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唯流量”抹黑企业行为需担责

2025-02-18 06:09:00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魏哲哲)客观的信用评价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宣传教育和示范引领作用,最高人民法院17日发布6个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案例涉及传统产业、中介行业、科技企业、征信机构等不同领域,体现了人民法院对企业名誉权的全面平等保护和及时充分救济。

  坚决否定和及时制止损害企业名誉的违法行为,对于增强企业信心、稳定企业预期、激励企业家创业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案例一中,杨某某作为房地产领域自媒体账号运营者,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将某房地产经纪公司分销代理行为评价为“搅乱市场”“打劫同行”等,引发较多社会关注和传播。人民法院判令杨某某承担侵权责任,有利于严厉惩戒恶意侵害企业名誉行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实践中,很多侵害企业名誉权行为是通过网络实施的,这种侵权方式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同时,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新的信用评价手段不断出现,其中一些名誉侵权因素更具有隐蔽性。案例三中,企业征信机构错误将他人的违法犯罪信息关联到同名的某公司董事长卢某信息中,对该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人民法院判令企业征信机构承担侵权责任,有利于促进信用评价新业态与行业企业的良性发展。

  产品测评是互联网经济下的一种市场评价方式。测评人依据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测试对特定经营者、商品和服务作出评价和建议,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决策参考。“测评人应客观地发布测评内容,真实反映产品的质量、功能等,避免不当言论侵害经营者合法权益。”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虚假的测评信息不仅会误导消费者,还可能侵害相关主体的名誉权,破坏正常市场秩序。在案例五中,马某为汽车行业职业测评人,在未经实际测评也无其他依据的情况下,对某公司制造的汽车作出“跑偏”“制动失效”“质量堪忧”等描述,给企业名誉造成损害,人民法院认定行为人构成侵权,有助于明确测评言论的合理边界,规范引导测评业向善发展。

  网络媒体迅速发展,在信息传播、资源共享、社会监督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部分自媒体出于博取流量、吸引“眼球”等动机,发布关于企业的不实信息,影响了企业正常经营。人民法院对此予以否定。案例二中,某传媒公司未认真调查核实即发布某饮品公司“裁员20%”等不实信息,制造热点、创造话题,对某饮品公司经营造成负面影响。人民法院判令该传媒公司承担名誉权侵权责任,有利于规范网络媒体行为、构建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8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第一观察丨这场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重要信号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体现出对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关怀和重视,释放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  信号一: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

    时间:02-18
  • 从外资大项目看引资新变化

      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揭牌,中国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正式推出。此后,负面清单不断“瘦身”,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已缩减至29条。图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一景。  ...

    时间:02-18
  • 敦促美方停止发出任何纵容支持“台独”分裂势力的错误信号

      本报北京2月17日电(记者柴逸扉)美国务院官网近日修改“美台关系”内容,删除“不支持‘台独’”表述。民进党当局表示感谢。对此,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7日答问表示,我们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

    时间:02-18
  • 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王政、刘温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

    时间:02-18
  • 2024年我国海上油气钻井超千口

      本报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丁怡婷)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2024年我国海上钻井总数突破1000口,10余项关键技术获突破。  海上钻完井具有高风险、高成本、高技术特点。“十四五”以来,中国海油钻完井...

    时间:02-18
  • 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保持较快增长

      本报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王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7日发布数据: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完成101.5万辆和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

    时间:02-18
  • “这是一条致富路”(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汽车行驶在中企承建的公路上。">  汽车行驶在中企承建的公路上。  维尼西奥·加利亚多向记者展示成熟的可可果。  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时元皓摄">  维尼西奥·加利亚多向记者展示成...

    时间:02-18
  • 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传承(深阅读·文化和科技融合)

      全息影像亮起,长征中的“无名英雄”与参观者“同行”;机械帷幕矩阵展开,参观者重回遵义会议现场见证伟大转折;模拟寒流与机械传动装置配合,让“爬雪山、过草地”有了实感……在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

    时间:02-18
  • 探寻地下水流的地质密码(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陈崇希在家中阅读研究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供图">  陈崇希在家中阅读研究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党委宣传部供图  人物小传   陈崇希,1933年10月生,浙江温州人,中国地...

    时间:02-18
  • 齐力划桨,拓宽生命的航道(民生一线)

      粉红丝带龙舟队队员在训练。  受访者供图">  粉红丝带龙舟队队员在训练。  受访者供图  志愿者为病友编织保暖用品。  图为本报记者荣翌摄">  志愿者为病友编织保暖用品。  图...

    时间:02-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