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用地名写下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注脚(余音)

2025-01-25 08:2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地名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浪潮中,它们不仅是地理位置的简单标注,也是对乡村发展实践的生动概括。2023年,民政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该行动涵盖地名方案编制、命名设标、文化保护、采集上图、信息服务等地名工作的各个环节,致力于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推动实现城乡地名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

  与时俱进的乡村地名,刻写下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注脚。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旅游等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些成就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在精神层面激发着乡村的活力和创造力。地名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吸纳新时代的乡村发展成果,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力彰显和提振美丽乡村精气神。

  置身广袤乡村,一个用心挑选、饱含深意的名字,无疑是对这片土地最好的诠释与致敬。

  好地名让人们“记得住”。在命名过程中,要尊重乡亲们的使用习惯与接受度,避免割裂地名与群众认知的内在联系。以“好看、好听、好认”的基本属性,融乡土气、时代感、文化性于一体,有利于激发情感认同,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地名文化的良好氛围,在无形中传递积极的价值观与社会正能量。

  好地名助村庄“转得活”。特色鲜活的乡村地名,吸引着资源要素汇聚乡村。在产业发展中用好地名元素,释放蕴含其中的经济价值,有助于村庄精准定位,培育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公共品牌,为优质农副产品、旅游服务资源推广赋能,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好地名让文化“传得远”。乡村地名往往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历史典故、民俗风情等紧密相连,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乡土情感,是乡愁乡忆的特色文化符号。围绕区域特色,持续打造独特的地名信息数据集合体,讲好乡村地名故事,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本报记者郁静娴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25日 07 版)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驻港公署正告美少数政客:立即停止打“法案牌”干预香港事务的政治操弄

      中新网1月26日电 据外交部驻港公署网站消息,针对美国国会个别议员再次抛出所谓“香港制裁法案”,列出所谓评估制裁名单,威胁恫吓特区政府官员、法官和检察官,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发言人...

    时间:01-26
  • 两部门向西藏定日地震灾区协调援助4000余套儿童服装包

      记者1月25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当日通过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会同共青团中央协调基金会救灾协调会、爱德基金会、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等,向灾区捐赠...

    时间:01-25
  • 4个责任单位及32名公职人员因梅大高速茶阳路段“5·1”塌方灾害涉灾被追责问责

    新华社广州1月25日电(记者田建川、胡拿云)日前,经广东省委批准,广东省纪委监委成立梅大高速茶阳路段“5·1”塌方灾害涉灾路段工程建设和运营养护问题追责问责审查调查组。调查组坚持依规依纪依法,坚持...

    时间:01-25
  • 北京发布大风蓝色和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扫雪铲冰工作准备就绪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记者田晨旭)北京市气象台1月25日10时30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26日白天至27日傍晚,北京市有3、4级偏北风,阵风7级左右,山区阵风可达8级以上,请注意防范。 同日10...

    时间:01-25
  • 追光丨马背上的法庭故事,你听过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人民法院有一个“马背上的法庭”,它穿越草场和牧道,为当地牧民解决问题与纠纷、维护司法公平正义。 由于牧民居住分散,交通也不便,为了能尽快解决纠纷,法官们创新...

    时间:01-25
  • 用地名写下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注脚(余音)

      地名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浪潮中,它们不仅是地理位置的简单标注,也是对乡村发展实践的生动概括。2023年,民政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该行动涵盖地名...

    时间:01-25
  • “隐形”的暗物质 如何被“看见”(瞰前沿)

      图①:“悟空”卫星在轨示意图。“悟空”卫星为暗物质直接和间接探测提供了大量线索。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供图  图②: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全景。2024年,FAST发现了6个距...

    时间:01-25
  • 从一块月壤砖开始,搭建月球基地(唠“科”)

      华中科技大学提出的月壶尊打印建造方案示意图。">  华中科技大学提出的月壶尊打印建造方案示意图。  砖,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我们日常最熟悉的建筑材料之一。小小一块砖,在人类文明演化进...

    时间:01-25
  • 连接天空和大地的指骨

      应县木塔。  张颖康摄">  应县木塔。  张颖康摄  山西应县辽代街在冬日里气氛活跃,阳光纤长的金辉铺天盖地。那些为了生计而吆喝的店家进进出出,拽着午后流动的空气招揽走过路过的客...

    时间:01-25
  • 在地下2400米,“倾听”暗物质(来自科研一线的声音)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正在观察大型低温液氮屏蔽装置的液氮灌注情况。  受访者供图">  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正在观察大型低温液氮屏蔽装置的液氮灌注情况。  受访者供图  在位于四川省凉山...

    时间:01-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