心里有一种“星星之火”。虽然语言不通,也不知如何宣传,但我可以从上路发传单开始,最初吸引来三五个学员,然后影响力慢慢扩大。现在我们俱乐部不仅培养了很多学员到世界各地参加比赛,也吸引很多中老年人士对太极养生等方面产生兴趣。

  中新社记者:德国武术训练和您在国内的经历相比有哪些差异?

  吴敏:德国的武术训练与国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在训练资源方面,国内的训练设施和设备非常齐全。而在德国,我们通常借用学校的场地,基础设施有限,缺乏辅助器械。由于条件限制,德国的武术训练有时会面临一定风险,我也曾因此受伤。

  此外,训练理念和投入程度也有很大不同。国内的武校学员每天都会集中训练,像专业运动员一样全身心投入,追求成绩和发展,而德国学员大多是出于兴趣和热爱来学习,训练强度较低。在欧洲,武术的普及程度和获得的支持力度远不及亚洲国家,武术协会和俱乐部很难提供这样的支持。

  中新社记者:2003年,您被德国武术联合会聘用,成为德国国家武术队总教练。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吴敏:加入柏林施潘道区的体育俱乐部后,我也与德国武术联合会建立了联系,这让我感到高兴,因为在德国推广武术需要更高平台。最初我协助德国武术联合会在各地开展培训和推广工作,后来由于有教师离职,武术联合会一时难以找到合适人选,便希望我能承担相关教学任务。在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推荐下,我最终成为德国国家武术队总教练,并一直延续至今。

  能够担此重任,我感到非常荣幸,但这一过程充满挑战。由于资金不足,我们面临许多困难,包括寻找适合的训练场地等。让我感动的是,每当遇到困难,那些曾经跟我学习武术的学生们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在我们筹办比赛、布置场地时,许多学生和家长也会主动来帮忙。这份爱心、坚韧和互帮互助的情谊,让武术精神得以传承。

  德国武术联合会成立于1981年,长期以来在国际武术赛事中的成绩并不理想。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近年联合会发展迅速。2019年10月,在中国上海举行的第十五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上,我们获得了男子传统拳术第三名和女子传统拳术第六名的成绩,为德国国家武术队摘得历史上在该领域的首枚奖牌。

  去年,在欧洲武术锦标赛上,我们实现历史性突破,获得9枚金牌,并在团体总分中荣获第三名。这是德国武术联合会自成立以来取得的最佳成绩,也是德国在国际武术竞技中取得的重要进步。目前,我们正全力备战下一届青奥会,力争再创佳绩。

  中新社记者:为何会开设柏林文武学校?目前学校发展如何?

  吴敏:柏林文武学校是一次在机缘巧合下的尝试。当时很多孩子除了练习武术外,还需要去别地学习中文。有家长提出,是否可以开设课程,将中文和武术教学结合在一起?受此启发,我请了两位老师进行初步尝试。随着学员逐渐增多,2018年我们正式申办了这所学校,并得到柏林当地政府和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的大力支持。

  柏林文武学校不仅教武术技巧,还融入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比如感恩父母、尊敬师长、刻苦拼搏等观念,并通过实际的武术训练传递给学生。目前学校已有120多名学生,学员群体不仅包括华裔学生,还有德国本地学生及来自混血家庭的孩子。尽管学校教学场地和资源有限,尤其是训练时间大多集中在周末,但凭借用心管理和不懈努力,学校发展取得显著进展,持续为德国各大俱乐部和国家队输送后备力量。

  中新社记者:目前武术在德国受欢迎程度如何?武术如何促进中德友好交往?

  吴敏:武术本身具有很强的表现力。通过在德国推广,武术不仅丰富了德国的多样文化,也让德国人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与纯搏击类项目不同,武术更侧重于展示性训练,强调健身、防身,而非对抗,这一点在德国广受欢迎。

  我认为,武术对促进两国间友好交往可以发挥积极的桥梁作用。在习武过程中,许多德国学员逐渐理解了武术背后的“先礼后兵”和“修身养性”理念。他们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并开始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和认同。每年,我们都会参加德国的文化节和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借助武术这一载体,向更多德国民众展示中国文化之美。

  此外,武术在增进两国青少年之间的友谊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夏天,我们组织一批德国孩子赴中国浙江台州,参加“寻根之旅”夏令营。在那里,他们体验了传统的中国武术训练,不仅更好了解了中国的生活方式,也结交到许多中国朋友。我们计划与中国的武术学校保持长期合作,定期组织青少年交流活动。通过“以武会友”方式,我们希望增进两国年轻一代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这对未来两国友好交往会是很好的铺垫。(完)

  • 相关阅读
  •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毛德忠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1月6日电 据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消息,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毛德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毛德忠简历  毛德忠,男,彝族,1966年7月生,四川西昌人,省委党校...

    时间:01-06
  • 福建南平港澳委员聚焦绿色发展

      中新网福建南平1月6日电 (张丽君 周季 叶善日)3日,福建南平部分港澳委员们聚焦当地绿色发展,实地走访福建省南平市云谷实验学校、建阳经济开发区、崇阳溪漫游道等地,感受闽北生态与文化融合魅力。  2025年南平两会...

    时间:01-06
  • 现任外交部发言人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  华春莹,女,汉族,1970年4月生,大学毕业,中共党员。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毛宁,女,汉族,1972年12月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外交部发言人林剑  林剑,男,汉族,1977年5月生,大学毕业,中共党员。外交部发言人郭嘉...

    时间:01-06
  • 外交部:中方修建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经过严谨科学论证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新任发言人郭嘉昆1月6日首次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印度称已向中国转达了对中国在雅鲁藏布江开发大型水坝的担忧。今天,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到访印度。...

    时间:01-06
  • 外交部:中方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立场一贯明确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新任发言人郭嘉昆1月6日首次主持例行记者会。图片来源:外交部网站提供。  有记者提问:韩国联合参谋部称,朝鲜今天发射一枚中程弹道导弹,这是朝鲜自去年11月发射弹道导弹...

    时间:01-06
  • 外交部新任发言人郭嘉昆亮相:将竭尽所能及时、准确、深入阐述中国外交政策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新任发言人郭嘉昆1月6日首次亮相例行记者会。  郭嘉昆当天在开场白中表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很荣幸担任外交部发言人,也很高兴同各位在蓝厅结识。今后我将竭尽所...

    时间:01-06
  • 重庆出台20项举措促进银发经济发展 增进老年人福祉

      中新网重庆1月6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6日从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重庆多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20项举措,加快推动...

    时间:01-06
  • 16部门联合开展2025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今天(6日),全国妇联、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公安部等16部门印发通知,联合部署开展“把爱带回家 同心护成长”2025寒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呵护孩子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和有意义的假...

    时间:01-06
  • 中国外交部新任发言人郭嘉昆亮相

      中国外交部新任发言人郭嘉昆今天(1月6日)正式主持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成为外交部第35任发言人。   外交部自1983年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最早设立固定新闻发布机制的中国政府部委之一。  (总台央视记者 黄惠馨 赵...

    时间:01-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