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绿进沙退”的中国智慧(微观)

2025-01-20 08:4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中国带给世界的,有防沙治沙的具体办法,也有人沙和谐、“绿富同兴”的发展理念

  

  “中国不仅有效改善了本国的生态环境,还积极推动国际防沙治沙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挑战树立典范。”不久前,英国《晨星报》网站刊发文章,称赞中国在荒漠化防治领域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了宝贵借鉴。

  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从颁布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到组织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再到强化科技创新支撑……长期以来,我国将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如今,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超过25%,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的国际典范。

  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认识这一历史性转变里的中国智慧,有三个维度。

  一个是时间的维度。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2024年年初发布的公报显示,全球每秒钟就有相当于4个足球场大小的健康土地退化。然而,治理荒漠化,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防沙治沙为例,2024年底,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把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围起来,我们用了将近半个世纪。有当地干部回忆,几乎每一片新植的林地都要花费3年、栽种3次以上。没有再难也不退却的韧劲,哪来“绿锁流沙”的奇迹?治理荒漠化,既需要分秒必争、与时间赛跑,更需要久久为功、坚持打持久战。

  一个是空间的维度。

  各个地区的气象、水文条件各不相同,因此,防沙治沙的方案也会有所不同。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在固沙治沙初期,曾尝试过卵石铺面、沥青拌沙、草席铺盖等方式,但都被风沙掩埋殆尽。一次,工作人员用麦草在沙漠中扎了“中卫固沙林场”等字,之后,喜出望外地发现其中方块形的字没有被沙子埋没,经过反复试验,最后发明“麦草方格”固沙法。除了“麦草方格”,许多地方还探索出生物治沙、光伏治沙等技术。思路决定出路,但思路也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这是治沙的科学方法,是中国带给世界的智慧。

  还有一个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

  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防治荒漠化,并非意味着要消灭荒漠。防沙治沙的目的,在于防治沙害、变害为利。对于荒漠化、沙化土地,完全可以因害设防、积极治理、适度利用。科尔沁沙地边缘的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代钦塔拉林场,7000余亩的文冠果树不仅有效防止风沙侵袭,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甘肃玉门市下西号镇,曾经的戈壁荒滩变身4.5万亩优质枸杞生产基地,年产枸杞干果1.2万吨、枸杞原浆5000吨,产值达5.8亿元;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昔日黄沙地,今朝绿满坡,沙漠旅游成为新的产业发展方向……事实上,“治沙害”和“兴沙利”,是完全可以统一的;产业与治沙的深度融合,能产生“1+1>2”的效果。可以说,中国带给世界的,有防沙治沙的具体办法,也有人沙和谐、“绿富同兴”的发展理念。

  荒漠化防治关系人类永续发展。作为全球荒漠化治理的参与者、引领者,未来,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分享技术、交流经验,与各方携手,为地球增添更多绿色,为建设美丽宜居的共同家园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0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生态环境部解读《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

      中新网1月20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消息,​​近日,《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三个文件相继印发实施,美丽中国建设“1+1+N”的实施体系不...

    时间:01-20
  • “新八级工”制度在粤落地扎根 技能人才更有盼头

      中新网广州1月20日电 题:“新八级工”制度在粤落地扎根 技能人才更有盼头  中新网记者 程景伟  “‘新八级工’制度让技术工人更有盼头了!”来自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名石化”)的吴金...

    时间:01-20
  • 《炼焦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发布

      中新网1月20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消息,近日,生态环境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炼焦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1-2024),替代2012年发布的《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进一步满...

    时间:01-20
  • 重庆聚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

      中新网重庆1月20日电 (梁钦卿)重庆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19日开幕,重庆市政府市长胡衡华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25年,重庆将聚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上实现新作为。  2024年,重庆开展...

    时间:01-20
  • 重庆两会观察:如何实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

      中新网重庆1月20日电 (记者 刘相琳)19日,正在举行的重庆两会上,乡村全面振兴成为讨论热词之一,如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多名政协委员给出自己的建议。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

    时间:01-20
  • 外国友人镜头里的今日中国——河山添锦绣 星光映万家

      跨越山海,连接世界,西部陆海新通道正加速延伸,不断创新合作共建机制,成为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的重要通道。在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的运营中心里,我看到铁路四通八达、联通千城万乡,亲身感...

    时间:01-20
  • 中央社院将聚焦大统战工作格局优化教学布局

      中新网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从19日在京举行的第十七次全国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会议上了解到,2025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将立足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在现有探索和成效基础上,推进编制政治共识教育教学大纲,为全国社院开展统一战...

    时间:01-20
  • 山东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济南开幕

      中新网济南1月20日电(记者 沙见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山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19日上午在济南开幕,会期4天半。来自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的山东省政协委员,将紧紧围绕“走在前、挑大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

    时间:01-20
  • 惩治“傍名牌”“搭便车” 河南去年起诉侵犯商标权等犯罪1304人

      中新网郑州1月20日电 (记者 刘鹏)严惩串标、强迫交易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依法起诉3554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1304人……1月19日下午,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段文龙在河...

    时间:01-20
  • 政协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蓉开幕

      中新网成都1月20日电 (记者 岳依桐 贺劭清 王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19日在成都开幕。本次会议为期5天,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出席开幕会并讲话。  开幕会上...

    时间:01-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