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用地名写下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注脚(余音)

2025-01-25 08:2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地名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浪潮中,它们不仅是地理位置的简单标注,也是对乡村发展实践的生动概括。2023年,民政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该行动涵盖地名方案编制、命名设标、文化保护、采集上图、信息服务等地名工作的各个环节,致力于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推动实现城乡地名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

  与时俱进的乡村地名,刻写下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注脚。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旅游等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些成就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在精神层面激发着乡村的活力和创造力。地名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吸纳新时代的乡村发展成果,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力彰显和提振美丽乡村精气神。

  置身广袤乡村,一个用心挑选、饱含深意的名字,无疑是对这片土地最好的诠释与致敬。

  好地名让人们“记得住”。在命名过程中,要尊重乡亲们的使用习惯与接受度,避免割裂地名与群众认知的内在联系。以“好看、好听、好认”的基本属性,融乡土气、时代感、文化性于一体,有利于激发情感认同,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地名文化的良好氛围,在无形中传递积极的价值观与社会正能量。

  好地名助村庄“转得活”。特色鲜活的乡村地名,吸引着资源要素汇聚乡村。在产业发展中用好地名元素,释放蕴含其中的经济价值,有助于村庄精准定位,培育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公共品牌,为优质农副产品、旅游服务资源推广赋能,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好地名让文化“传得远”。乡村地名往往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历史典故、民俗风情等紧密相连,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乡土情感,是乡愁乡忆的特色文化符号。围绕区域特色,持续打造独特的地名信息数据集合体,讲好乡村地名故事,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本报记者郁静娴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5日 07 版)

  • 相关阅读
  • 四川四合煤业“8·21”较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中新网成都1月25日电 (记者 刘忠俊)近日,四川乐山四合煤业有限公司“8·21”事故调查报告正式向社会公布,经调查认定,四合煤矿“8·21”较大瓦斯事故是一起煤矿违规将封闭井筒工程承包给无煤矿安全基本知识的个人,施...

    时间:01-25
  • 实施“持证亮牌”、整治违规行为 国家网信办加强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管理

      中新网1月25日电 据中国网信网消息,近期,国家网信办深入开展“清朗·整治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专项行动,积极推动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持证亮牌”,清理处置一批新闻信息服务领域的违法违规信息和网站、公...

    时间:01-25
  • 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发言人就菲方称查获所谓“中国间谍”答问

      中新网1月25日电 据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微信公众号25日消息,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发言人就菲方称查获所谓“中国间谍”答记者问。  问:近日,菲律宾国家调查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菲执法部门联合菲武装部队破获一起“中国...

    时间:01-25
  • 从一块月壤砖开始,搭建月球基地(唠“科”)

      华中科技大学提出的月壶尊打印建造方案示意图。">  华中科技大学提出的月壶尊打印建造方案示意图。  砖,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我们日常最熟悉的建筑材料之一。小小一块砖,在人类文明演化进...

    时间:01-25
  • 连接天空和大地的指骨

      应县木塔。  张颖康摄">  应县木塔。  张颖康摄  山西应县辽代街在冬日里气氛活跃,阳光纤长的金辉铺天盖地。那些为了生计而吆喝的店家进进出出,拽着午后流动的空气招揽走过路过的客...

    时间:01-25
  • 一份红军布告里的长征故事(以物鉴史)

      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贵州省博物馆特精选了38件反映红军长征过贵州的文物,以“文物里的长征”为主题展出。此批文物既有红军宣传书写的文书布告、木板标语、印...

    时间:01-25
  • 在地下2400米,“倾听”暗物质(来自科研一线的声音)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正在观察大型低温液氮屏蔽装置的液氮灌注情况。  受访者供图">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正在观察大型低温液氮屏蔽装置的液氮灌注情况。  受访者供图  在位于四川省凉山...

    时间:01-25
  • 河泊所简牍讲述西南信史(考古中国)

      “益州郡滇池戹同里”简。  苏东晓供图">  “益州郡滇池戹同里”简。  苏东晓供图  2022年以来,位于云南滇池南岸的河泊所遗址发现5000余片有字简牍,是云南第一次大规模出土简牍。出...

    时间:01-25
  • 深度学习技术帮助设计抗眼镜蛇毒蛋白质(学术眼)

      据新华社电 美国华盛顿大学、丹麦技术大学等参与的研究团队日前在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设计出能够与眼镜蛇三指毒素结合的新型蛋白质,可防止这类毒素破坏神经系统...

    时间:01-25
  • 综合展示南岛语族文化(上新了)

      图①: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出土的带把陶杯。">  图①: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出土的带把陶杯。  图②: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展出的树皮布。  以上图片均为平潭壳丘头遗址博物馆提供">  图②:平潭...

    时间:01-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