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路路畅通 心心相连(在现场)

2025-01-13 08:3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速前进赶往震区!”1月7日9时5分,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后,定日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顿珠江村心急如焚地发出指令。仅用时3分钟,定日县消防救援大队就整装出发驰援震中长所乡。

从定日县到长所乡,要走318和219两条国道,全程近40公里,到村里还需走一些村道。顿珠江村一度担心:“有没有道路受损?会不会影响救援?”

“一路畅通,我们已抵达!”9时45分,队伍抵达长所乡,顿珠江村立即向上级汇报。“公路经受住了强震,给救援争取了金子般宝贵的时间!”队伍迅速在古荣村等展开救援。

争分夺秒的抗震救灾中,公路、电路、“网路”……条条畅通之“路”,皆是生命之路、希望之路。

公路,为救援争取时间

食品、饮用水、暖炉、棉衣……看着一车车救援物资通过村道运送到村里,曲洛乡措娃村村委会主任扎西平措心安了不少:“尽管我们村子只有109户530多人,但党和政府也给我们修了一条水泥村道,直连219国道。幸好,这次地震村道没被震断,救援人员和物资都能尽快抵达。”

扎西平措说,自从有了这条村道,村子能直通定日县甚至日喀则市,村中的黑枸杞、黑金刚土豆、黑青稞等特色产品走向更大市场,“通村路是‘增收路’,这次地震中又成了‘救命路’!”

道路,是发展的“大动脉”,更是救灾的“供给线”“生命线”。截至2024年末,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49万公里;乡镇、行政村通畅率分别达97.99%和86.05%,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9.48万公里。

“我们地震后半小时就迅速调配人员、机械设备和车辆到震区主要国省公路沿线全面开展灾情排查,地震后4小时内就抢通了地震当天受损的所有国省公路通道,保障救援力量、抢险救灾物资运输车辆快速进入灾区。”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刘志强介绍。

据统计,截至12日15时,交通运输部门共向灾区投入应急运输车辆853辆(次),转运物资17500吨、转运人员562人(次)。

电路,给群众带来温暖

“灾情就是命令,保电就是任务!”1月7日上午,国网定日县供电公司供服中心主任格桑平措带着队伍,赶到受灾严重的古荣村开展抢修。经过15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古荣村修复了第一条电路。“来电了!”现场的人们欢呼起来。

一盏盏灯亮起,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1月10日下午,古荣村安置点,板房刚刚搭建好,国网日喀则供电公司城区供电服务中心运维抢修班班长拉巴顿珠就和同事爬上房顶接通电线。“看到乡亲们住进板房,打开电灯开心的样子,我们的辛苦都值得!”

地震后不到5小时,定日县城恢复供电;地震后18小时,措果乡、长所乡、曲洛乡等受灾最严重的区域恢复供电;地震后34小时,包括拉孜县拉孜镇、芒浦乡在内的受灾害影响严重的变电站线路全部恢复送电;11日下午,震中区域安置点全部实现市电接通。

连日来,国网西藏电力抢修恢复受损电力设施,开展应急接电工作。灾区所有安置点的帐篷和建成板房,已动态实现了接电、通电无遗漏。

据统计,截至目前,国网西藏电力累计派出应急抢险力量900余人、保电装备112台(套)。“我们将继续跟进做好新增安置点的接电工作。”国网西藏电力安全总监蒋浩然说。

“网路”,聚起同心合力

地震后当天,中国移动西藏公司技术人员拉平奔赴灾区,腰系安全绳、手握电路板,爬上基站铁塔,检查部件、排查隐患、修复线路。“在无网络覆盖区域,我们还临时提供了北斗短信应急服务,以便群众更快联络亲友、对外求助。”拉平说。

地震后不到一天,信息通信全行业出动应急人员423人次、各类应急车辆133台次、卫星电话450部……8日14时,定日县因地震影响的退服基站全部抢通恢复,受灾区域公众通信网络整体运行平稳。

稳定的“网路”,是救援的“信号道”。

“我们在震中搭设1个固定指挥部和4个移动指挥部,以‘卫星+专网’确保前后方音视频传输畅通。”西藏消防救援总队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天,队伍已架设图传设备28路,持续保障视频传输,确保各点位救援情况能实时传输至各级指挥部。

畅通的“网路”,是心与心相连的“高速路”。

曲洛乡措昂村的安置点,17岁的旦增宗巴正坐在台阶上,和小伙伴一起看手机上的视频。“地震后,我刚开始心里很慌,但刷短视频能看到救援更多的进展,知道很多人都在关注我们、各种物资都在运来,我就不害怕了。”旦增宗巴说。

从318国道拉萨至定日段,到定日县各乡镇村落之间的道路;从高原铁塔线路到通达每一间抗震板房的电力线路;从覆盖灾区的5G、4G、卫星信号到每家每户的亲情话语……凝结着建设者的心血和救援者的努力。运送保障物资的车流,带来温暖光明的电流,连通心与心的信息流,在一条条生命通“路”上奔涌不息,情暖高原。

(本报记者袁泉、姜赟、倪弋、宋豪新、杨翘楚、刘温馨、史鹏飞、徐驭尧)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3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中越边民欢聚云南麻栗坡 新春同唱友谊歌

      【东盟专线】中越边民欢聚云南麻栗坡 新春同唱友谊歌  中新社云南文山1月13日电 (时文枝)13日晚,“文山·睦邻”2025年中越人文交流暨边民大联欢系列活动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启动。即日起至2月底...

    时间:01-14
  • 全国人大代表与专家建议 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领域立法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如果在喝酒后将汽车设置成自动驾驶模式,由车辆“自行”送驾驶员回家,算酒驾吗?  前不久,网络上流传一个视频,称某地交警在查酒驾时拦下一辆汽车,发现这是一辆主驾座位没人的“无人”驾驶车辆,副...

    时间:01-14
  • 震后一周 西藏定日受灾群众安置情况如何?

      新闻1+1丨震后一周 西藏定日受灾群众安置情况如何?  1月7日上午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2025年1月13日是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6.8级地震发生的第七天。天寒地冻,在震区,受灾群众的居住安置成了目前...

    时间:01-14
  • 多种技能培训课程任你选!夜间“充电站”了解一下→

      在浙江杭州,青年夜校又上新了。近日,多个区的青年夜校针对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新开设多种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他们在工作之余“充电”。那么,都有哪些课程呢?一起去看看↓↓↓  青年夜校开设技能培训  新就...

    时间:01-14
  • 创新的中国大步向前(创新谈)

    展望未来,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有底气、有信心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4年,科技创新为奋进中国留下一个个难忘的瞬间。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中国探月工程书写新的里程碑...

    时间:01-13
  • 多把“尺子”量人才(科技视点·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徐爱国(左一)指导作业队土壤采样流程规范。  中国农科院资划所供图"> 徐爱国(左一)指导作业队土壤采样流程规范。 中国农科院资划所供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以创...

    时间:01-13
  • 金融租赁多举措服务“三农”(财经眼)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推动下,不少金融租赁公司开始大力拓展农机租赁业务。图为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东双沟镇张庄村阅湖农场,果农在遥控操作多功能智能无人驾驶旋耕机。  刘 彬摄"> 在...

    时间:01-13
  • 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财经故事)

    激光束照射下,厚达三四十厘米的钢板火花飞溅,被激光这把“最快的刀”精准地切割成各类高端船舶零件。湖北华工法利莱切焊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调试大幅面坡口厚板激光切割智能装...

    时间:01-13
  • 携手科考 深化交流

      “蛟龙”号结束下潜作业返回“深海一号”船。  图为新华社记者王聿昊摄"> “蛟龙”号结束下潜作业返回“深海一号”船。 图为新华社记者王聿昊摄   中外科学家在“深海一...

    时间:01-13
  • 粤鄂间开出今年首趟返乡专列

    1月12日6时32分,G1136次列车从广州南站发车,载着700余名在珠三角地区经商、务工的湖北荆门籍人员返乡,13时33分,列车准时抵达湖北荆门西站。这是广东省和湖北省间2025年首趟免费高铁返乡专列。 “这...

    时间:0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