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这家智能工厂,五十三秒下线一台车(探一线)

2025-03-01 05:31:00

来源:人民日报

  图为智能生态工厂里的机器人正在工作。

  罗 珣摄

">

  图为智能生态工厂里的机器人正在工作。
  罗 珣摄

  生产效率提高50%,交付时间缩短33%,一次验收合格率提高8%,制造成本降低58%……位于广东广州的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以下简称“智能生态工厂”),“黑科技”是亮点,“智造”是关键。让工厂变得更智慧、更高效、更绿色,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坚实“锻造”。

  柔性化生产,实现10万多种选装方案。

  以往,一条总装线上的汽车,只有一个批次、一种型号、单一颜色。在智能生态工厂,柔性化生产能实现不同颜色、不同型号、不同配置的新能源车“混线生产”。远远看去,产线上“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这是如何实现的?首先,消费者可以线上“互动式定制”,根据个人喜好选择车身颜色、内饰、座椅材质、轮毂样式等。接着,依托大数据云平台、数字化生产指示的智能制造执行系统支持,这些用户购车信息会被迅速分解为2000多个零部件信息,在指定的时间按秩序进入总装环节。工厂通过数据驱动决策,优化生产计划、资源配置和物流配送等环节,确保生产流程的顺畅和高效。

  智能生态工厂具有超高柔性技术群,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智能调度系统,生产线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从一种车型到另一种车型的切换,切换过程零损耗。

  生产过程中,有600多台机器人齐发力。

  在工厂总装车间,机器人不停挥舞“手臂”,精准地定位、抓取并拼装各个模块,仅用数秒就能完成玻璃、座椅、轮胎等零部件安装。

  机器人的运用是实现智能化生产的关键。目前,总装车间内,大到抓取轮胎、安装天幕玻璃,小到抓取螺栓,甚至是品质确认环节,都由机器人完成。冲压、焊接、涂装等生产环节也都在自动化生产线上进行。

  由于面积大,安装天幕玻璃一直是制造的重点和难点。在智能生态工厂,多台机器人配合“默契”,从天幕玻璃缓缓放下,到视觉定位、涂胶、安装、胶型检测,再到最后的玻璃搭载,一气呵成。

  这么多零部件,谁来运输?

  智能生态工厂总装车间里,随处可见的无人化智能移动机器人往来穿梭,将不同零部件送到不同工位。目前,10公斤以上零部件实现了100%的全自动搭载,不需要人力进行操作。2023年5月,通过自主创新,智能生态工厂的生产线由过去每60秒下线一台新能源汽车,缩短到现在的53秒。

  减少的7秒背后,是上百台设备的节拍优化,460名工人、220个工位、所有的工作内容都进行了调整。

  7秒的“减法”背后是许多先进技术的“加法”。

  自研激光螺旋焊工艺、一体式热成型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造车的整体效率。

  采用数字化自主决策技术,运用全球数据云平台,实现全厂核心设备互联,实时监控设备状态,能够在设备发生故障前进行预警,有效地实现设备维护。

  3D视觉系统利用高精度的传感器和图像处理技术,对生产线上的零部件和产品进行三维扫描和识别,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或质量问题时,3D视觉系统会立即触发主动报警机制。操作人员可以迅速定位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信息管理系统还能“统筹”自动化生产线,从原材料采购到零部件加工、组装,再到成品检测和出厂,每一个环节都有精确的数据记录,生产全程可追溯。汽车出厂配置小小的二维码,扫一下就能获取相关信息。

  在当下,一座智慧工厂,不仅要“智能+”、效率加,还要做到绿色低碳。

  智能生态工厂不仅有坚守工位的机器人、精准运输的自动驾驶小车,车间屋顶上方还铺满了太阳能电池板。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这些电池板年发电量可超过2000万千瓦时,能够满足工厂日常50%的用电需求。

  2023年11月,广汽埃安取得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授予的碳中和认证证书,成为“零碳工厂”。“零碳工厂”大规模使用“光伏+储能”,建成智能微电网系统,引入清洁能源核电和大功率储能系统,实现清洁能源的最大化使用。

  在生产设备方面,涂装废气焚烧装置、湿循环热泵空调、锅炉低氮燃烧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导入,也为智能生态工厂生产过程中的零碳排放赋能。“黑科技”,让工厂更绿色。

  智能生态工厂为何拥有高智能、高柔性、高效率、高质量和低碳环保五大优势?答案就在科技这把“钥匙”里。未来,智能生态工厂还将出现更多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延展出更多智造新场景。

  (作者为广汽埃安第一制造中心总装车间工程师,本报记者李刚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1日 08 版)

  • 相关阅读
  • 台胞在浙江过“二月二”:人在阵中舞 缘深情更真

      中新网宁波3月1日电(林波)3月1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随着音乐响起,来自台湾的舞龙队伴着鼓点缓缓步入。他们身着传统服饰,手持布龙,伴随着锣鼓声,时而翻腾跳跃,时而盘旋游走,引得现场阵阵喝彩。活动现场。 景士杰 摄...

    时间:03-01
  •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开幕 王沪宁出席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3月1日上午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出席开幕会。3月1日上午,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时间:03-01
  • 关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关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2025年3月1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

    时间:03-01
  • 上海统一战线赓续优良传统 推进“两个工程”深入实施

      中新网上海3月1日电(范宇斌)2月28日,2025年上海市统一战线研究和宣传工作会议在上海举行,旨在推进“两个工程”(“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工程”和“新时代上海统一战线研究工程”),全力推动上海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时间:03-01
  • 中国新修订文物保护法施行 对流失文物追索权不受时效限制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应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3月1日起施行,该法首次明确对流失境外的中国文物的追索权不受时效限制。  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明确规定,文物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

    时间:03-01
  •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举办2025年教育新春交流会

      中新网东京3月1日电 (记者 朱晨曦)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近日举办2025年教育新春交流会。吴江浩大使、施泳公使、杜柯伟公参,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阿部俊子,众议院议员近藤昭一、神谷裕、酒井菜摘,参议院议员山本博司,东京科学...

    时间:03-01
  • 【全国两会省级媒体联动策划】手绘长卷|大国72变

      编者按:一部中国五年规划的历史,就是一部新中国的成长发展史。从1953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到2025年“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随着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的实施,72年来,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

    时间:03-01
  • “民企老兵”姚劲波:AI可以破局“找不到好阿姨”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尹倩芸)中国各行各业正在拥抱人工智能(AI)。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对此颇有感触。  接受中新社专访前,他刚刚开完一场会。聊到AI,他笑称“开会时还在说,最近58招进来的人,不管...

    时间:03-01
  • “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首季活动圆满收官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 2月28日,由中央宣传部文明创建局、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党组宣传部联合开展的“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首季活动圆满收官。活动自1月14日春运首...

    时间:03-01
  • 事关智能网联汽车营销宣传等,两部门联合发文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记者严赋憬、张辛欣)记者3月1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以提升...

    时间:03-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