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服务送到家门口 老年生活更温馨(深阅读)

2025-02-17 05:50:00

来源:人民日报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沈阳考察时指出,城市更新要因地制宜,同社区建设结合起来,一切着眼于便民、利民、安民,特别要更好地关心呵护“一老一小”。

  沈阳市是一座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来自沈阳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数占比约30.6%。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率上升趋势,沈阳市坚持把发展养老事业作为民生大事,形成了以“居家、社区、机构”为载体的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架构,全力打造“有爱、有善、有暖、有伴”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户一案——

  适老设施改到户,暖心服务送上门

  走进皇姑区梅江东社区78岁老人肖宗汉的家,只见卧室安装有呼叫器,床边立着起身扶手和四角拐杖,卫生间摆放着助浴扶手椅。“我因关节病变导致行动不便,以前下床走路、上厕所都离不开人。”肖宗汉说,“国家政策好,免费帮我们进行适老化改造,现在我不用老伴搀扶也能在屋里散散步。”

  四脚拐杖、坐便椅、护理床……看似简单的用具,却实实在在解决了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现实难题。“结合老年人家庭环境、身体状况,我们按照‘一户一案’服务标准,对经济困难的失能老年人住所免费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打造安全舒适的居家养老环境,截至目前已实施改造1万余户。”沈阳市民政局养老保障和促进监管处副处长崔梦介绍。

  为稳步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当地还努力增强上门服务能力。下午3点,一家养老服务公司的助浴员王华如约来到浑南区彩霞社区,帮助68岁的重度失能老人王斌沐浴。洗完澡,老人拉着王华的手再三道谢。

  “我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80岁以上和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3至45小时免费上门服务,包括室内清洁、起居照料、陪同代办等。”沈阳市民政局副局长、市老龄办主任张葛介绍,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突破140万人次、160万小时,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

  沈阳还为有服务需求的老年人生成“电子服务卡”,通过手机线上点单和传统电话点单的形式,实现“足不出户,服务上门”。

  “一站式”对接——

  打造“一刻钟”社区养老服务圈

  走进和平区和平新村社区食堂,明厨亮灶,干净整洁;翻开菜单,菜品荤素搭配、物美价廉。“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有1400多名,他们吃饭是个难题,诉求比较集中。”和平新村社区党委书记张明伟说,在上级部门支持下,社区招募居民志愿者自主运营社区食堂。

  今年90岁的居民孙素兰一个人居住,平日三餐几乎都在这里解决,“一份一荤两素套餐只要12元,经济实惠,而且饭菜软烂适口、少油少盐,适合我们老人的口味。”

  近年来,沈阳深入实施多元化、多层次品质养老社区培育制度,推进服务设施、服务主体、服务项目进社区,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累计培育品质养老社区995个,“一刻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初步形成。

  “2019年以来,全市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从10个增至203个,社区养老服务站从400个增至942个,老年助餐点发展到224个,2024年我们还培育了200个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张葛说。

  沈河区五里河街道多福乐居养老服务中心,原本是一家专门面向失能老人的民营养老机构。“在民政部门指导下,我们把一楼改造成长者食堂,二楼改造成舞蹈、康复等功能区域,并对外提供助餐、助浴等生活服务,满足周边老年人家门口的综合养老服务需求。”多福乐居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杨爽介绍。

  此外,沈阳还推行“养老管家”服务制度,全市社区均指定专人担任“养老管家”,作为社区联系和服务老年人的专门力量,汇聚养老机构、社工机构、助餐助浴机构等资源,成立“养老服务联盟”,推动各类服务力量、服务资源在社区实现“一站式”对接。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引导养老机构专业化、标准化发展

  “今天血压挺稳定,要好好休息,继续保持好状态。”在大东区社会福利院,院长伊魁清带着医护人员给老人们检查身体,“我们内部设有医疗站,每天早晚各查房一次,并免费为老人提供健康监测、疾病诊疗等服务,破解传统养老院难以满足老人医疗需求的痛点。”

  沈阳全市现有养老机构277家、床位约4万张。近年来,沈阳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养老机构专业照护能力、安全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引导全市养老机构专业化、标准化发展。

  “针对公办养老机构存在的设施设备老旧、服务功能单一等问题,我们陆续对33家中心敬老院实施改造提升,其中,改造了7所以失能照护为主的养老机构,全面提升公办养老机构的兜底保障能力。”崔梦说。

  为促进服务标准进一步提升,沈阳对全市养老机构实施星级培育行动,对照国家标准,以评促改指导各机构在硬件设施、照护水平、服务标准、安全规范等方面对标达标,目前,获评星级的养老机构占比已达70%。

  此外,沈阳还出台了《沈阳市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办法》,创新监管制度,建立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办法,全面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管。同时,在全省率先搭建智慧安防平台,为全市养老服务机构安装风险隐患智能监测设备,通过“线上技防、线下人防”,全面筑牢养老服务机构安全底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7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检察改革工作规划形成四十五项制度性成果

      本报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倪弋)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案件,狠抓中央部署的涉检改革任务落实。在推进检察改革过程中,最高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实施...

    时间:02-17
  • 和AI同台演戏是什么体验(新语)

      随着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迅猛发展,AI在戏剧中的应用逐渐引起关注。当前,一些剧目以AI为话题,或将机器人融入表演。例如,舞剧《深AI你》将故事设定在AI深入人类生活的未来,通过人类演员扮...

    时间:02-17
  • “村BA”出圈带来新问题(来信调查)

      “2025年全民健身大拜年”宁夏西吉县第八届农民篮球争霸赛比赛现场。   苏莲花摄">  “2025年全民健身大拜年”宁夏西吉县第八届农民篮球争霸赛比赛现场。   苏莲花摄  “村BA”等...

    时间:02-17
  • 传统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迎新

      四川达州通川经开区内的固源集团西南区医疗产业园二号车间里,一只只“机械手”正按指令进行各类医疗耗材的自动生产、制作、脱模、包装等作业,展示着智能与效率。  达钢搬迁升级项目现场,机...

    时间:02-17
  • 新型电子皮肤可在10秒内自我修复

      据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李雯)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电子皮肤,在受损后10秒内可恢复80%以上的功能。这项技术有助于解决可穿戴设备等的...

    时间:02-17
  • 桥下受损路面修复通车(反馈)

      2024年12月23日“读者来信”版刊发《高铁桥下坑洼多 请为修路找出路》,反映河南信阳市浉河区受高铁桥影响,桥下近50米路面坑洼难行的问题。   报道刊发后,浉河区高度重视,区政府领导带队赶赴...

    时间:02-17
  • 动画片《山海传奇》第二季将首播

      本报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刘阳)2月17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策划的52集上古神话史诗动画片《山海传奇》第二季将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首播。  该片取材自《山海经》《史记》《...

    时间:02-17
  • 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797号  《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已经2024年11月22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20日起施行。  总理 李 强   ...

    时间:02-17
  • 500米入户路集资5年仍未修通(身边事)

      我是四川阆中市五马镇五马桥村1组的村民。我们村有一条约1公里的土路连接乡镇主干道,沿线分布自建房近20栋。2020年初,村里号召沿路村民集资硬化道路,每户出资3600元,筹集了5万元,次年修建了500...

    时间:02-17
  • 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获批

      本报北京2月16日电 (记者常钦)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至此,超大特大城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全部由国务院批复,标志着我国重点城市...

    时间:02-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