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英雄营里英雄兵(强军路上)

2025-01-12 08:1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百战百胜第三营”官兵迅速集结。

  张永进摄

">

“百战百胜第三营”官兵迅速集结。

张永进摄

东北某地,寒风利如尖刀,坚冰厚比铠甲。

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陆军第78集团军某旅“百战百胜第三营”开赴野外,组织冬季野营拉练。他们依托沿途地形,科学穿插自救互救、按图行进、战术情况处置等课目的训练考核。

冰天雪地中,官兵们脸被冻得通红,面罩沾满雪霜。面对接连不断的随机导调特情,三营指挥员带领官兵沉着应对、果断处置、见招拆招,一次次化险为夷。他们走一路、练一路、打一路,提升了恶劣天气下的战场适应能力。

这是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之师——该营诞生于战火硝烟中,历经大小战役战斗千余次,打出“百战百胜”的赫赫威名,涌现出杨印山、倪祥明等70余位战斗英雄。

胜战刀锋,永不卷刃。进入新时代,在国际维和、联合军事演习以及国庆阅兵等重大任务中,该营官兵屡创佳绩,续写了英雄营的辉煌篇章。

一次维和任务——

“这样的战斗力,是在任务中淬炼出的”

2024年夏天,三营奉命参加某多国维和演习。作为北部战区陆军首支参加此系列演习的任务分队,面对任务重、课目多、时间紧等挑战,官兵们迎难而上,拿出“百战百胜”的精气神,争分夺秒、精细组训。

演兵场上,三营官兵奋力拼搏,成为唯一一支成功处置所有情况的参演分队,被多国教练团一致作出“表现出色”的高度评价,展示了中国军队的良好形象。

“这样的战斗力,是在任务中淬炼出的。”凝望着荣誉墙上闪亮的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官兵们打开了话匣子。

那年3月,三营接到执行第十批赴马里维和任务的通知。马里,外部环境复杂、安全局势恶劣,曾被联合国称为“最危险的任务区”。

接到命令当天,三营官兵纷纷主动递交维和请愿书。“面对可能到来的危险与考验,大家毫不退缩。”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营长感慨不已。

驻守在各方武装势力交错的中间,三营官兵全力以赴保护任务区域人员安全。

一次执勤经历,让战士周忠皓毕生难忘。当时,4辆可疑汽车驶过周忠皓的哨位,向马里政府军营区方向前进。在最短的时间内,周忠皓将情况上报分队指挥部。

很快,距哨位700米区域传来了剧烈爆炸声和持续的枪声。三营官兵迅速奔向各自战位,依托自身打造的坚固防御工事,坚守阵地近9小时,直至特情解除,成为保护身后数千名联合国工作人员的坚强堡垒。

生死面前,不害怕吗?“说不怕是假的,但我们是英雄传人,必须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哪怕需要付出生命。”周忠皓的回答铿锵有力。

为更好执行维和任务,官兵不断总结经验、做好战斗准备:原来战车在车场整齐停放,后来全部依托有利地形分散配置;武器弹药由集中看管变为分发至班排管理,方便必要时取用……

戴上“中国蓝盔”,三营官兵为维护和平担当作为、负重前行。16个月的维和任务中,每次面对危险,三营官兵都保持一往无前的姿态,累计警戒执勤超过1万小时,安全巡逻700余次、8000多公里。

任务结束,三营以优异表现赢得广泛赞誉,被授予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

一面荣誉战旗——

“光荣传统不能丢,红色基因不会变”

走进三营荣誉室,“百战百胜第三营”战旗熠熠生辉。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诉说着三营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英雄历史——

该营在苏北佃湖阻击战中战功卓著,被新四军三师授予“百战百胜第三营”称号;抗美援朝战争中,七连四班官兵击退数十倍于己的敌军20余次进攻,用热血和生命守住了222.9东无名高地……

战旗鲜艳夺目,初心坚定如磐。英雄营里,有一群英雄的兵,他们走过前辈的路,扛起英雄的枪。

2019年夏天,国庆70周年阅兵前夕,班长李向前代表三营官兵手擎“百战百胜第三营”战旗,前往阅兵村训练。

盛夏的北京热气灼人,训练场上,教官一遍又一遍地纠正动作。只10余分钟,李向前的衣服就被汗水浸透,不一会儿便被太阳晒干,然后又湿透。几个训练日下来,整个人黑了一度,瘦了一圈。

盔檐下的额头与日晒的脸庞更是产生了“色差”,脸上形成了泾渭分明的黑白交界线,但他乐此不疲,经常与战友相互比较晒黑了多少。

“还能坚持吗?”“报告,能!”每天,在训练场上,教官都会问这个问题,李向前总是给出相同的答案。

每次快到忍耐极限时,他总会想起解放战争中连队老班长杨印山不怕牺牲、克服重重困难,第一个将红旗插上城头的英雄事迹,“当年,前辈们冒的是枪林弹雨,与他们比,我的辛苦不算什么”。

李向前深知,自己擎起的不仅是一面战旗,更是革命先辈和全营数百名官兵的光荣梦想,不能有任何闪失。为解决膝盖靠不拢、脚跟靠不上的问题,他每天晚上睡觉时用背包绳捆住双腿,最终双腿双脚都出现了淤肿,严重时穿鞋都困难,却依然坚持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阅兵仪式上,李向前高擎“百战百胜第三营”战旗通过天安门广场,光荣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荣誉写在战旗上,忠诚刻在骨子里。

近年来,三营将战旗作为铸魂育人的重要内容,通过常态举办战旗故事会、开展红色寻访、制作专题纪录片等方式,搭建红色教育课堂,引导官兵传承红色基因,争当红色传人。

“作战样式变了、武器装备变了,但光荣传统不能丢,红色基因不会变。”三营政治教导员表示。

一条转型之路——

“推动合成营迈向合成‘赢’”

寒风呼啸,阻挡不了官兵们的训练热情。训练场上,铁流浩荡,炮声隆隆,三营官兵驾驶战车,将一个个“敌”目标逐个击破。

研战室里,记者看到,三营的军事训练笔记本,每一页都写得满满当当。“只争朝夕、引弓待发,是每名官兵的日常状态。”营长表示。

一场失利,令三营官兵至今记忆犹新。

那年,伴随着改革强军的步伐,三营由装步营改编为合成营。新装备陆续列装,作为旅转型建设试点单位,第一场演练,全营上下斗志昂扬。

演练场上,三营按照猛打猛冲的传统战法,向“敌”防守的高地发起冲锋,却一次次被“敌”远程火力配合强电磁干扰击退。一系列新型作战手段、新式作战要素的出现,让三营官兵败下阵来。那次失败,让三营官兵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合成营到底应该怎么建,如何训?”全营迅速掀起一场头脑风暴。经过一轮又一轮学习、钻研和讨论,他们调整训练内容,从武器理论、构造原理到空地联合、体系作战,循序渐进、纵深挺进,从难从严淬炼打赢硬功。

合成营,合成为打赢。

当年年底,演习场上,他们再次出征,以全优成绩打出了“百战百胜第三营”的威名,实现了新装备当年列装,当年形成战斗力。

“‘百战百胜’称号带来的不仅是荣誉,还有本领恐慌。”三营政治教导员介绍,对胜利的渴求,令官兵们始终保持着只争朝夕的拼搏劲头。

发展新质战斗力的浪潮中,三营列装了数字化新型装备,并接到了半年后接受上级演习检验的任务。那段时间,为了测试装备性能、确定作战编组,三营科学制定训练计划,从主官到战士各司其职、全力攻关。

“推动合成营迈向合成‘赢’,一刻也不敢歇。自己慢一步,都可能阻碍战斗力提升。”战士王述斌回忆,白天,他与班里成员反复研究指导手册,梳理总结经验;晚上,他联系厂家咨询,探讨各项技术难题。最终,他们按时打通装备链路,圆满保障了检验任务完成。

三营官兵敢打硬拼,勇攀新的战斗力高峰。2023年底,三营官兵刚刚完成海外维和任务归建,此时新大纲试训在该旅开展已经一月有余。

从热浪滚滚的西非大地,到千里冰封的东北雪原,官兵跨越了60余摄氏度的温差。为抢回失去的时间,近百名经验丰富的干部骨干主动放弃休息,直接投入训练……最终,他们成功实现弯道超车,运动搜索、战场防护等多个课目在全旅公开示范推广。

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

“筑起新长城,牢记着使命,听党的号令,勇当先锋、百战百胜,看我三营兵……”冬日清晨,三营官兵高唱营歌前往训练场,开启了一天的训练任务,铿锵有力的歌声响彻旷野。

(梁铎、陈若冰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2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云南昆明对外开放启新篇 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进展显著

      中新网昆明1月12日电 (罗婕)昆明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12日开幕。昆明市市长刘佳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2024年该市对外开放开启新篇章,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凸显,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时间:01-12
  • 北京政协委员共话共绘“同心圆”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记者 徐婧 杜燕)带领中国青年企业家代表团开展“一带一路万里行”活动、推动京澳资源联动、用音乐为京港澳青少年搭建文化交流平台……12日,多位北京政协委员畅谈履职尽责促联动、聚人心,为共...

    时间:01-12
  •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

      中新网南宁1月12日电(黄令妍 杨陈 韦佳秀)1月1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南宁开幕。1月1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南宁开幕。陈...

    时间:01-12
  • 广西激活“水动能” 陆海统筹江海联动谋开放发展新篇

      中新网南宁1月12日电(记者 杨陈)刚刚过去的2024年,广西平陆运河建设投资过半,进度过半,一条世界级运河雄姿初现;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量首破万列;北部湾国际门户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超过900万标箱……陆海统...

    时间:01-12
  • 推动改善生态环境 湖南3万多名政协委员参与专项民主监督

      中新网长沙1月12日电 (记者 邓霞)1月12日,湖南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湖南省政协办公厅副主任、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新闻发言人肖金刚介绍,2024年,湖南省政协推动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再出...

    时间:01-12
  • 搬进“新家” 温暖过冬(在现场)

      1月11日,西藏定日县曲洛乡措昂村,首批入住活动板房的村民正在搬运物品,为入住做准备。  本报记者 张武军摄"> 1月11日,西藏定日县曲洛乡措昂村,首批入住活动板房的村民正在搬运物品,为入...

    时间:01-12
  • 倾听台胞心声 促进琼台交流(两岸脉动)

    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在琼台胞座谈会,倾听乡亲们的诉求和期盼,共话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奔赴洋浦、琼海、万宁、保亭、三亚等地,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前不久,台湾省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赴海南省...

    时间:01-12
  • 紧急救援保障“母女平安”(在现场)

    “杨医生,通来村有个孕妇快生了。”1月9日17时,正在定日县长所乡巡诊的西藏军区总医院医疗队接到求助,军医杨帆和余淑蓉紧急赶往通来村。 孕妇名叫次仁卓嘎,预产期就在这几天,军医们赶到时,她已疼痛难...

    时间:01-12
  • “链”上深融合 向“新”创未来(两岸脉动)

    前不久,两岸产业交流对接系列活动在江苏省举办。在台资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对接会上,参展的120多家两岸企业设定固定展位,通过供需发布、重点项目路演、对接商洽等环节,为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

    时间:01-12
  • 中埃塞基础设施合作结硕果(新时代中非合作)

    清晨7点,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的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总部大楼项目现场便忙碌起来:超过3万平方米的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运送建材的车辆往来穿梭。...

    时间:01-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