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热科院一优质水稻品种通过国审:高产、优质又抗虫

2025-01-16 18:44: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海口1月16日电 (记者 王晓斌)在水稻育种领域,“产量、品质、抗性”三者兼顾是育种人的不懈追求。记者16日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下称“品资所”)获悉,该所一个“三优”水稻新品种日前已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图为2024年11月9日在海南儋州,中国热科院品资所贺治洲博士在查看“品香优智15”杂交稻长势。记者 王晓斌 摄

  这个名为“品香优智15”的杂交稻品种,由品资所贺治洲博士主导培育。贺治洲告诉记者,在同批通过国家审定的400多个水稻品种中,能够同时达到高产、优质和抗虫的品种寥寥无几,“品香优智15”是其中唯一的抗褐飞虱优质稻品种。

  褐飞虱是一种暴发性和致害性极强的远距离迁飞性害虫,是当前水稻生产上的首要害虫。根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2025年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估:稻飞虱总体偏重发生;预估全国发生面积3.1亿亩次。

图为2024年11月9日在海南儋州,中国热科院品资所的水稻试验田。记者 王晓斌 摄

  贺治洲介绍,培育抗虫品种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审定的水稻品种中抗褐飞虱的品种不到1%。水稻育种需要攻克这一重点和难点问题。

  贺治洲团队利用优良品种资源和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在保留高产优质的遗传背景基础上,实现了多个主效抗性基因的聚合,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地将抗稻飞虱的基因整合到高产优质品种中。贺治洲透露,“品香优智15”在长江中下游稻区表现出良好的推广潜力,已与种业企业签署了合作开发协议。

  “热带地区的作物里面,种植面积最大的就是水稻。我们团队希望在水稻新品种选育方面,能够做出更多更好的成果,在热区推广种植。”贺治洲计划与相关企业和机构深化合作,推动热带水稻在国内外热区推广种植,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完)

  • 相关阅读
  • 政协第十三届山西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开幕

      中新网太原1月16日电 (记者 李庭耀)1月16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山西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太原开幕,山西正式进入两会时间。  山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徐广国作了政协山西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

    时间:01-16
  • 上海两会观察:超大城市如何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中新网上海1月16日电(范宇斌)超大城市如何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正在举行的2025年上海市两会上,民革上海市委会、民盟上海市委会、致公党上海市委会都把目光聚焦到了加快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当前,...

    时间:01-16
  • 中方欢迎达成加沙停火换俘协议

      中新社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 张素)据报道,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15日就加沙地带停火达成协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对此作出回应。  “中方欢迎达成加沙停火换俘协议,希望...

    时间:01-16
  • 陕西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营造绿色低碳产业生态

      中新网西安1月16日电 (杨英琦)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6日在西安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2024年陕西秦岭区域生态修复135.2万亩,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治理沙化土地95.4万亩,完成“三北”工程区营造林207...

    时间:01-16
  • 2024年宁夏纪检监察机关立案3063件 处分2943人

      中新网银川1月16日电 (杨迪 马亚萍)记者16日从2024年宁夏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宁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13113件、初核7435件、立案3063件、处分2943人,实现市、县(区)纪委监...

    时间:01-16
  • 海南:司法护航自贸港建设

      中新网海口1月16日电(记者 王子谦 张茜翼)记者16日从海南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了解到,海南全省法院和检察机关围绕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贸港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戴军当...

    时间:01-16
  • 中国和菲律宾举行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十次会议

      2025年1月16日,外交部副部长陈晓东同菲律宾外交部副部长拉扎罗在福建厦门共同主持召开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BCM)第十次会议。  双方就南海形势坦诚、建设性地交换了意见。中方就菲方近期海上侵权挑衅活动、...

    时间:01-16
  • 浙江省两会观察:“千万工程”如何以“数”谋新?

      中新网杭州1月16日电(林波 张益聪)20余年来,浙江省持续深耕乡村振兴,“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下称:“千万工程”)与数字浙江有机融合,并加速推动数字技术向乡村下沉。当数字化不再是城市“专利”,“千万工程”如何...

    时间:01-16
  • 浙江两会观察:科技成果何以落地生“金”?

      中新网杭州1月16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主体”“高能级科创平台”……在连日来召开的浙江省两会上,上述内容成为多位浙江省人大代表口中关键词。  眼下,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加速科...

    时间:01-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